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 新式计数方法 (第2/3页)
拿起炭笔在另一块空地上画了一个竖杠,竖杠身后紧跟着一个圆圈。 “十是这样表示的。 接下来的十一呢,是这样……” 两个竖杠。 然后以此类推,接下来是十二,十三,一直到二十,三十,一百,一千,一万,甚至是一个亿。 凡如此类,都可以用那十种符号来表示。 等演示完后,许心明又在演示几万和几亿的数字中间画上了一个逗号,“为了避免数字过长,不便读取,所以我又用分隔符对其标注。每四个数字为一组,标注一次。 即几万的几字后面,跟一个分隔符,然后后面跟四个数字。 几亿几亿也是同理,在“亿位”和“万位”后面都跟上一个分隔符。” 边说边写。 霎时间,桌上的数字又换了个新的模样。 见此,陈长智点了点头。 “这样确实清爽了许多!也很好辨认,不过有什么用呢?毕竟还要记这么多符号。” 虽然十一个符号不多,而且其中的规则也很简单,但是原先的又不是不能用,其他人为什么非得用他这个? 对于他的怀疑,许心明却没有表现出半分失望,而是继续耐心的解释道: “第一个好处就是晚生刚说的那些,容易辨认,也容易学习。 其实,晚生最初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和我们平常的文字来进行区分。” “进行区分?”陈长智不明所以。 “对!就是用来区分。仙长应该也看过《九章算术》吧,不知道您是什么感觉,晚生在学习它的时候,总感觉里面的数字不够醒目,很容易和其他文字混淆,看成一团。 但是如果将里面的数字都换成特有的符号,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出哪些是文字,哪些是数字。” “好像确实是这样!” “先生此言有理!” 陈长智和边上的师爷对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 他们两经常要批改公文,核对账目,结果就像这位许先生所说,确实会有混淆的时候。 而假如如对方所言,将里面的数字都换成符号,那么确实会一目了然的将其分辨出来,甚至不仅如此,因为符号的天生构造,他们也很容易判断出这个数字哪里有问题。 就比如之前,他们要将整个数字都读出来,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现在呢,只要大略一看,就知道它在哪个级别,每一位分别是多少…… 总之呢,确实方便了许多。 就像一万六千八百一十二和1,6812的区别一样。虽然读法没变,只是写法变了,但后者确实比较醒目,容易辨认。 被对方说服后,陈长智又发问道。 “那分数和小数你怎么表达?” 他可是知道,《九章算术》中的分数和小数也是很多的。如今数字已经有符号了,总不能将这两者给忘了吧。 “好叫仙长知晓,晚生又创造了两种符号。” “还有?”陈长智一惊。 合着你每一种都创造一种符号,那得多少啊! 而且,你那什么脑子? 许心明微微一笑,继续诉说道:“首先是小数,晚生完全抛弃了刘徽先生所创的“分厘毫丝忽微”计数法,而是将其忽略,直接连着写。 就像这样,一,一个小点,表示之前的“又”,之后直接跟上数字,三四五六七…… 写做1.34567,读作一点三四五六七。完全不用其他的分隔字辅助。” “这么简单?” 看到桌上那简约的数字,陈长智的眼睛顿时一亮。 就算对算术没什么研究,但他也明白,这种计数方法比之前可好上太多了。 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天壤之别! 见此,他刚要朝五叔开口,却被对方挡了回来。 “看完再说!” 叔侄两说话间,便见许心明继续介绍道:“至于分数,晚生则用了另外一个符号。” 说着,他又在桌上画了一个横杠,然后下面和上面分别写了一个数字。 写完,他才解释道:“上面这个数字代表我们常说的分子,下面这个则是分母。读法呢,也和之前一样,读作几分之几。比如这个,则读作三分之二。” 不过他才刚说完,便见仙长陈长智又激动的肯定道:“嗯,这个也简单!好辨认!还有没有?” “还有!” 得到他的肯定,许心明心中一笑,接着道:“晚生还将加减乘除也用符号替代了。” 说着,他在桌上画了四个相互迥异的符号,并指着其解释道:“这是加,这是减,这是乘和除。至于应用,我们可以这样来。就比如一加二等于三吧,我们可以这么写……” 很快,桌上出现了一个陈长智等人从来没有见过的等式:1 2=3。 就在几人满脸疑惑之际,许心明则开口解释道:“中间这个符号我把它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相等。” 加法演示完了后,紧接着他又演示了:减法、乘法,还有除法。 当然,还有等号两边的数字如果要进行变换,又该有哪些cao作,以此来保证等式成立。 完了后,许心明又介绍了自己的新发现——竖式计算。 “目前,晚上已经将加法、减法、乘法三项计算的规律总结了出来。计算过程中,需要将相同位数的数字对齐之后,再进行进位、借位即可。 但是关于除法,晚生还不知道该如何表示才算完美,不过晚生相信,晚生一定可以做到的!” “已经很好了!” 陈古廷笑呵呵的颔首赞叹道。 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