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八章 乡试之策! (第1/1页)
转眼两日过去。 李逍这两日也没有出门,每日早晚各练一遍《金刚养身经》。 另外就是感悟体内的才气了,虽然没有感悟出什么。 但体内有了这一缕才才气后,记忆力大增,脑子也更清明了一些。 才几日的时间,便把买回来的列子传,还有李振先前送的书籍都看了几遍,熟记于心。 这个世界的乡试考试内容,分别是:诗词、经义、策论。 其中,策论占据的分数最多,一般是由礼部出题。 偶尔圣上也会亲自出题,圣上出题便代表着重视此次科举,有大才要出现! 策论对于别人来说,也便是最难的一道坎,而对李逍来说,便简单多了,毕竟有了上辈子的记忆,他的思维面还是很广的。 之前的府试,自己的诗词、经义不行,全靠策论拉分,才能考中秀才。 诗词和经义对别人来说十分简单,就是填空,只要看的书够多,死记硬背,答对率便高了。 但这对李逍来说就显得难了。 李逍因为贫寒,所以看的并不多,好在这些年他找到了一家书店白嫖了不少,如今应付一下乡试应该没问题。 等到中了举人,自己便成为了举人老爷。 身份地位一下子提高许多,会有很多富商会前来资助,以求日后资助者当官,有个庇护。 成为了举人老爷便能免去一切税收。 届时会有不少人投奔自己,有了人手,有了钱财,自己便能成立一个小小的家,自己当家做主。 虽然远比不上侯府,但那也是全凭自己的意志行事。 远离侯府这等勾心斗角之地,自图发展,建功立业,以后才有跟侯府平起平坐的机会。 重要的是,这个世界的科举,和上辈子的世界不同,是每年一次。 而且,乡试、会试、殿试集中在一月中。 乡试在开春考,考完便是会试,会试后便是殿试,所以连中三元的几率很大。 连中三元,是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李逍也不例外,若是能连中三元,自己便是光宗耀祖,想要给母亲正名也更有机会了。 但眼下,自己只有成了举人,自己成了家,有了钱财,便能买更多的书籍,迎接下一次的会试! 会试的诗词、经义题目,足足有二十多页,真的是要博览群书才能答得上来。 “上次从李振那里又得了二百两银子,如今身上有了二百零九两银子,可以去书坊买一些书了。” “另外,这几天来,家中的吃食也用完了,武道养身需要持之以恒,顺便再买一些补食来。” 这些天,修炼金刚养身经的李逍,面色红润了许多,读起书来也是事倍功半。 他盘算了一下所剩下的银两,打算出门买些书籍和补食。 刚打开房门,李逍便远远的看到了李振。 李振提着一些补品,又来造访了,他看到李逍准备出门,几步便走了过来。 “哎呀逍弟,早啊,这是打算去哪?” 李振现在对李逍的称呼,从李逍变成了“逍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之间有多么亲密无间。 这是二夫人唐琪的策略,交好李逍,一是想让李逍得到好处,闭口不言,二是若是真的出现问题,也方便甩锅。 李逍何尝不知道? 可现在的情况,他不想在出府之前,跟这些人产生争执。 自己是余孽的身份,羽翼未满便展现出锋芒,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李逍很懂得隐忍。 “见过兄长,今日我打算出去买些书籍。”李逍平静道。 “那还真是不凑巧啊,我还想跟逍弟聊聊呢。” 说着,李振挽着李逍的肩膀,走进房中,将那些补品什么的放在了桌上。 “逍弟,你修炼金刚养身经,这些补食可不能落下,这是为兄给你准备的,够十日所用。” “兄长,这怎么使得?” “使得使得。” 二夫人唐琪派了人跟着李逍,因此知道那药铺门前的对子,是李逍所著。 所以李振这些日子,连续占了李逍两道功劳。 “有什么使不得,咱们可是亲兄弟啊,哥哥照顾弟弟这不是应该的嘛。这些年我一直用心读书,没注意到弟弟的处境,如今被我知晓了,岂有不帮之理,传出去,我李振不要名声了?” 李逍笑了笑,“那便谢过兄长关爱了。” “这算什么....” 李振忽的从胸前摸出一张银票,一拍额头,故作愧疚的神色道:“哎,你看看,我忘记了什么,逍弟是要出去买书迎这次乡试是吧?这书本可贵了,这银票拿去,多买些书来。” 李振自家藏书可是有很多的。 他若是真心,完全可以借阅给李逍。 之所以给银两,便是为了将来有更多的把柄。 而李逍不动神色,结合昨晚大儒来访。 心中一琢磨,顿时又明白了什么,恐怕昨日李振又占去自己一道功劳! 好在这个荀列子并没有太相信李振,而是找到了自己证实了真实情况。 只是,这李振还不知道罢了。 眼下自己最好的策略,便是乡试中第,离开侯府,避免节外生枝,这银两也是自己所需。 李逍这般想着,伸手接过银票,一看居然是五百两的银票,笑道:“兄长,那李逍便却之不恭了。” 见对方收下银票李振又安心了一些,开怀笑着,随后拍了拍李逍的肩膀,道:“李逍,那你便忙你的吧,为兄就不叨扰了,告辞。” 说罢,李振便转身离开。 李逍将银票在胸中藏好,把房门关好。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西北小门。 “李逍,你气色好像变好了,这是吃了什么神丹妙药。” “今儿又打算去哪啊?又去白嫖看书啊?” 李逍走过西北小门的时候,守门的奴仆坏笑问道。 连奴仆都敢冷言冷语嘲讽一番,可见李逍这些年的日子。 面对这种言语,他当做没听见,自顾自的走了出去。 “呵呵,还挺拽,当自己是谁啊,不就是考了个秀才吗?天下秀才多如牛毛,真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我看着小子最近气色好了,说不定是去外面干了鸡鸣狗盗的事情,赚了银两...” 李逍走远。 还能听到那些奴仆们在身后风言风语的讨论。 “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他心中想着,若有一天自己成立单独开府,宁缺毋滥,每个人都要审视,绝对不能让这样的杂碎进入自己的府邸。 转眼, 李逍便来到了京城的一家颇显规模书坊门前。 京都是大乾最繁荣的城市,如今大乾国泰民安,文风盛行,这书坊的生意自然好。 这京城的书坊数量是其他城市的好几倍。 书坊人来熙往,几乎都是学子。 李逍猜测这其中应当有不少是外地来赶考的学子。 因为是每年一考,乡试、会试都是在京都,每年的开春大乾都特别热闹。 考中的学子便会继续留在京都备考,迎接下一次的会试。 落榜的学子便会打道回府,来年再来。 如今,李逍身有七百两银子,有底气来这大书坊中挑选一番书籍。 转眼。 他便踏入这以前想都不想进来的书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