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2页)
去乡里交公粮的林玉楼赶着牛车进了家门。他卸了车,拎起筛子往牛槽里添了些青草,纳闷儿的瞅了眼正房漆黑的窗户进屋。 屋里,树生蜷缩着躺在炕上,树生妈直直的坐在炕头上。玉楼随手拉着了灯,看了眼炕上放着的信皮子,瞅着媳妇沮丧而又灰白的脸,抬手摸了一把保持了多年的小平头苦笑着说:“唉!看来老子这一年猪窝又白趴了吧?” 树生妈木木的坐着,没搭话。 玉楼脱下湿透了的上衣拧了几把挂在两墙之间的铁丝上,顺手扯下件儿干衣服套在身上揭开了锅盖——大黑锅里连个饭渣子的影子也没有。要平时,贤惠的媳妇早就把饭做好等着自己回来了——可今天的情况显然是大不同。 树生妈慢慢的抬起头,看丈夫换好了衣裳才斜楞了一眼熟睡的儿子,叹了口气说:“哎!树生还想念书,可家里的条件儿明摆着,依我看,张罗着说媳妇儿吧!” “孩子心高,要是考上了就成了公家人,啥事儿就都好办了;这会儿回来种地拿啥娶媳妇儿?凭啥?凭你儿子长得好看?”玉楼边细语轻声跟老婆说话,边脱下半腿都是泥水的裤子扔到了地上。 “要是再考不上呢?等堡里几个女子都给出去了咋办?那时候的穷窟窿恐怕把你们爷儿三都卖了也堵不上。再说了,你们林家门祖上有才情的人也不少!说远了也是‘朝廷’给挂过扁、有过功名的;往近里说,他爷爷时候行了一辈子善买房子置地,到头儿来还不是落了那么个下场。倒是讨饭来的崔老大,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筐照样村长当到现在——从这个看,念书有个屁用。这人啊,啥岁数就得办啥岁数的事儿。” “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包产到户这些年了,发家致富没文化可不行!***说了‘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你好好想想,能抓住耗子的猫要是有了文化是不是更厉害呀!光说念书没用,四爷不就是念书出去才在BJ当教授?”玉楼光着两条腿蹦上炕,被子垛上扯下一条被子盖上,嬉皮笑脸的坐在了媳妇正对面——为了给儿子争辩,他可是把当兵时学的东西,跟平时懒汉摊儿上听来的先进词儿一股脑儿都用上了。 “四爷当教授几十年也不回来一回,能指望上啥?少跟我装洋相,和猫有个屁事。一个种地的,自个儿家饭都吃不饱还整天国家、国家的。我就是不让他再考了。国家我管不了,我能管我儿子。过几天就给他说媳妇儿去!”树生妈看丈夫要站在她的对立面,脸色由灰白变得有些涨红了。一句话说罢,气呼呼的跳下地出了屋——这个贤惠的女人,即使再生气,看着丈夫淋着雨回来还是出外边抱柴火去了。 窗外的雷声显得更近了,像是要把这几间土房子劈倒一样,“咔嚓、嚓、嚓”一连串儿的炸响。 冷风夹着雨点子从破了的窗户口里吹进来,吹的玉楼直打寒颤。他跳下炕,哆哆嗦嗦的从碗柜里摸出几个按钉又上炕拿了条床单子按在了透风的口子上,看着窗外也发起了愁——别看他嘴硬,话说的那么坚决,可内心也是充满矛盾的——真要是儿子复读再落榜,那可就真要耽误了不少的事情…… 树生妈绷着脸来到院子里,借着打闪的亮光寻找了半天才抱了捆半干的柴火跑进屋。 雨天柴火潮,点起火儿就困难。树生妈一包火柴都划完了,还是没点着。她索性把火柴盒狠狠的往地上一摔撂了挑子,狠狠的咽了口唾沫站在那里不动了。 玉楼长出了口气,摸了条裤子穿上跳下地,出屋捡了块沥青油毡进来在衣服上擦了擦引着火点着了柴火。瞬间,灰白的烟便从灶里、锅缝里钻出来,屋里很快就弥漫在烟雾里了。柴火刚点着,头顶上又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显然是房子漏雨了。不一会儿炕席上也响了起来,他又赶紧拿了脸盆放在炕上接着,雨滴打在脸盆里更响了。 树生妈抬头看了眼房顶,一把将丈夫扯到一边,蹲在灶坑里传了把柴火,边‘咕哒咕哒’狠劲儿的拉着风箱边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