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八十五章 只会做官家的仁宗(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十五章 只会做官家的仁宗(二) (第1/2页)

    在私人生活方面,宋仁宗对自己处处严格要求,严于律已。但对读书人,宋仁宗则是恩宠有加、非常宽容。他在位期间,对文人之尊重之重用之体恤之宽容,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中国历史上有光耀千古的“唐宋八大家”其中四川眉山苏家一门占三席苏洵(老爹)、苏辙、苏轼(二个儿子)一时间是风头无二,传为美谈。但是大家可能想象不到,要不是宋仁宗宅心仁厚,苏辙不要说后来能做宰相了,恐怕早就身首异处了,而且其父兄也得受株连。四川眉山苏家更别说在“唐宋八大家”中一门占三席,在其他的朝代可能直接就被灭门了!

    原来,嘉祐六年苏辙、苏轼兄弟俩一起参加更为严格的公务员考试,也就是朝廷的科举考试。本希望一举中第,获得功名。但在考试时不知道苏辙是怎么想的,也许是哪根神经一时错乱了,也许是犯晕了,也许是年少气盛,总之在正式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他竟然写了一段大逆不道的话。

    这段话大意如下:我来京城后,听路人说皇宫内美女佳丽无数,皇帝整天在后宫饮酒作乐。纸醉金迷,腐败奢侈。当今皇帝既不关心百姓疾苦,也不跟大臣讨论治国大计。皇帝怠于政事,滥用职权、横征暴敛……等等大逆不道的话。看了苏辙这篇文章,负责审稿的官员当时就彻底傻了。苏辙这不是恶意诽谤当今圣上吗他们赶紧上报宋仁宗,要求严惩不贷、以儆效尤。结果大家猜怎么着

    当仁宗看完这篇文章后,没有怒气冲天而是哈哈大笑说:“朕开科取士,本来就是要选拔敢言之人。如今这个苏辙,小小年纪就能如此直言,未来必定是一个股肱之臣,必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朕特许苏辙功名,他犯上的文章也不予追究。”仁宗的一句话成就了“唐宋八大家”和“一门三学士”的美谈,宋仁宗的仁心可见一斑,确实是名不虚传。

    当然你也可以反驳,说苏辙有才而且仁宗早有耳闻。宋仁宗爱才心切所以这才网开一面。这次科举就是为了“录取”苏氏兄弟而特别开设的。因为考试前苏辙生病了,皇帝为了苏辙能正常参加,甚至曾经考虑过延期举行考试。只是后来苏辙痊愈,考试这才如期举行。话虽可以如此说,但是等听完下面这个故事,您再做评价也不迟。

    当时,益州有位五六十岁的老儒,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一直没有考中。因此内心郁闷,他索性在益州知州衙门外的墙上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么写的: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意思是说,关闭剑门,烧毁栈道,割据四川,称霸一方……如果说大名鼎鼎的宋江的那首“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还值得商讨是否是一首反诗。那么四川老儒的这首诗,毋庸置疑就是明明白白的一首反诗。不管是任何朝代的人,敢写这种诗句,应当都死定了。益州知州看见这首反诗后大吃一惊,马上派人缉捕那个老懦,将他押往京城等待圣裁。

    为了严惩不贷,大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待这老儒是千刀万剐还是满门抄斩虽然在任何时代,这老儒都应该是死定了。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外--除了宋仁宗统治的朝代。史料记载,得知这件事情、看完那首反诗后宋仁宗也还是哈哈一笑,他告诉众臣子:“这不过是老人家一心想要出仕,久考不中内心焦躁发发牢sao罢了,何必较真呢不如这样给他一个边远小州的司户参军当当,看看才干如何”至此在群臣瞠目结舌的表情中,这名老懦不仅被无罪释放,而且因祸得福,成为宋朝一个小州府的司户参军(也就是现在的户籍科科长)!宋仁宗之仁心宅厚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仁宗的所作所为确实对得起仁宗之庙号,对得起历史对他的评价。

    不知道为什么如此仁心宅厚的仁宗皇帝,有一件事情一直困扰他。那就是宋仁宗自登基以来,一直没有儿子,就像他的老爸一样。因为皇帝没有后代、国家没有储君,大臣们都很着急,因为这关系到江山社稷的稳定和传承。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枢密使王德用就偷偷摸摸找了几个年轻貌美又会生养的女子送入皇宫,让皇帝雨露均沾以便早生贵子。然而由于保密工作没有到位,这件事情让王素知道了。得知这个消息后,王素马上抖擞精神,第一时间进宫去了。当时,宋仁宗正跟几个大臣开会,王素闯了进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