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9.九个徒弟的拜师仪式 (第2/2页)
能露怯,掉了咱们的底子。” 想着今天是参加具有中国传统中秋节举办的诗词大会,李侃特意穿的一身秦可卿亲自帮他挑选的唐装,倒是显得颇具有几分风流倜傥的文士之风范。 李侃听着一愣,怎么个意思?谁拜师? 看着李侃愣神,似乎是想起什么来的秦老爷子一拍脑门说:“哎呀呀,你看我这记性,昨天给你打电话没打通,我就忘了通知你了。今天你那几个没有在正式拜师仪式上拜师的徒弟,一定要在今天补办一个拜师仪式,我替你安排好了。” “您已经替我安排好了?您这突然袭击发起的也太隐蔽了吧?很有突然性。” 挑起大拇指,李侃使劲表扬秦老爷子。只把秦老爷子夸得眉开眼笑,就觉得自己大孙女没有选错人。 李侃他也不会计较秦老爷子什么,反正他笃定,这老人家虽然是会把秦家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只要他没有觉得自己对秦家有威胁,是不会做出对自己有害行为的。 猛夸秦老爷子一通后,李侃才说:“您老人家今晚怎么安排的行程,给我透个底呗?好歹咱是自己人不是?” “没什么,你先完成拜师礼,然后由嘉宾和徒弟们做中秋诗词,完了到结束的时候,你最后做一首诗。看,多简单。” 秦老说话,言简意赅,毫不拖泥带水。 “反正我就这一百来斤,今天就交给爷爷您安排了,要是有什么不妥?您可是要小心您大孙女不饶您。” 李侃也懒得多想了,反正多想了也没用。事已至此,干脆自己就做个磨道里的驴,听吆喝就好。 就像现在,李侃被安排坐在经过快速改造后的小礼堂拜师仪式现场主席台上的居中太师椅上。 在张怀谋提供的道具组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就把上次演奏《北京欢迎你》的大院小礼堂改造成了一个诗词大会现场。 而且为了拜师仪式的环节,特别设计了居中的太师椅,让李侃舒舒服服的坐着接受徒弟们叩拜。仪式完成后,太师椅就变成了一个背景道具,用以彰显今天的拜师主题。 李侃坐在太师椅上,看着周围的复古背景布置,在看看自己身上穿的唐装,心里叹息,真是巧巧她妈生巧巧,太巧了。难道自己和他们的师徒缘分还真是天注定?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有了这个想法的李侃终于抛开了事先自己对拜师事件不知情的那一点点怨气,开始老老实实的扮演好自己师父的角色了。 今天的拜师司仪是冯小宁,主持是郭晓刚。 关键是拜师仪式的两边都站满了人,而这些人,李侃只认识站在后面的几个徒弟的家属。 而站在前面的几个看起来颇有身份的人,以及站在后面徒弟家属旁边的一大堆人,他一个也不认识。 秦老爷子,也没有当众去介绍嘉宾的意思。 这些嘉宾你们认识的就认识了,不认识的说明你们地位圈子没到这个份上,介绍了也没用。 还是那一套老规矩,只是这一次主持人由毕广栋换成了郭晓刚了: “请先生就坐。” “请先生宣读门规。” 李侃接过郭晓刚递过来的门规宣读了起来,这次门规可不像上一次就写在一张纸上面,而是一个明黄色类似圣旨的卷轴,李侃展开卷轴念到: “门规第一条,不得欺师灭祖......门规第九条,不得同门相斗。” “门规宣读完毕,汝等能做到吗?” “能做到。”跪在地下的九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弟子们,行拜师礼。”郭晓刚继续仪式。 “一叩首。。。起。” “二叩首。。。起。” “九叩首。。。起。” “敬茶。。。” “请李先生带领徒弟拜师门先祖。” “拜。。。起。” “再拜。。。起。” “三拜。。。起。” “给师门先祖上香。” “礼成,恭喜各位师弟进入师门,恭喜先生又得贤徒。” 随着郭晓刚的恭喜,九人顺利的完成了拜师仪式。由此,他们九人就成为李侃的正式弟子了,名份天下皆知。 仪式完毕后,王见林小心的走到李侃面前,恭敬的递过来一个小木盒子,轻声说: “先生,我们今日正式拜师,意义不凡,我前段时间找大师求了几个小玉牌,刚好有十三枚成一套,借今天的好日子献给先生,作为拜师礼物。请先生不要嫌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