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章 给朱由检写信  (第1/2页)
    至于赵侍剑,这姑娘今年整整十五岁了。小儿都的女生,她带的很好,文功武术也跟得上。反正在李师道这里,没有男女之分。吃了他的饭,将来就都得干活,他可不是慈善家。    这世道,一口饭多宝贵。    “这几天好好收拾一下东西,不重要的就别带了。”    看着面前的美丽少女,李师道穷尽记忆,也无法将其与后世任何一个女生对上。差别不是外在的,而是那种百炼成钢的气质。从小寒酸的生活条件,赤身果体关在圈里当菜人的履历,实际带管一都女生的经验,都让她看上去与众不同。没有更好,没有更差,只是不同。    说真的,李师道也算阅历丰富了,战场上又打打杀杀,但在这个少女面前却总感觉处处受制。她恰到好处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能无意识影响他的情绪,左右他的行为。    对方明明是自己的女兵,但攻守之势为何异也?    “兰州待不下去了?”赵侍剑轻飘飘问道。    “嗯。”    李师道点头,说完,感觉气势有些不对,又道:“我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愚者,这表里山河,让其他人忙好了,我自去北京,你早些做好准备。过些日子,我会派人来接你们。”    “我能回延州甘泉县吗?”赵侍剑神情复杂道。    李师道一急,张口呵斥道:“你这少女勿要多想,陕西那是人待的地方?”    “我岂不知,试探耳。”    赵侍剑叹气道:“菜人哀犹在眼前,大帅虽是武夫,但到底跟其他人不一样,如今我们小儿都三百五十七小儿,又有谁可以依靠?我这样的还能乞食为生,其他五六岁的呢?”    小儿都的小孩真的不少,五六岁的就有几十个。    “你明白道理。”    李师道看了一眼躲在周围的小女孩,换上微微笑意道:“都收拾行装,准备好干粮熟水。”    ……    ……    十月十五,兰州落下了今岁的第一场雪。    河西打了一年多的仗,老百姓今年冬天应该会很难过。    士兵们都还好,冬衣已经发下,还得了赏钱,个个喜气洋洋。    梅之焕最近的日子,听说是愈发不好过。鞑子在麟州击退延镇左光先一万人马后,也不敢打过去。考虑到饥寒交迫的困窘现状,他们不得不再度转兵西进南下,扫荡河东河西。    大同一带,明廷集结了数万人,确实啃不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机会,至少可以绕过那些消极防御甚至是故意纵容他们的小股晋军辖区,深入忻代乡里,抢一把就走人。    抢劫的事情做得很成功,但怎么说呢,鞑子现在也就这样了,成了一支彻头彻尾的流贼,跟刚起事那会儿志在席卷九边的气势根本没法比。如果建奴不入寇,西虏将再无机会。    不过草寇虽然难以成事,但对百姓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李师道对此很是感伤,但却无能为力。于是乎,带着这股悲天悯人的胸怀,天黑后他又去了军营巡视,跟士兵们摆谈。    “大帅!”    刚跟吴少诚聊了一会儿,判官田季安跑了过来。    “大帅,巡抚衙门有状报拿来。”田季安拿着一本卷宗,满脸兴奋道:“军部命你移镇武威的正式任命已经下来,凉州总兵的告身、官袍、印信、甲胄、佩刀业已同状报一起下了。”    “司礼监委任的凉州监军已经抵达兰州,今晚在监军院休息,明日来军上任。”    “现在是真大帅了啊!”    吴少诚笑道,弟兄们流浪这么久,终于有个落脚之处了,确实可喜可贺。    “我要做些什么?”    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李师道仍然十分兴奋。    “呃……塞钱?”吴少诚也抓瞎了。    “大帅,现在要做的是写一封谢表啊!”不愧是一军判官,田季安一语点中了关键。    “对,对,写谢表……怎么写?我不会哟!”李师道尴了个大尬。    “哎,我来吧!”    另一位判官韩大梁叹了一口气,李师道带人跟他进了他的办公室。    韩判官磨了一会儿墨,之后铺开一张纸开始写,李师道站在旁边观摩学习。    “今月十月十五日,得甘肃抚台函送兵科状报,伏奉崇祯二年九月恩旨,授臣凉州总兵者,今日再移镇武威。九天昭泽,万里前途,沐宠命于西陲,泛光辉于节旗,信任既重,臣心何安……李师道薄德寡才,无勋劳于国家,受此敕令,谨当典兵是务,攘寇为期。卖弄匹夫威风,仰报圣人垂视。臣限守藩镇,不获称谢于丹陛,谨具状陈谢以闻。不胜战栗惶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