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宋江上梁山 (第1/1页)
却说救了宋江众人在白龙庙小聚义。晁盖让宋江上梁山,宋江却要报仇,杀了黄文炳再走。李用走出人群说道:“黄文炳那厮一开始我就盯着他,如何跑的了,早已身首异处。如今江州有无为军上千人,等他们缓过劲来,我等要走就难了,还是赶紧走吧。” 宋江不太相信说道:“黄文炳那厮真死了?” 李用拿出血滴子说道:“我这兵器从不空回。”晁盖一见血滴子,便对宋江说道:“贤弟出手,那黄文炳有死无生,不必多疑。我们还是快回梁山才好。” 宋江将信将疑说道:“好好,杀了就好,杀了就好。”这时只见有人来报,城中官军五六千人杀到,众人惊慌。晁盖说道:“事已至此,闹了江州,众位好汉不妨也随我等回梁山共聚大义。”江州一行人面露迟疑之色。 宋江先跪在在众人面前,眼中带泪说道:“小可不才,自小学吏。初世为人,便要结识天下好汉。奈缘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自从刺配江州,多感晁头领并众豪杰苦苦相留,宋江因见父亲严训,不曾肯住。正是天赐机会,于路直至浔阳江上,又遭际许多豪杰。不想小可不才,一时间酒后狂言,险累了戴院长性命。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凶险,来虎xue龙潭,力救残生;又蒙协助,报了冤仇。如此犯下大罪,闹了州城。今日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泊投托哥哥去,未知众位意下若何?如是相从者,只今收拾便行。如不愿去的,一听尊命。只恐事发,反遭负累,烦可寻思。”这是,李逵跳将起来,便叫道:“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斧,砍做两截!”宋江道:“你这般粗卤说话!全在各人弟兄们心肯意肯,方可同去。”众人议论纷纷,最终还是决定一起去梁山。 众人一路随行,至黄门山,又收了摩云金翅欧鹏,神算子蒋敬,铁笛仙马麟,九尾龟陶宗旺四个好汉。 回了山寨后,晁盖想让宋江做山寨之主,宋江死活推辞了。而后排座次,宋江坐了第二位,其他再排时,宋江说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众人齐道:“哥哥言之极当。”于是这个难题被宋江一笔带过。 宋江将自己的父亲宋太公和他弟弟铁扇子宋清接到了梁山居住。公孙胜也回了蓟州侍奉母亲,李逵吵着也要回乡接母亲上山。说道公孙胜这个人,虽是山寨四头领,但是这个人十分低调,李用也十分好奇他究竟会不会道术,还是装神弄鬼。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这人还有些真本事,天文星象占卜打卦等等十分精通。 就这样李逵等人下了山,李用身在一片安稳。但是李用的金沙滩大寨却被安排了几个人,一个是秦明,一个是燕顺,加上原本阮氏三兄弟都在大寨,整个梁山上除了总寨,也就只有他这里人最多头领最多。李用当然知道这二人是宋江放在这里掺沙子的,可是这里的大部分士卒都归他指挥,而且他在这里面也有不少心腹处在要职,根本不怕他们在这里掺沙子,当然还有马麟孟康二人在此督造战船。 这半年来,梁山上十分兴旺,头领众多,士卒喽啰也多了起来, 于是在其他四个方向设置了旱寨与水寨,分别有头领把守。 李用这半年又收获不少,十三太保再添两人:李承温,李承良。一本《武经总要》,一柄浑铁长矛,一柄三尖两刃刀,一枚将领培训符。《武经总要》是仁宗赵祯朝编纂的兵书,书分前、后两集。前集详细反映了宋代军事制度,包括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武器装备等,特别是在营阵、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详细的插图。后集录有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战例资料,分析品评了历代战役战例和用兵得失。李用正愁现在只能训练这些人武艺而不能教授这些人兵法韬略,来的正式时候。 将领训练符乃是系统在历朝历代的那些阵亡的名将中抽取的武魂,利用将领训练符,可以培养自己麾下将领。而且这训练符还有契合度,并按照契合度,获得武魂的传承。 这枚武将培训符的模板武将是:邓羌。李用利用这枚武将培训符对着部下测试,只有二太保李承义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契合度,其他的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下。虽然最终只有百分之八十五的邓羌。但是邓羌勇猛善战,曾策马持矛,冲入燕军阵中,来回冲杀四次,如入无人之境,杀死敌军数百人,又有谋略,行政上也颇有作为,一生征战,未有败绩,被前秦人称为万人敌,苻坚亦将他比作战国名将廉颇、李牧。有他百分之八十五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枚武将培训符需要贴身佩戴,于是李用也将那根浑铁长矛一起赠给了他,用作兵器。于是,在几大太保中,二太保李承义武功进步十分明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