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灵堂  (第1/2页)
    周起极力把父亲的丧礼办得风光,似是为了发泄心中的郁气,醴城都在传周丰年的三重棺椁九道漆,棺内更是金宝珠玉无数,虽然北朝已在退兵,但此时如此大cao大办周丰年的丧礼,许多人都说周起此举未免出格,然而皇上却遣了礼部侍郎前来护丧,并明言回朝途中神殿军于醴城外驻扎,皇上还要亲自吊唁,消息一出且不说原州各路官员,连观阳城的大多官员也纷纷到了醴城,像柳澄这种实在年老体弱不能奔波的也遣了自己儿子过去。周起办的不像丧礼,倒像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醴城一下子挤进了各路神仙,人人都在等皇上的到来。    李慎来的那日下起了雪,三百神殿军护卫,李成吉常随随侍在旁,而李慎自己则骑马前往,围观的老百姓不顾冬日严寒生生把场面搞得异常火热,人群中此起彼伏都是“皇上万岁”的声音,毕竟对于普通人而言,这辈子能见一次皇上实属天降奇运。    灵堂外站在各大臣,他们都已吊唁只等在皇上面前露个脸,周起在灵堂外跪接圣驾,然而当李慎出现的那一刻,周老夫人不知是激动还是伤心竟昏了过去,人群稍稍乱了一时急忙送老夫人回房休息。    李慎走进灵堂,李成吉和常随紧随其后,灵堂里周起和张俪瑶跪在一侧,他们身后还站着霍温平,灵堂正中供奉着周丰年的牌位,牌位下放着一柄镶了各色宝石的匕首和周丰年的佩剑,他认识那把匕首,是他赐给周丰年的,想到初登大位那些年和周丰年驰骋沙场的情景不由得感叹岁月催人,周丰年虽年长他十余岁,可自己却也老了。    “周起,你父亲为我大宋劳心劳力鞠躬尽瘁朕都记在心里,不知他可有什么遗愿?”    “回禀皇上,父亲只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李慎点点头看到跪在一旁哭到眼睛红肿的张俪瑶又问,“俪瑶嫁过来有三年了吧,可想念家中父母?”    张俪瑶怯怯地看向周起的脚,却不敢抬头看他的表情,只磕头回道,“回禀皇上,母亲和周起待我很好。”    李慎没料到张俪瑶会如此回话,他不由地看向周起,可周起脸上只有悲戚之色,这时却听身后的李成吉道,“早先听说周将军治军严明,看来治家也颇有手段,我表妹未出嫁前可最是伶牙俐齿口无遮拦,现下怎么瞧着唯唯诺诺呢?”    “这是你胡言乱语的地方吗?”李慎带了一丝怒意。    “老将军灵前儿臣岂敢胡言乱语,儿臣不过是佩服周将军的手段有感而发罢了。”    不管是周起还是门外站得近些的大臣都听出李成吉明晃晃的挑衅,几个大臣交头接耳不知李成吉到底想做什么,周起却不作声,皇上要拦着便拦着,他若不管此刻也不是争辩的时候。    “朕倒是希望你能有周起一半的手段,也不用朕日日为你cao心。”    “周将军的手段儿臣可不敢学。”    听着李成吉阴阳怪气的言语,李慎真是恨不能踹他一脚,还说别人口无遮拦,也不看看自己身处什么场合,活脱脱丢了皇家颜面,李慎心中窝着火换了话题。    “常随!”李慎高喊一声,常随手中捧着个木盒,放着李慎早已拟好的旨意。    “父皇!儿臣有事起奏!”李成吉也大喊一声,接着朝门外使个眼色,一个破衣烂衫的人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穿过人群直直进入灵堂跪了下去。    “混账!”李慎不想再遮掩他对李成吉的厌恶,“这是议事的地方吗?把这个人拖下去!”    下跪的人却不为所动丝毫不惧高声喊着,“周起为泄私愤屠杀落发村九十八条人命,求皇上为无辜丧命的百姓做主!”    听到周起屠村在场的人都震惊不已,一个个窃窃私语互相看看又齐齐看向灵堂,李慎一早便从常远那儿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之所以隐忍不发不过是为了让周起能交出兵权顺从地离开醴城,他们父子在原州多年,定丰军多数将领都是跟着周丰年一路成长起来,若要治周起的罪便是牵一发动全身,李慎要的不过是朝局安稳,区区一个落发村他根本不放在心上,可这事让李成吉当着众人的面揭发出来,岂不是让他骑虎难下了么。    常随最是了解李慎,他马上站出来道,“大胆刁民,你受何人指使污蔑周将军?”    “草民是落发村人氏侥幸逃过一命,并无人指使,”那人重重磕头又道,“求皇上为落发村的无辜百姓做主。”    “刁民休要胡言,你有何凭据?”    “草民便是人证,两月前周起派人到落发村大肆搜捕,口口声声捉拿要犯,实则是因为他早前纳的妾室与人珠胎暗结,周起气不过便来捉拿jianian夫,找不到人便在落发村大开杀戒。”    灵堂外的人听得面面相觑,心里感慨来吊丧而已竟能听到如此风流之事,周起听得胸口一阵剧痛,可在众人面前他只能强装若无其事。    “求皇上为无辜丧命的村民做主,草民愿以性命担保草民说的都是实话。”说罢便从腹中掏出一把匕首,常随眼尖急忙挡在李慎身前,只见那人朝着自己的胸口重重插了进去。    李慎意味深长地看着李成吉,心里明白这是他安排的人,他又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