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046. 杜道长开业 (第2/2页)
地通话,互相只通了姓氏,然后约好了时间先带家属来拜访。 于是,当李晓刚和黄燕带着王伯清上门来拜访的时候,三人一对视都愣住了。 王伯清四十来岁,身板厚实,见三人的神态,问道:“李总,你们认识?” 李晓刚尚未答话,杜皓先回过神来,笑笑道:“李善信的女朋友,与贫道是高中同学,我们见过的。” 王伯清哈哈一笑,赶紧抓住这个渊源:“那就不是外人了!我父亲是李总的老师,杜道长又与李总的爱人有旧,这就是缘分哪!” 杜皓一笑,知道他是冲着“有缘则治”来的,便邀请几人入内看茶。 这次见面,有商量诊费的议题,所以辛道长并未露面,倒是派了以前杜皓熟悉的小道士来帮忙接待。 小道士十六七岁,名唤宏清,是辛道长的徒孙辈。宏清知道杜皓与辛道长同辈,于是按着规矩唤他“师叔祖”,这个称谓立马把王伯清等人镇住了。 王伯清等人坐好喝了一口茶,打量着室内和杜皓这位“小道长”。 屋子平时是长春派的落脚点,所以也收拾得干净整齐,家具都是长春道院淘汰下来的,架子上放着许多道藏典籍,桌上焚着香,氛围倒也不俗。 杜皓数月来习练长春诀有成,加上修学《周易》带来的心境成长,自身又已成为异能者,只要不犯二的时候,整个人还是自然带有一股出尘气象的。 连李晓刚、黄燕都暗自诧异,觉得杜皓与银杏广场相遇时有很大不同。 王伯清暗暗点头,又带着点儿担心地问道:“杜道长,请问是你负责治病吗?” 杜皓知道他的担忧,毕竟自己太年轻,微笑答道:“贫道只是打打下手,早期主要是靠真人师兄来诊治。师兄将病人体内调理顺了,就由贫道负责收尾。” 王伯清点点头,从包里取出其父的检查报告,双手递过来道:“那还请道长先看看检查结果,也好让令师兄有所准备。” 杜皓想想,虽然他并不需要看医学报告,但要是看都不看,被误会“不尊重科学”,未免太神棍了些,便接过来简单看了看。 …… 王老师65岁,检查报告显示为肺癌T-II期,原生肿瘤5cm左右,侵犯主支气管、脏层胸膜(所以感觉到背疼),尚未转移和扩散。 杜皓心中有了底,这样的情况与他自己差不多,病灶集中,不算太费事。要是转移、扩散的话,倒是得多费一番工夫。 他放下检查报告,闭目盘算所需的时间,右手下意识地掐指计数。这一幕看在王伯清几人眼中,就显得高深莫测,仿佛是在掐算命理似的,于是皆不敢打扰。 杜皓无意中装了个逼,自己却毫不知情。 片刻盘算结束,以他目前的能力,保守估计得用时两个月。杜皓睁开眼睛,对王伯清道:“每日晨昏两次行功,大概要两个月可以治愈。” 王伯清差点给他跪下了。 癌症,两个月治愈?王伯清之前心底的将信将疑已经去了大半。对于癌症,只要能给个治愈的机会,哪个病人或者家属都会倾尽全力地试一把的。 “敢问大师……”王伯清有些颤抖地开口。 杜皓止住了:“不敢称大师,善信可以叫我小杜,或者杜皓。” 王伯清挤出笑容道:“不敢不敢,还是叫杜道长吧。敢问杜道长,您说的治愈,是什么意思?” 杜皓平静地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癌细胞全部杀灭,医学检查显示恢复健康。” 王伯清大喜:“要是真能治愈,那我花多少钱都乐意啊!” 来了来了,该谈谈价钱了。杜皓心中有了盘算,便道:“我的估计是两个月,可能提前,也可能延后,但是总不会超过三个月。咱们商量一下诊费吧。” 王伯清道:“还请道长示下。”意思就是不还价,您说了算。 杜皓点头道:“按日计算吧,每日行功两次,收费两万。” 王伯清一愣,这个价钱……不贵啊?两个月治愈的话,才120万,关键是能治愈。 在医院还要做手术、做化疗,手术前后至少二三十万,每年光买抗癌药又得至少十来万,还都只能叫做“抗癌”而不是“治癌”,死神的镰刀仍然随时架在脖子上。 王伯清想了想道:“好,就按道长的章程。但这个诊金太便宜了,相比救命之恩,实在是不成敬意。这样吧,治愈之后,我另有答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