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入京逢凶 (第2/2页)
,小女孩高兴的说:“娘亲,你怎么不理瑶儿啊?” “娘亲”突然回头,一片暗淡的白光笼罩着,一张青色干瘪地长脸,双眼长在两侧且只有眼白,额头还有一只竖眼,对着小女孩和君扬笑了,血红的嘴巴一只裂到了耳根,露出森白的利齿:“我!就是你娘亲,跟我来吧!” “不!你不是,你把我娘亲怎么了?娘亲……呜……你不是……我要娘亲!你走开,娘亲……呜……”小女孩吓得连连往后退,正好靠住君扬,君扬也被那张脸吓到了,急忙拉着小女孩转身就逃,可小女孩的“娘亲”又出现在前方,并向他们冲了过来,君扬急忙又转过身拉着小女往前跑,这一次一头就撞进那人怀中,君扬猛地抬起头看见一只青色的大手向他们抓来…… 君扬猛地睁开了眼睛,还大喊了一声“啊~”坐起身来,回头四处张望,但他只看见了大伯,轻舒了一口气,用小手拍拍胸膛,原来是个梦,君栖鸿看着君扬关心的问道:“扬儿,怎么了呢?” “嗯!没什么,可能是想娘亲了!”君扬低下头小声的说。 但他没告诉大伯自己做了一个噩梦,君扬这才发现他已经在马车上,听见外面此起彼伏的马蹄声和车轴的吱吖声,君扬很是不解,明明自己睡在驿站,怎么会在马车里。 他迅速的爬起来刚想揭开窗帘看看外面,就被大伯制止了:“扬儿不许拉开窗帘,坐下来别动,到了京城大伯好好带你玩。”君扬“哦~”了一声失落的坐了下来,但是他怎么会知道昨晚惊心动魄的一幕! 大伯看着君扬,怜爱的摸了摸他的头。就在这时随着一声“吁~”,车队停了下来,外面人声嘈杂,还夹杂着一个孩子的哭声,君扬真的很想下去,但是他知道伯父不会答应的。 “为什么停下?”君栖鸿问道。 “禀大人,前面的大道被那什么给堵了,我们救下了一个小女孩,不知该如何处置,弟兄们正在清理,还需一刻钟左右。” 听声音应该是叫那个黑龙的男子,他刻意用‘那什么’隐去了君栖鸿一听就明了的事。是的,一定是死人!而且还有不少, “那个小女孩又是怎么回事?”君栖鸿又问道。 “禀大人,我在前面探路时,天刚麻麻亮,发现数十个黑衣人正在不远处追杀一对夫妇和这个小孩,卑职出手有点晚,只能救下这个小女孩,请大人定夺。” “快快清道启程,至于这个小女孩……”君栖鸿略思忖片刻道:“带过来,一起走!” “遵命!”外面那洪亮的声音应了一声,就向远处跑去,可以感觉到黑龙也是发自内心的想这么做,只是顾忌君栖鸿不答应。不一会就听见一个小女孩抽泣的声越来越近,还有一个洪亮的声音一直在安慰她。 门帘被揭开,送进一个穿着褐衣,扎着一个小辫脸儿脏兮兮,满脸都是黑色泪圈的小女孩,君栖鸿接住了她:“孩子,坐到车上就别怕了。” 君栖鸿一边替小女孩整理了下衣角,一边说。小女孩还在抽泣着。 “嗯……爹娘都死了,嗯~嗯,坏人杀的!”这样一直的重复着这句话,这时候车轮又动了起来,前面的道路被清开了。 君扬一直在看着小女孩,仔细的听着小女孩说的每一个字,君扬忍不住也想哭,他什么都没看到,只不过是在黑龙和伯父的交谈,小女孩的哭泣中,知道她的父母被坏人杀死了,他觉得小女孩很可怜。 君扬拿出了一个小锦袋,递给了小女孩,小女孩抽泣着问:“这是什么?” “这是糖很好吃的,很甜,你尝尝!” 说着君扬打开了小锦袋,从里面拿出一颗糖,递给小女孩。 小女孩接过糖后对着君扬点点头,就把糖含在嘴里。 “怎么样甜不甜?”君扬脸上挂着比糖还甜的的笑,望着还在边吃糖,边抽泣的小女孩。 “甜!” 小女孩把糖从左腮帮转到右腮帮用力的点点头。 君扬突然收起了笑容,很认真的对小女孩说“等我再长大一点,我一定帮你抓住那个坏人!”。 小女孩也又用力的点了点头,她终于不哭了。 君栖鸿就这么看着两个小孩子对话,是啊!孩子是多么的纯洁,小女孩是不幸的,但她同时也是幸运的,起码活了下来,她碰见了好人。 可能也是哭累了,小女孩竟然睡着了,她依偎在君扬身边,睡着了,依稀还能感觉到小身躯的抽泣,但呼吸平缓了,此时此刻她可以温暖的入睡。不一会君扬也打着哈欠眯上了眼,君栖鸿用一条厚厚的大绒毯给两个孩子盖上,闭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 “什么时辰了?”君栖鸿问道。 “禀大人,‘未时’离京还有三十里酉时一刻左右到京都”黑龙催了一下马,又说道。 “大人,您下的命令生效了,京畿方圆六百里现已安全。飞鸽传书说陛下按照您的提议将可用力量全部派出,现已将京城内外的刺客据点连根拔起,据说此次是梁国主导,他们组建了一个刺客团名为《杀诏》,都是江湖一流高手,专门针对我北唐持诏入京的孩子们。”黑龙的话里行间充满了敬佩。 自从君栖鸿接纳了小女孩后黑龙的话也多了,可以看出黑龙也是个性情中人。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哼!他们还会反扑,来的很凶,黑龙你需要帮我做一件事!”君栖鸿道。 “大人尽管吩咐,只要用得着在下,万死不辞!”黑龙将音量提高道。 “我们只需要这样这样,如此如此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君栖鸿把头伸出马车外,附耳对黑龙说道。 黑龙听完目露精光“大人在下一定会全力以赴。” “好,进京后一切见机行事”说完君栖鸿坐回车厢,拉上了窗帘。 一行人不知不觉的已来到京都东门,远远望去一条护城河约宽三十丈,水流湍急深不见底。 唯一的通道是一座建在护城河上的石桥,可并排通过四辆马车,红色城墉高纵如云,城墙上的一队队银甲士兵,穿插巡逻,厚重的拱形城门高十丈有余,一行人马穿过石桥进入了城门直入内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