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服装设计 (第2/2页)
靠着自己这些款式,陈灿相信,只要每年放出去那些款式,父母的那个服装厂,绝对会大赚特赚。 陈大博的工厂,也没停歇,接手后,第二天,便按照陈灿的安排,开始采购原材料了。 同时招聘工人,几乎在接手工厂第二天,工厂便开始运转起来了。 就连母亲,都挺着一个大肚子,也帮忙在工厂做饭。 这个年头,要找工人,比后世简单十倍都不止。 这个年代,工人和老板的供需关系,和后世完全相反。 这个年头工作机会太少,很多工厂的招聘条件,极为苛刻。 九十年代的打工仔,是最悲惨的一代人。 工作少,工资低,还遭受各种各样的压迫。 就在外出,也到处是抓暂住证,一个不留神,就给你送去挖地球! 遭受到压迫,甚至连一点点话语权都没有。 后世,你还可以找劳动局,这个年代,呵呵! 这个年代,就算有一个工作机会,大多也是,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华夏的打工潮,大部分都是,从亲朋好友互相介绍,才慢慢展开的。 能给亲朋好友介绍一份工作,在这个年代,是一个极大的人情。 陈大博一起找了二十二个工人,其中十六个是老乡。 其他几个员工,都是一些制衣行业的老师傅,都是陈大博这些年认识的。 二十二人的工厂,在城中村,也不算小作坊了,算中大型作坊了。 甚至陈大博也没想到,短短一个星期,自己就成了二十多人的老板。 原先,他还想搞一个几个人的小作坊,被陈灿要求搞大一些,才最终找了一个这样的工厂。 陈灿也明显能感受到,陈大博这几天有些焦虑。 他估摸着,陈大博身上的钱,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甚至连下个月的工资,陈灿估计对方都没办法给了。 陈灿也不急,先搞了两个秋冬女装款式,随即便开始让陈大博开始按照版型生产。 陈大博资金明显不足,连购买材料的钱,也抠抠搜搜。 他又不好意思和陈灿说,但是陈灿的社会阅历,可比对方丰富多了,自然能察觉出来。 陈灿也不好点破对方,其实从盘下来那个工厂后,陈灿便感觉陈大博的底气,越来越不足了。 陈灿知晓自己父亲的性格,冲动的时候,完全就凭着脑子里一股热血,啥也不顾及,只顾着往前冲。 可等冷静下来后,又担心这,担心那,唯唯诺诺。 实际上,陈大博这种性格,也遗传给陈灿了,只是陈灿经过社会这么多年毒打后,性格才慢慢变得刚毅! 陈灿也没多劝陈大博,自己的在这个世界的时间不多,他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 服装行业,三个月时间,几乎是一个季节了,这里面可以发生太多事了。 他必须让陈大博先赚到第一桶金,接下来,他才有把握给陈大博做一些未来规划。 说得再好,也不如让对方,见到实际利益有说服力! 陈灿给陈大博的两个款式,都是女装。 是一款束腰风衣款式,和一款雪纺衬衫。 每个款式,暂时搞了三个颜色,由于资金不足,每个颜色,暂时只生产了二十件。 这两个款式,在九十年代,流行过好几年,是当代时髦女青年的标配。 两个款式,一百二十件女装,几乎耗光了陈大博的全部家当。 这几天连伙食,都变差了,每一餐只有一个白菜,一个咸菜,半点荤腥都没见到。 陈灿自然看到了陈大博的焦虑,养这么多人,手上还没半点进项,他心里是真的慌。 第一批生产出来后,陈灿直接让陈大博拿着样品,去跑各大服装批发档口。 每年秋冬款式的热销,大概是从九月份开始,现在才七月中旬,实际上很多档口,现在都还未开始上秋冬款式。 但是工厂,一般比档口要早一个多月定好款式,批发档口一般在八月左右开始才进秋冬款。 但是陈灿时间太急,实在等不了八月了。 现在虽然才七月中旬,但是陈灿相信,还是会有一些档口,会尝试进一些秋冬装。 可惜陈灿,对这个年代的市场把握,还是不太准确。 陈大博跑了两天批发市场,结果一单生意都没做成。 最后只找了三家档口,说了半天好话,最终老板答应先拿几件样品,挂在档口里看看。 连续两天的奔波,陈大博的零成交,也终于让陈灿有些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