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密谈 (第1/1页)
杨厂长全名叫杨国栋,但他以前不叫这名字,而是叫杨二狗。 那时候,华国还是风雨飘渺,他长在农村,家里排行第二,父母都是庄稼人, 农村孩子的名字可没太多讲究,什么大丫,小花,狗剩、铁柱的名字随处可见, 当然也有点迷信的意味在里头,给孩子起个贱名,寓意贱命好养活。 杨厂长那个时候,觉得最幸福的事情便是能吃顿饱饭,但那时天灾人祸不断, 吃顿饭有时都是奢望,更何况是吃饱饭? 那一年,村里来了解放的队伍,动员年轻人加入到解放的行动中来, 当时刚成年的杨厂长找到队里的宣传员问道, 为什么要解放?能让人吃饱饭吗? 那人回答说, 解放就是为了让大家不被剥削,都能吃饱饭。 于是杨厂长便告别了家乡,加入到解放的队伍中, 后来在队伍里,有机会学习深造,便摒弃了自己的贱名, 改成杨国栋,寓意要成为国家的栋梁,这也是他的志向,而他这一走就是半生。 如今虽然是轧钢厂的厂长,但他的本心一直没变,依然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坚守着那一代军人的正直坦荡。 …… 杨厂长的办公室里,苏诚正襟危坐,漆红办公桌对面,杨厂长故意冷着苏诚,独自埋头处理一些厂里的文件。 也是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杨厂长将一份改好的文件装进牛皮纸袋后,看着苏诚道, “苏科长,你一个技术出身的,不进研究院,却大费周章的调来轧钢厂的保卫科是想干什么?” 杨厂长的语气非常不友善,尤其是在看到苏诚的履历后, 他并非是故意针对苏诚,而是有特意去了解过对方。 知道对方曾今在黑土地上的贡献,研发的农业器械、提出的机械化耕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甚至于在一些高尖端的复合材料研发上,也有过科研成果,只是暂时处于保密状态,没对外公布。 这些辉煌的成就,无一不是说明着苏诚是国内现在非常稀缺的科技人才,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才,在转业选择上,非要选择进入轧钢厂保卫科担任科长的职务。 甚至于为了这个职务,还请动了工业部的大领导给他背书。 在杨厂长看来,这是本末倒置。 你一个技术人员,去研究院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做贡献不好吗? 如果你非要来轧钢厂,那做个技术指导也行啊? 可你非要选保卫科干嘛? 保卫科是什么部门?那是管着厂里几千号人的职能部门! 你一个技术出身的,又这么年轻如何能够服众? 若是出了点错漏,影响了整个厂的生产计划怎么办? 以上种种,一心为厂里着想的杨厂长此时自然是不待见苏诚的。 而苏诚听到杨厂长的话,皱了皱眉,第一次见面就被冷落训斥,心情自然不会太好, 当下便反问道, “厂长,难道技术出身就活该一辈子搞研发?” “苏科长,我对事不对人。” 杨厂长语气稍微缓了缓继续说道, “你应该清楚保卫科的职能有多重要,你年纪轻轻,且没有任何保卫科的经验,如何能让人信服?出了点乱子,那受影响的就是整个厂几千号人。” 见杨厂长语气缓和了些,苏诚也没太咄咄逼人,而是认真的看着杨厂长道, “厂长,你这是觉得我能力不行,没办法带好队伍?” 杨厂长本是军人出身,很坦荡的说道, “苏科长,我确实有这方面的顾虑。” 苏诚沉吟了下,郑重的道, “厂长,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保卫科的重要性,但你不能因为我年轻而轻视我,一切以成绩说话,到时队伍若没带好,不用你说,我也会自己辞职。” “好,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杨厂长其实就等苏诚这句话,若是苏诚是有能力的,他不介意到时候亲自给苏诚道歉,但丑话总得说在前头,若你能力不行,也别怪我到时候给你难堪,只要是为了厂里好的,杨厂长觉得就算做回恶人又何妨。 杨厂长脸色有所缓和,谆谆告诫道, “苏诚同志,当初大领导可是亲自将厂里推荐的陈建国给否了,指名道姓让你接任这保卫科科长的职位,上面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大领导,就等着看笑话,就算不为了厂里,我也希望你能替大领导争口气,别让大家失望了。” 杨厂长没再称呼苏诚的职位,而是叫同志,算是将他视为志同道合的伙伴。 关于这件事,苏诚也是清楚的,当初说要转业,没被黑土地上的领导少约谈,但知道苏诚家里就这一个亲人且年事已高,便没再阻拦,推荐了几个研究所,但却被苏诚婉拒了。 得知苏诚想去实权部门,而不是继续搞研究,其中又是起了些波澜,最终还是一位首长拍板联系了他的老战友大领导才将这件事搞定。 至于苏诚为何执着于去实权部门,是知道那场变革后,整个社会都处于动荡的状态, 想要把日子过好,手中没点权力谁能安心? 此时苏诚见杨厂长说起大领导,也是正色道, “保证不会让领导失望。” 随后杨厂长也是跟苏诚聊了一些厂里的人事分工、哪些部门会跟保卫科打交道等等,苏诚自然是洗耳倾听。 对于这位第一次见面就不是很和善的杨厂长,苏诚是敬重的, 这是一个为人正派,一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真心实意的为厂里几千号人着想的好领导,说句人民公仆也不为过。 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他们都经历过那个苦难的时代,能有今天的和平自然倍加珍惜,为了人民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更是殚精竭虑。 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杨厂长这般,比如李卫红李副厂长。 因为手中握着权利,思想上就有了转变,总想着以权谋私。 但苏诚也不好跟杨厂长说,他为人正派最忌讳的是背后说同志坏话的人, 苏诚也不好提醒杨厂长,明年那阵风起来的时候,李副厂长很快就将你背刺了, 苏诚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杨厂长能坚挺,让大家都能安稳的度过那个时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