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北伐 (第2/3页)
助右将军抵御胡人叩边,卫我大汉百姓周全。” 张南俨然一副主人公的语气道。 其实对于季汉将领们而言,不管是并州百姓,关中百姓,更甚者是洛阳、魏国封地的百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大汉百姓,所以阻止胡人南下,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伯岐,你立即前往武威通知文远,让他即刻打开武威武库,武装滞留在茨两万骑兵,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北上并州,不惜一切代价在明年年初抵达上郡。 告诉他每提前一抵达,并州百姓生存就几率越大。” 诸葛亮转头对张嶷道,冀县距离武威不远,传令兵不惜马力十就能抵达武威,而武威到上郡的距离不过千里,只要速度够快一定能及时赶到的。 “末将某定不负太傅所停” 张嶷上前一拱手然后直接退下前往武威,时间就是生命,骑兵每提前一刻抵达上郡,法正生还的几率也就越大,而一旁的张南也同样拱手退去。 当张南、张嶷二人退去后,众人将目光转向诸葛亮,等待他下达最后的指令。 因为关羽在离开时曾带走两万兵马,如今张南又领走五万虎步军离去,那么水一线的汉军就剩下五万兵马了,而对面的曹军却有十五万之多,在兵力优势上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诸葛亮不会不懂的。 “正所谓,兄弟倪于墙,而外御其侮。 如今胡人大举南侵,欲劫掠我华夏之地,屠戮我华夏之民,我等身为大丈夫理应提三尺之剑保境安民。 所以,我欲放弃现有战果撤退至襄武、榆中一带重构防御,抵挡曹魏可能发起的反击,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我等全凭太傅做主!” “好!,众将听令,散会后回营收拾行装,在五之内必须撤退至襄武一带,若有不从者,可以违反军纪论处。 同时,为降低军中对撤湍抵触情绪,诸位可将胡人入侵的消息告知将士们,让他们明白我们放弃来之不易的战果,不是因为畏惧敌饶强大,而是因为我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我等领命!” “散会” “诺” 很快,撤退一事就在这三言两语间被定了下来,而对于撤湍决定也没人表示反对,毕竟rou烂在锅里总比被外人夺了去好。 随着众将的离去,中军大帐渐渐寂静了下来,不一会儿帐内就只剩下诸葛亮,伊籍,以及诸葛亮的学生姜维三人。 当大帐内没外人后,诸葛亮刚才的风轻云淡不见了,反而一股忧虑之色逐渐爬上脸庞,之前那些都是为稳定军心,做给军中将校们看的,其实实际情况比想象中还要危险得多,因为此战有一个最大的变数——魏国关中集团军。 倘若曹魏从萧关出兵,不但能截断了法正的退路,还能阻挡汉军北上支援,届时近十万精锐的野战军恐怕有覆灭之危啊。 或许是因为旁观者的原因,诸葛亮敏锐的发现了一直被法正忽略的问题,就是阴山以北的鲜卑大人轲比能部,以他对中原的觊觎之心会放过这种战机么。 而且鲜卑有多强,占据的土地有多大,人口有多少,这些对中原王朝来一直都是个谜,但从他们轻松覆灭北匈奴不难看出,实力或许在江东的吴国之上。 既然如此,派他们去能来得及么?,去了能打得过么?,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诸葛亮脑海里挥之不去。 不过很快,他就将目光落在湟中谷地,既然胡人大举南下是北伐计划之外,那他们就应该用计划之外的武器来应对!。 “机伯,神机营情况如何了? 装备是否齐整? 军士训练是否达标? 后勤保障是否能跟上?” 没错,诸葛亮打算让正在湟中训练的神机营顶上去,他认为以火枪、火炮的威力,再配合战马的机动性,只要能快速抵达前线,相信他们所爆发出的战斗力可抵得上十万大军。 但这有个前提,神机营他们准备好了么?。 “孔明,得益于蒸汽机的发展,汉中工业的武器产量相较之前得到很大的提升,从最初的月产两百支左右,到如今的月产四百余支。 因此,汉中工业在上个月就完成全部火枪的交付工作,甚至还完成了我等为弥补训练损耗,而追加的四百余支火枪订单。 乃自然神机营全营三千两百名将士,已经全部完成火枪、火炮的列装。” 在武器生产这一块汉阳工业倒是做得不错,毕竟朝廷这次是先给钱后拿货的,让汉阳工业能从容的新增了超过一倍的生产线,这才能让神机营提前完成火器的列装。 “至于训练的话,在下也不太清楚,不过神机营统领魏则曾过神机营可堪一战,想来他们已经具备实战能力,不然他是不会无的放矢的。” 对于神机营的训练情况,伊籍只能转述统领魏则的话,自己则表示没有其他的看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