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君家应诏  (第2/2页)
老者坐了上座,中年人坐到老者旁边,这时候门外中年妇人牵着一个约莫十岁男孩的手,后面跟着两个掌灯丫鬟缓缓地走了进来。    一进门那夫人颔首行礼:“婉秀见过大叔。”    “君扬见过大伯!”那小男孩躬身行礼,虽然面露疲态,但却显得很是高兴。    再看他,穿一身锦衣,红绸束发,生的剑眉星目,唇红齿白,“都是一家人何必多礼!弟妹快入座,扬儿座到大伯这里。”    那老者满脸笑意,尤其是看见叫君扬的小孩之后,眼睛里流露出的满是怜爱之意,甚至比那中年人更要浓烈几分。    一时间众人入座,晚膳也一一上桌,官宦家庭晚宴也算丰盛,但众人都有心事纵然美味佳肴也食之无味。    这一家人,为首那老者叫君栖鸿排行老大官拜刑部侍郎,膝下无子。    中年男人叫君玉骢排行老二,官拜台州按察使膝下一子名唤君扬,那中年夫人名唤叶婉秀户部员外郎叶清之女,君玉骢之妻。    一家人之所以如此紧张,只因北唐皇帝一纸昭诰,征天下适龄儿郎入京选仙师。    这可能使普通百姓趋之若鹜,但对这样的豪门大宅来说毫无意义,莫说那虚无缥缈的仙师修行,就是实实在在地高官厚禄也绝打动不了君家的心。    二兄弟从君扬一出生就视若珍宝,倍加怜爱,但现在皇命难违,你君家世子难道比皇子还金贵?天下民意鼎沸,这个时候虽有千般不愿也只能顺应大势了。    晚膳毕,下人们收拾了饭桌,君扬还不知道大伯,父母为何眉头紧锁。    君栖鸿道捋着胡须道:“国家正是危难之际,我君家世代为官当为国效力,扬儿明日一道随我入京,放心有我照料扬儿不会有什么危险,况且我北唐选取仙师多年也无一人可成,不会那么巧偏是我家扬儿,一年后自当回家,此次权当入京游玩!”    “大叔说的极是,按理说是这个道理!可大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时候君玉骢打断了叶婉秀的话“秀儿,别说了!大哥明日扬儿就随你入京就好!”    君栖鸿语气不善道:“二弟有什么事瞒我不成?”    “没有,真的没有!”君玉骢瞪了一眼叶婉秀说道。    “你别说话,婉秀你接着说!”叶婉秀两行眼泪从脸颊滚落,怜爱的看了一眼大伯身侧已经昏昏欲睡的君扬,又看了一眼君玉骢,咬下嘴唇。    “大叔看来扬儿明日非走不可,我就不瞒你了!”    叶婉秀又看了眼对自己暗暗摆手摇头的丈夫:“五年前,玉骢结识了一位游方仙师,在府上盘桓月余,这件事你知道吧?”    君栖鸿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右手端起茶碗想喝口茶,但是茶碗颤抖的叮当声让他放弃了这个举动:“继续说!”    叶婉秀顿了顿道:“那仙师的确有些手段,虽与玉骢交好,但却不愿为我北唐效力,临走时告知我们夫妇,扬儿有修行灵根,他已知我夫妻心意,于是赠一玉给扬儿,让他贴身佩戴,保扬儿终身不能被发现修真灵根,但试金盘是无法隐瞒的!”    话音未落,就传来一声瓷器碎落的声音,君栖鸿呆若木鸡,全身颤巍巍的站在桌前,一个丫鬟麻利的收拾了那碎落一地的茶碗碎片。“这是……这是……”君栖鸿又瘫软的坐下来,侧过头看着昏昏欲睡的君扬,摸了摸他的头:“这么说扬儿一定会被选中?”    “对!只要他去一定会的!”叶婉秀擦了擦眼泪,看了看君玉骢,又把目光放在君扬身上再也不肯移开。    君玉骢没有发出任何言语,闭着眼但可以看到他眉头紧锁,胸膛快速的起伏。    君栖鸿吃力地站了起来,两名丫鬟急忙上前将他扶住,他低下头看了看已经被母亲纳入怀中熟睡的君扬道:“我辈在国难当头之际理应为国效力,身为北唐儿郎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尤未悔,明日扬儿随我进京!”说罢便起身回房了。    膳厅只留下了君玉骢夫妇二人,相顾无语,叶婉秀看着怀中熟睡的君扬,而君玉骢则看着自己的妻子,就这样直到一弯新月挂当空,君玉骢道:“送夫人,公子回房歇息。”    “是。”两个丫鬟领命前来,“不,今晚谁也别想拆散我娘俩,我带扬儿去西厢房,台州按察使大人你自便吧。”说完起身,一个丫鬟急忙上前给君扬裹了一条绒毯,抱在怀中,另一个丫鬟扶着叶秀婉离开了膳厅,只剩下了君玉骢,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他就坐在那里,像一座雕像一动不动,一直到天明。    清晨,东边探头的朝阳除去了黑暗,婉转的鸟鸣打破了夜的宁静,西厢房门口两个人站在那里,是君家兄弟,没人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来的,两人没有任何的交谈,只是静静的等待着,此时西厢房门打开了。    叶婉秀拉着君扬地手,走了出来。君扬眼睛明亮,像一只冲向朝阳的小鹰:“大伯昨晚还没听你讲故事呢,就睡着了,大伯今天一定要多讲几个故事喔!”    “好!好!大伯故事很多,给扬儿慢慢讲!”    “太好了,大伯不知道君扬这两天病了,好难受,多亏娘亲亲手熬的药,你看我现在已经完全好了!”历来君扬就喜欢大伯,因为父亲太严厉。    君扬侧头看了看父亲,发现父亲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严肃,母亲一直在擦拭着眼泪,君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只知道他今天要跟大伯去京城,那里有很多和他一样大的小伙伴一起玩,君扬很兴奋,早就迫不及待了。    门外有一辆马车,后面有五十名黑甲卫骑着高头大马分列两排,驶离舜华郡前君玉骢交给了君栖鸿一封书信,与他夫妇做了道别后,君扬和大伯上了马车,最后在远处化作一个小点。    他的父母还依旧站在城门东,两个身影在烈日下一直眺望,叶婉秀的眼泪没有断过,君玉骢那紧锁的眉头也没有舒展过。    可是君扬已经走了,他去了京城,他自己不知道他的命运被那一纸皇榜定格了,以后会怎样又有谁知道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