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050. 德位之论 (第2/2页)
,点点头进了院门。 “真人师兄,”杜皓当着外人都是这么称呼辛道长:“这里就是王善信捐赠的长春别院,小弟擅自代表派中接纳了,如有不妥,还请师兄训示。” 辛道长看了他一眼,转头对王伯清拱手道:“善信破费了,贫道代师弟谢过。” 王伯清笑呵呵地摆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真人你们对我家是救命之恩,区区薄礼,也是结个善缘,希望能多得庇佑啊。” 众人喝了一会儿茶,王氏父子告辞而出,宏明当起了茶艺师。 辛道人看了看杜皓道:“小子,爽不爽?” 杜皓老实地道:“爽。” 辛道人又问:“有点儿小得意是不是?” 杜皓心下一紧,点头道:“是有点儿。” 辛道人点点头:“从穷小子一跃而手握千万资产,少年心性,得意也是正常。” “道长……”杜皓觉得辛道长话里有话,一时也开始自省:受到了尊重和馈赠,又掌握了“金手指”,自己是不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辛道长平静地道:“得意不要紧,道法自然嘛,该得意处,便得意又何妨?但勿忘观悟自心。这种得意之情,也是天地法则使然,正是学习的素材。” 杜皓受教,闭目而坐,自我观悟,渐渐堪破虚妄,找回了本心。不知不觉,额头微微出汗,他暗暗庆幸辛道长的及时提点,这才没有被物质现象迷惑。 辛道长见他睁开了眼,双目清明,神色歉然,也就放下了心。点头道:“你灵根天成,聪慧过人,是学易的好材料。物欲方面的侵蚀,我倒不太担心,只是担心一个德不配位。” 杜皓正色向辛道长请教。 …… 辛道长缓缓地道:“《周易》全书,不断地讲一个得位和失位的问题。君子有君子的位,小人有小人的位。那么,什么是位?” 杜皓不能答。辛道长续道:“天地之间,自有秩序。一个卦象,就是一类秩序的概括。在秩序之内,又有着种种关系,或称因果,其中就包含了位。 “不同的位,对应着不同的社会资源。一个人,在一类秩序里,只有取得合适的位,才能掌握相应的资源。如果不在其位,而想要获得那些资源,只能是妄想。 “我举个例子,比如政府官员,他在哪个位置,就能够获得哪种权力、享受哪种待遇。那么这权力、待遇,是给的这个人呢,还是给的这个位子?” 杜皓答:“是给的这个位子。” 辛道长颔首:“没错。所以如果一个官员,误以为权力和待遇是给的他本人,而忘了自己要与这个位子相匹配,那么就容易在权力和待遇里迷失了。” 杜皓若有所思:“那么,与位子相匹配的,就是德了?” 辛道长道:“是,但是德这个字的概念,现在已经世俗化。咱们必须回到它的本来意义上去理解,才能抓住本质。小子,你自己如何理解这个德字?” 杜皓想了想道:“品德,只是表象;德行,才是本质。” 辛道长笑道:“有点儿见识。这个德,断不是私德,因为私德是无法匹配公器的。德的本义,要看行。而这个行,不仅仅是cao守,更重要的在于施惠于人。 “施惠于一人,有微德;施惠于少数人,有小德;施惠于大多数人,有大德;施惠于全民族乃至全人类,有圣德!” 辛道长的话振聋发聩。 杜皓沉默半天,喃喃自语道:“小德不能当大位,小德不能当大位……那么道长,如何才能施惠于更多的人?” 辛道长正色道:“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杜皓但觉脑中嗡的一下,如茅塞顿开。 辛道长所说的这十二个字,出自《周易·系辞》,正是解释“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注脚。“圣人学术”和“君子精神”,就是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人间施行“道”的演化。 杜皓恍然明悟。 他以异能治病救人,最多只能算是小德,所以最多也只能获得与所救治的人相匹配的一部分资源,这就是天地规则。 而若要掌握更多的资源,必须取更高的“位”,那便需要更大的“德”,能使更多的人得到好处。 如果德不配位,就算是偶然取巧,获得了更多的资源,但也终将会失去,甚至还会受到秩序的惩罚。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商人以次充好、官员贪污受贿、抢劫、偷盗、诈骗、赌博…… 杜皓一擦额头的冷汗,起身长揖到地:“感谢道长教诲,小子铭记于心!”旁边宏明也施礼受教。 辛道长抬手将他扶起,终于长舒一口气。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