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绝对能力 (第1/2页)
参赛选手们的年龄都不大。 尤其是低龄组的,他们本身还没到十岁,哪里养过孩子? 即使高龄组的十九岁的选手也没养过。 他们是天才,不是普通人,十九岁不可能成亲有孩子,他们本身就被很多人当成孩子那样培养。 但他们现在终于养了一回孩子。 即那艘飞船。 他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每天有人出去狩猎,采集植物。 接着是修炼,努力地修炼。 休息的人就呆在飞船的旁边聊天,聊天的方式和已往是不同的。 比如吃饭的时候,他们会先说出食物的名字,每吃一口说一次,使用临时用矿石烧制出来的餐具的时候同样要反复强调,我用刀切割,我用叉子叉起来,我用筷子夹。 走路的时候也要说,我抬左腿,我迈右腿,我跳。 为了能让飞船上的东西尽快学会跟他们交流,他们在倍受煎熬。 而公孙慕容和娜拉莎是晚上打坐修炼,白天上午出去寻找各种东西,中午回来做饭。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开始学习一个小时,他们拿出了之前跑到各个课堂上录制下来的内容。 他们俩那种小型的仪器让选手们很羡慕,术法物品也有相同的功能,但都太大,不方便单人携带。 学一个小时后,两个人就尝试制作各种药剂,在这个星球上的森林中也有不少的材料。 有熟悉的直接拿来用,不熟悉的按照药剂制作的理论步骤归纳总结。 半个月时间过去了,观众们已经不再那么执著,除了各别有闲心的人,大部分人是偶尔才过来看一看。 尤其现在蓝斯肯特大陆大部分地方到了夏天。 晚上休息的时候,会有人到各个转播的地方,边吃边喝边看边聊天。 为此,各个帝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转播是需要晶核支撑的。 以前的这个时候早已分出大陆战的胜负,胜利的人获得那里的资源,失败的人或者全部死掉,或者被抓到那边的大陆去。 至于被抓走的人如何生活,则不是各个帝国应该考虑的,他们过不去。 现在明明知道持续地转播会消耗掉大量的晶核,各帝国也不得不咬牙坚持。 选手们还活着,民众们能看到他们在那边活着。 中断转播是什么意思? 放弃?抛弃? 还要不要民心了? 比如说米契尔帝国放弃转播,雷克斯拉帝国却坚持。 等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后,雷克斯拉帝国对米契尔帝国发动攻击,他们前线的战士还有士气吗?他们的民众还愿意继续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战场上吗? 谁敢放弃转播,必然是逼着民众放弃信仰。 如果说那边的孩子们自己放弃了,自杀,或者是甘愿停下一个地方一直生活,而不想着回来,民众或许能理解帝国放弃转播。 但那边的孩子们一直在努力。 天才的孩子们在刻苦修炼,在不停地教导飞船上的东西。 孩子的目光中没有失落和无奈,更不认命。 帝国凭什么放弃转播? 最主要的而是观众们看到了希望。 公孙慕容和娜拉莎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他们制作出来不少的药剂,有提高战气的,有提高精神力的。 还有能让人更快进入到精神力修炼状态的。 森林是一个宝库,他们两个用空间移动来来回回。 没有再遇到强大的凶兽,反而找到了一个庞大的晶矿,是的,星球上的凶兽身体中没有晶核产生的结构。 不过这里有晶矿,纯度是现在所有人发现的最高的那种,数量多。 两个人采挖下来带到地下大厅给选手们修炼使用。 再配制药剂帮助提升实力。 居然真的有以前被判定没有术法天赋的选手感知到了术法波动,而所有的术师也都在修炼战气。 不比不知道什么叫天才,观众们拿其他的孩子跟那边的选手一比,才明白天才两个字不是随便给予的。 半个月时间,所有的术师术法等级最少提升一级,包括原来的地术师哈罗德。 半个月,所有的术师全部学会战气,最差的一个也是二阶一级程度。 半个月,有原来的战士三分之一的比例学会了术法,另外的三分之二也将将碰到了边缘。 虽然说这里面有一定的这个地方的独特资源所制作成的药剂的功劳,但与他们本身的天赋和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加上娜拉莎把术法元素给凝结成水一样的状态,想感知不到都难。 当然,观众们觉得最天才的还是娜拉莎和公孙慕容,药剂学有着庞大的分支。 两个人硬是逐渐提高制作药剂的水平。 他们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少,从原来的一百次成功一两次,到现在十次成功一两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