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长生路  (第2/2页)
平原实在说不过去。此后,长安城便真正的成为古今第一巨城,九州经济与政治的中心。    随着长安的崛起,南方城市则慢慢的黯然失色,随着长安这座巨城没日没夜的吞金纳银,九州的贡子白花花的涌入长安城,而后果就是,曾经的南方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从熟悉的故乡奔波去往北方的长安求得出头之机。    如今的世界,饱腹无忧,世人所求不过延寿长生而已,说白了还是只求那碎银几两,曾经大家无论多么富有,你也不过享受个80年,早晚也得两腿一蹬,驾鹤西去;哪怕你再穷,你也不过穷困潦倒几十年,咬一咬牙也就重新投胎了。    可现在可不一样了,有钱有势的人家纷纷延寿长生,只剩下俺们这帮庄稼汉继续累死累活几十年,长辈去了,小辈长大了接着干活,这下彻彻底底为你们富贵人家做牛做马?这谁能答应?自古以来老百姓的生活其实很简单,无非是为了个盼头,有盼头大家就有动力,活的也自在,现在日子是变好了,但是自己好像变成被圈养起来的牲畜,世世代代活在南方混吃等死,那他们可不答应。    于是,成千上万的南方人雇一辆马车就北上去了,有的富贵些的早就花百两贡子走传送门去往长安继续当豪门去了,有些穷困些的那便只好牵走家中唯一的老马,也慢慢悠悠的北上长安,求一身功名。    萧玉在人间行走百年,他亲眼看着这些底层的百姓为了长生而付出的勇气和决心,有一年冬日,萧玉走马路过苏州城外的古道上,冰天雪地间便看到一个约莫12岁的少年裹着棉衣在向北的方向一步步挪动,萧玉走马至少年面前问道:    “小友,漫天大雪为何不在家中安座,在这小道漫步所谓何求啊?”    少年只颤颤巍巍的抬头瞟了一眼身前披着白貔犰,跨骑白马的公子,便低下头回答道:    “公...公子一看...便可知不是我南方人,这条路乃是距离长安最近的小路,只见北上行人,鲜有南下之人”    少年说完也不停留,裹紧棉袄艰难的往前踏出一步,继续往北方走去,萧玉摸不着头脑,只知道少年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不出半天他就会葬身在这羊肠小道上,于是,便纵马跟在少年人旁边,继续问道:    “我确实不是南方人,可也不是北方人,为何放着途中满是客栈的大路不走,偏偏要走这荒无人烟的小路?还有,为何只有北上行人,而无有南下之客?若小友肯为在下解惑,在下可以载你一程,还有温水棉袍可赠与小友”    少年人听到温水和棉袍这才站住脚步,打量了下眼前的萧玉,其实他也知道自己这样走下去,甚至过不了长江就得冻死在路上。    “回公子的话,此路名为长生路,是直线距离长安最近的捷径,我没有贡子付给大路边的客栈,只有走这条小路才能尽快到达长安,至于为何只有北上的行人,没有南下的客人,哈哈哈哈!”    少年人苦笑了下继续说道:    “南方长生无门,贡子流入寥寥无几,吾辈只能北上长安寻得长生之机,家中殷实走大路,家中无钱财走小路,除了功成名就回乡探亲的富贵人才南下,谁会往南方来呢?富贵人回乡更不会走小路,肯定坐着马车慢悠悠的从大路回乡,怕是人未到,名声先传到乡中来了”    少年一开始还可以强忍着寒冻想在萧玉这个贵公子面前装作一副淡然的模样,但说到后面不知是是被冻的发抖,还是气急,已经愈发咬牙切齿起来。    “公子你看...如今这世道还有我等平民出头之日吗?稍微有点志气和抱负的人哪个不是削尖了脑袋往北方去,如果不是看不到希望,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少年说完,脑袋一黑便晕了过去,天太冷实在是熬不住了,把正感叹少年人如此早熟的萧玉吓了一跳。    遂玉悟,将少年带回大路客栈驱寒救之。    这段对话在若干年后便有了萧皇问路这一典故,老百姓也是借着这则典故要求朝廷让贡子回流,还南方人长生的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