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临天台(二) (第1/1页)
次日,祈福大典辰时一刻启。诵祭文,奏雅乐,佾舞之后,太后与圣上登祈福台,携众臣向天致鞠躬礼,一切顺利。 圣上亲燃祝香后,礼部侍郎张贤清命人搬上了一个个装满飞鸟的笼子。此番只等太后亲自开笼放生,并诵祈福词,祈福大典便可圆满告终。 张侍郎着实费了般心思,笼中飞鸟纵挤在一处,亦生机勃勃,争相尝试展翅,鸣叫不停。太后很满意,喜笑颜开,不等宫婢搀扶,便上前开笼。 笼子均有宫人押着,笼锁未上,只用缎带系了活结,两头留出一长段。太后只需站于笼后,拉扯缎带,笼自开。一个个笼子先后打开来,飞鸟似蓄势待发,一哄而起,雄赳赳气昂昂,争相挤出笼子,展翅向空中飞去。 太后向天再行鞠躬礼,便诵起祈福词。 空中的飞鸟不知为何,并未飞走,而是盘旋在祈福台上,用力扑扇着翅膀。瞬间,祈福台上落下漫天飞羽。 “怎么回事?”太后一脸恐慌,诵词亦断,“来,来人!” 宫婢忙迎了上去,将太后扶住。 “青乐!”圣上皱眉,冷声唤我,“飞鸟为何盘旋不去?” 我惶恐,躬身迎上,“许,许是太后祈福之心赤诚,飞鸟亦为此情动容,不愿离去。” “如此说来,此般狼狈,竟是好事?”圣上双肩亦落了飞羽,他满眼嫌弃,挥袖甩开。 我无言以对,只困顿不安。 忽然,不知哪只鸟儿吃了痛,惊啼声尖锐,划破苍穹。半空的飞鸟闻声发狂,打斗起来,竟是毫不留情,向同伴眼睛、身上啄去,相互撕咬。一瞬间,祈福台上空惨叫连连,飞鸟之血竟如雨落! “圣上小心!”林仕沧遁地而起,飞奔上祈福台,一把拽下福案上的绸布,扬做伞为圣上遮挡。 因遮挡及时,圣上未沾一滴血,头顶着鸟羽,面色阴沉,在护卫护送下速速撤离了祈福台。太后却淋了一身血,白了脸晕过去,被宫婢扶走。在场的官员,惨叫声不逊于空中飞鸟,撤离时推推嚷嚷,全然不顾颜面。 我呆立于祈福台上,面如死灰。血雨未停,我周身粘腻腥臭,月白的盛装如点了梅,刺得眼生痛。 “完了完了,怎会这样!”张贤清同是狼狈,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帝……帝公主,这可如何是好啊!” ———————— “混账!” 玉壶自堂上掷下,摔在我背上,guntang的茶水四溅,我痛得钻心,仍俯跪在堂下。 “你就是这样办事的?”圣上震怒,当堂咆哮,“你当真以为朕真不会杀你?” “父皇息怒!此事,儿臣也不知为何!”我声音发颤,发丝缠乱,“求父皇开恩,准儿臣彻查此事!” “既是连这点小事也办不成,朕还能指望你查出什么!”圣上起身,一脚踹在张侍郎身上,“张贤清!你一声不吭装什么死!” 张侍郎吓得屁滚尿流,说不出话,只连连磕头。 “求父皇开恩,准儿臣彻查此事!”我再拜,声音微壮,似缓过心神,“此事既出,儿臣难辞其咎。若不能水落石出,于父皇、于太后均有所伤,儿臣亦无颜侍奉于父皇左右。” “哼!”圣上冷哼,闭眼平息,压住怒气,“来人!” 李公公赶紧迎上,“圣上有何吩咐?” “叫林仕沧带人,将临天台围下!今日参典官员,若有谁敢将此事传出,朕就灭他满门!” “奴才遵命。那临天台的僧人和宫人……” “他们守着这临天台日日祷告,亦未为我大励求得平安顺遂,留有何用?”圣上转动扳指,“凡见今日之事者,格杀勿论。” 我心中一惊,再拜道:“父皇!此举恐难堵悠悠众口!” “澜城闹得瘟疫,临天台就闹不得?”圣上仍皱着眉,怒色却散了,语气冰冷。 “太后年迈,凤仪行进缓慢,圣上孝心有佳,多般等待,故今日方到临天台山门。” 李公公见状,肃立而言。 “圣上于山门前,突闻临天台上闹了时疫,恐为宫人偷食野味触怒天威,便与太后原路返回观阳楼,未曾上过临天台。” 我咬得唇出了血,十指扣地,指甲断裂,甲床亦渗着血,也不觉痛。 何相一事,令朝堂震荡,言官觉帝王心狠,恐生隐患,已多次觐见。民间亦有流言起,圣上虽下令压制,但群臣仍不安,唯恐横生事端。 眼下祈福异象,飞来横祸,我原知圣上恐流言再起,定不愿面对,故许会速下判决。却不曾想,圣上竟选择将此事直接掩埋! “如此,青乐,你便与张侍郎等,于临天台小住吧。”谈话间,圣上已整理好仪容,起身欲意离去,“待临天台时疫散去,再行回京。” 我闻言,浑身忍不住的发颤。圣上这是要顺势将我暂困临天台! 临天台一事,群臣必心惊,圣上此番执意掩埋,有心人定觉皇权遮天,再无清明。而祈福一事由我cao办,事后我毫发无伤,全身而退,风波平静后,又悠哉哉回京……此一困,我为帝王爪牙,再无退路! 薛意啊薛意!你逼着圣上,却害我至如此! 我不甘心! 正想再拜,却见林仕沧急匆匆入门,满脸慌张。 “圣上!臣有罪!”林仕沧跪下,“临天台一事,已传下了山,眼下明阳城中百姓皆知,恐不日,便会传回京城!” “你说什么!” “臣妄言,临天台中,恐有何相旧党……” “碰!”圣上一掌向桌,桌面应声四裂。 “那就查!”他眦目向我,血丝满布,“若你查不出,朕便掀了先后的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