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专家点评  (第2/2页)
比。”    “过去残缺却令人怀念,现在完整却令人痛苦。”保罗拿出笔记本写下要点。    “为什么是AABA?”乔治听迷糊了。    “你自己想想。”    汤姆菲利普斯把粉笔丢下,不想再跟这家伙解释半句。    约翰列侬摇头说道:“你其实应该问为什么要再现AABA,因为昨天已经过去,终究要回到痛苦的现实呀,知道为什么再现了?”    乔尼在旁补充一句:“缺少痛苦的不是现实,是吧?”    保罗也加入讨论说:“但终止已经在开始出现了,因此昨天也是回不去的,所以最后音乐在大调三级音上悬着。”    “有点东西呀!乔乔!”    约翰列侬使劲拍在乔尼肩膀:“你是怎么想出这样的结构?非常的违反常理,却又运用得极为巧妙。”    乔治早就听得头晕:“这样音乐打死我都写不出来。”    保罗用复杂的眼神看向乔尼,“我还以为你不懂AABA结构,所以犯了個常识性错误,没想到会有这般巧妙的设计。”
    乔尼耸耸肩:“没办法,这都是天赋。”    “其实结构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选择了弦乐四重奏。”汤姆菲利普斯将黑板上的东西擦去。    弦乐伴奏者们听了连连点头。    “没错,加上弦乐让人有种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感觉。”    “毕竟是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现在虽然还有,但也只在大型管弦乐团里才会用上,在摇滚乐里运用应该还是头一回。”    “算是史无前例的开创!”    四人作为弦乐演奏者,自然清楚弦乐四重奏的历史深远,可以追溯到阿莱格里(1584-1652)时期。    阿莱格里是罗马帕帕尔教堂的音乐家,他第一个为弦乐写下了四部的奏鸣曲。    到了18世纪初期,许多音乐家都写过类似的曲子,其中以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JosephHaydn)的贡献为最大。    最终海顿确定了弦乐四重奏的模式,使弦乐四重奏成为主流音乐表演末世,是当时音乐家公认最理想的室内乐形式。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后,这种室内乐形式才渐渐从普通民众家庭消失,成为逝去的时代记忆。    “这首曲子肯定能在音乐史上留名,难怪你会如此有把握,投入两千英镑来制作单曲唱片。”    汤姆菲利普斯连连称赞不已。    “不是一首歌曲,而是要两首!”凯特在旁提醒。    说着,她在控制台上弄了几下,将《初爱》播放给父亲听。    “你们是在录制单曲唱片吧?”    “没错。”    “为何要放两首歌上去?”    “花一份钱买两首歌,这样会让人感觉有赚头。”乔尼说。    “What?”汤姆菲利普斯愣了一下,接着大笑起来。    “哈哈哈!没想到你除了写歌很厉害,居然还有这样的商业头脑,花一份钱买两首歌,听起来确实很不错。可惜你对唱片行业不太了解,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    “请继续说!”乔尼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