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郑芝龙和盖伦船 (第1/2页)
唐王军在营地休整,李若琏也派了二十名锦衣卫教导营士兵来讲解纪律和日常训练安排。 唐王到京过了几天的时间,陕西的孙传庭率领心组建的秦军,卢象升派副将李重镇率领的五千精兵也相继赶到了,待遇都跟唐王差不多,赏赐没多少,能游览一下皇宫,也是一种荣耀不是? 安顿好了勤王的兵马,年前不打算放他们回去,至少要让教导营对这些部队的军纪整顿的差不多才行。现在李若琏已经将全部的锦衣卫教导营官兵派到了这些军队中,每天不干别的,就是教他们军纪,跟京营一样的军纪,每天都督促、检查。表现好的有奖励,表现不好的也得受罚。军纪太严,好多人受不了,也有不少想着逃跑的,可想想这里的伙食就打消了逃跑的念头,再说,除了军纪严,其他的都比以前好了很多,至少么有克扣的事情。将官也不会随意打杀士兵。 进了腊月,眼看就要年底了,这一天李浩突然接到报告,郑芝龙已经到了天津,再有两三天就到京了。之前李浩派小太监张林去请郑芝龙,结果一去好几个月杳无音信。 原来张林到福建的时候,郑芝龙正好去了日本,在日本呆了几个月,上个月才回来。听说北京的神仙有请,郑芝龙自是不敢相信,再三盘问,小太监张林也不隐瞒,把神仙下凡的以及太祖爷显圣的事情讲述一遍,然后递上李浩给郑芝龙写的信。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哥仨将信将疑,太玄幻、太特么离奇了,可看这个小太监的样子也不像说谎。犹豫了几天,本就想得到朝廷诏安的郑芝龙决定还是冒险一试,一听大哥要去北京,郑芝虎、郑芝豹不放心,劝也劝不住,无奈之下,郑芝豹决定跟大哥一起去,并且提前派出一批人手打前站。郑芝虎留守安平,一旦有不好的消息传来,立刻率船出海,劫掠整个大明沿海。 得到了郑芝龙的消息,李浩一头钻进了后院工坊,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大木球,被一个轴斜斜的插入,安放的底座上,木球可以绕着轴转动。这就是个大号的地球仪,李浩已经耗时几个月的功夫将世界的五大洲、四大洋、经线、纬线、赤道等大致地理信息画了出来,经线就以穿过北京的经线为0度。又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地形: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各大陆的山脉、河流、湖泊等也大致画了出来,在后世看来,这就是一个很粗糙的地球仪了,可在这大明朝,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李浩又根据笔记本的资料画了一些有关台湾、日本、南洋一带的海图,海风和洋流的走向等等,前些日子画好的大型飞剪船的图纸,也都准备了出来。 郑芝龙一到京,就被迎进了神仙府,当然也收到了李浩的隆重接待。欢迎宴会上,崇祯皇帝来了,首辅温体仁来了,兵部尚书张凤冀也参加了。本来郑芝龙以为需要打点一番朝臣,才能见到皇帝和神仙,可到了神仙府,全都来了,这还打点个毛啊!一到京城就能够跟皇帝、首辅、尚书等朝中重臣同桌就食,郑芝龙和郑芝豹激动的浑身打摆子,之前想都没敢想过。赶到府里的时候,管家就交代了,见了皇帝不需要下跪,一般礼节就可以了,神仙府不兴下跪礼,神仙非常厌恶,到了朝堂上再行君臣大礼,皇帝不会怪罪的。 宴会一开始,朝着郑家兄弟说:“盼星星、盼月亮,今天终于把我们的大英雄盼来了,料罗湾一战,你们打出了我们大明朝的威风,维护了我们这个民族所固有的海洋。你们是大明朝,是我们整个华夏的民族英雄,只是你们自己可能还没感觉到。” “臣愧不敢当!” “臣愧不敢当!” 郑芝龙和郑芝豹连称不敢,李浩摆摆手,李浩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其余几个人也都跟着站了起来。 “这杯酒,我们敬的是在料罗湾海战中所有牺牲的同胞,你们都是大明朝我们整个华夏的英雄!”然后一杯酒洒在地下,崇祯、温体仁、张凤冀,包括郑芝龙、郑芝豹,都有样学样,把杯中酒撒在地上。 郑家哥俩感动的眼睛都红了,郑芝龙还好点,还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郑芝豹控制不住了,一下子跪了下去,趴在地上哇哇大哭:“兄弟们死的太多了,整船整船的死啊,荷兰人的船大,炮多,打的又快,我们船小,炮又少,我们没办法,只能用火船攻击,多少船被炮弹打烂,整船整船的人掉到海里,一个浪头打来,好多人就不见了,惨啊!啊~~~啊~~~~” 郑芝豹在地上哭的撕心裂肺,郑芝龙心里也不好受,那次海战虽然打赢了,还俘虏了敌人一艘盖伦船,可损失也不少,好几个得力的部下就死在那场海战,刻骨铭心啊! 李浩过来搀起了郑芝豹,拍拍他的肩膀说:“那场仗你们赢的惨烈,赢的伟大,但是朝廷却没有给你们任何表示,甚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