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语_第十一章 探掘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探掘者 (第2/2页)

的墓厅,宽敞而宏伟,霸气十足。

    天下第一宫阿房宫以磁石为门,高阔伟岸,这墓厅显然是在仿照阿房宫建造。厅内四周皆是磁石样的巨门,足有近七八米之高,四门中央的开阔殿厅回荡着几人的脚步声,向北望去,这墓厅的一侧是仿阿房宫上天台模样的建筑,只是如微缩景观一般,似乎矮了数尺。

    秦川拿出指南针,左右巡视。张博昭干脆用电子定位仪确定方位,身上的干扰器开到了最大,几人的肩头灯,脖环和鞋面灯是目前仅有的光源。

    云紫衣站在秦川的身后,被这墓内的湿气引得轻咳了几声。

    曹雍没有秦川开口,也不敢说话,憋得他坐立不安,竟然站在云紫衣的身边,搂着她的香肩,发起了呆。

    云紫衣挣开曹雍的胳膊,向左挪了一步,然后回身瞪了曹雍一眼。曹雍识趣的挪开了视线。

    但是,云紫衣的这一步,踩在了大厅中间的一个圆形条纹上,这似是一个按钮,刹那间发出了“咔啦啦”的声音,然后沉了下去,一个深不见底井口般的深渊出现在原地,浓厚的粉尘激荡四射。

    云紫衣见势,赶紧轻快的挪了步。

    “紫衣,站住别动!”秦川开了口,证明墓内没有害气。

    “秦川,你可憋死我了!我都不敢说话!”曹雍说罢,一个愣神,又抽出绣春刀,探步前倾,向着秦川的身后挥砍。

    原来这机关触动了四周磁门两侧的一排暗箭,一些明显带着湿气和灰尘的箭头奔着秦川而来,曹雍几个挥刀,便把箭头都挡了下来。

    再看另一侧,张博昭几乎是吓得不敢动弹了,云紫衣一排飞刀出手,把几根箭钉在了地上,否则,张博昭现在必然是一个筛子。

    “多谢兄弟!”秦川拍了拍曹雍,“大家站在原地,我先看下情况!”

    “之前下墓的研究院和考古人员,没有发现这些机关?”云紫衣诧异道。

    “就是啊!要人命么?紫衣,等出去,你说吃什么,我请!”张博昭吓得肩头灯都在颤抖。

    “不,这些机关也许是新的!有人来过!”曹雍弯腰捡起一个箭头,这些箭是竹身,如是古墓内原有的机关,几千年过去,就竹子本身来说,早就不知道烂成什么样了。

    “你们看上天台,那里有虚光,证明有人设灯,快,别踩地上的圆环,也别站在圆环内,脚尖点地,去上天台下等我!我去东南和西北挂风铃!”秦川说罢,敏锐的迈着步子,先后奔着两个方向而去。

    “秦川,你小心,慢点!”云紫衣关切的喊道。

    “走吧,紫衣,他没事,这里就他安全,风水大师,下个墓跟上班似的!”曹雍说罢,奔着上天台的台基而去。

    “哎,老曹,你慢点,你得护着我!”张博昭现在倒是不烦曹雍了,他刚才救下秦川的一幕甚是帅气,自己还是离他近点好。

    云紫衣虽身体向着上天台移动,但是眼睛就没离开秦川,生怕他出什么闪失。

    不出三分钟,秦川便在东南角和西北角挂好了风铃。这种风铃,并非寺院内挂在檐下的那种气动铜响的风铃。而是一种特制的银器,可测墓中空气的湿度和毒素,也可辩风向和风速。秦川称之为风铃,其实是一种银铃,当然,秦朝没有银器和这类工艺,显然,秦川是跟别朝探墓人学习的,他的知识,已不是秦人能比的了。

    而这几分钟内,秦川的心头思忖过这么几种可能:第一,这天堑墓可能并非古墓,否则竹箭和上天台的虚灯该是不会如此新。第二,上次他找到的井口可能是一个更快的捷径以到达墓心或其余端墓。第三,就仿制阿房宫的样貌来说,当不是秦人所为,阿房宫甚为威严且象征皇权,当朝人绝无此种不敬之心以仿建,而且就这上天台仿造之逼真,有可能是当世人所为。

    但是,秦川没继续多想什么,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让他有了“快刀斩乱麻”的心情,他希望这一切快点过去。

    秦川慢慢靠近上天台,指了指一侧的台基:“上天台,台指苍穹,而苍穹便是世间万物!世间万物,以人为根,以人为本,人之根本在于心,心居身形之左!老曹,台基下面左侧,用你的刀砍击试试,要是我猜的没错,该是有去下一个墓厅的暗道的!”

    云紫衣和张博昭对秦川的话简直佩服,曹雍更是觉得,这当是真理,他并步上前,抡开绣春刀,直挺挺的砍了下去,只一刀,就见暗道里面的虚光露了出来。

    “噤声,有人比我们先到了!”秦川挥着手,拨开了暗道的墙皮,屈身进了去,云紫衣,张博昭和曹雍依次进入,四人走了不出半分钟,便通过暗道来到了下一个墓厅磁门顶部的云台上。四人屈身几乎是匍匐前进,直到看见一个栏杆模样的扶手,四人才停下来,他们不约而同的起身俯瞰下方墓厅的全貌,四周均有火把照亮,这一幕,让四人如沐惊雷,不仅有人先来此地,而且他们这似乎并非盗墓,分明是一种祭祀仪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