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4.协调事务⑵ (第1/2页)
第二天,郝秋岩和米棣乘直升飞机离开比灵斯空天基地去了休斯顿市近郊约翰逊航天中心。休斯顿靠近墨西哥弯,这时候的温度感觉不到太多的闷热,还比较清爽。约翰逊航天中心位于休斯敦市东南35千米的克利尔湖畔,直升飞机降落在一片草坪空地上的停机坪上。从飞机上下来,米棣开始眯缝起眼睛巡视四周,一片空旷的原野,零星的散落些建筑。园区很大,道路很宽,低矮的办公楼散布各处,各种建筑有100多栋。既看不到高楼大厦,也看不到高墙,见到的是作为隔离设施的铁丝网包围着。 随同迎接人员乘电动车来到办公大楼,九层的办公大楼在这里尤为显眼。楼前的草地上栽种着一些树木,主要是橡树。大楼包含许多功能设计,可能会提高到金级认证,并融合众多创新科技。包括太阳能遮光装置,以最佳的方式提供自然采光。乘电梯来到第四层,从电梯间走出来,来到会议室。里面已经坐着几十位各学科实验室的相关人员,等着他俩到来,进行交流。 会议上,郝秋岩说:“航天建设需要人才梯队,我们现在在做工作,后续年轻人的培养也同时在进行当中。不仅是宇航大队,还要在其它的相关领域,未来,通过外星科技的植入,将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科研方法用到培养人才上。” 米棣说:“我们要打造未来的高品质形象,创新大智慧融合航天领域,坚持交叉融通,对接各行业,协同育人的科学办学理念,围绕着【蓝光基地】的开发体系构建,形成全球化的发展模式。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深层转型,也能适应星球技术融合的深度发展,还能适应未来格局深刻变化的人才,同友好星球嘉年华星高科技进行高效的衔接。” 珍妮斯雷特说:“基地教学要以星球理念和专业能力并重,科学素养和人格内涵并重,全球视野和宇宙观并重,理论教学和职业实践并重。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素质宇航人才,为星球建设储备庞大的后备力量。” 艾伦沃克说:“如果我们要吸引未来的员工,我们必须努力为他们提供未来的工作场所。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拥有最新生产力,具有保障的实体设施将有助于前沿科技,成为研究工作的最佳场所。” 晚五点,阳光的强度有所收敛,但春夏之交的天空依然光朗朗的,或者说愈发亮丽了。远处近处的橡树站在道路两边,灰白色的旗杆夹杂在建筑物与树木中间,上面挂着各色的旗子。走在水泥路上,郝秋岩任凭凉爽的晚风佛凉身体,能感觉得出心情正在趋于平静。在会议室里那种高强度的悒郁念头不翼而飞,唯独长时间宣讲后留的干苦余味多少剩在嘴里。他看着众人,倦怠得像受伤的动物似的在,脸上都不约而同地沟壑纵横,不约而同地缺乏表情。 沃克说:“你俩辛苦了,就像戏剧中的转场一样,上场接下场。”米棣嘴角挂着柔和的微笑说:“不适应不行啊,就要展开星球建设了。”郝秋岩视线笔直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个家伙饿不饿,我的饥饿感已近乎痛感。”米棣也感觉到饥饿:“如果说我不饿,那是不真实的,是应该填饱肚子了。”沃克说:“好,我们去自助餐厅。” 餐厅里空间很大,里面有很多人。菜品不错,丰盛可口,米棣去点餐的时候,有个年轻人认出他。将手伸过来说:“你好,米棣先生,是否还记得我?”小伙子很帅气,深棕色短发,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神透出一股精锐。米棣热情地说:“你好,你叫大卫西蒙斯,视频连线时向我提问过。”西蒙斯说:“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很崇拜你,如果不介意,我们可以谈谈吗?”米棣点下头:“可以”,用手指指旁边的座位,“我们坐那里。” 他们刚坐下,又一个小伙子端着盘子紧随过来说:“我可以坐这里吗?”米棣抬头看看他,小伙子脸型相对瘦小些,但天庭饱满,一双浅灰色眼珠很有神。“好,请坐。”小伙子把盘子放下,里面装的是咖啡,热狗和薯条。坐下后自我介绍说:“米棣先生好,我叫杰伦布朗,宇航大队学员。”米棣打趣地说:“视频连线时,你向我提问过,不要说你很崇拜我。”布朗说:“不不不,你很幽默;是的,我很崇拜你。” 话说完,三个人会心地笑了,米棣说:“时光如梭,众所周知。”西蒙斯抬起头看下周围,鲜亮的灯光布满餐厅,空调凉丝丝的让人舒坦。他说:“我俩是来向你请教的,怎样做才能成为宇航大队星际留学人员?”米棣说:“实际上,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