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神童 (第2/2页)
惊讶,他不认为这是丁一的真实想法。 “是呀,我就是要看看华夏是怎么回事。因为我是华夏人!”丁一又将自己招牌式的嚷嚷使出来。 父亲被丁一逗乐了,憔悴的脸上显出一丝笑意。“好,好,明天我就去找找有哪些少儿版的历史故事书给你看,很有意思的。” “小瞧我,”丁一生气了,“我要看大人看的书,我能看懂的,我看过《明朝那些事》,很有意思。” “哟呵,你竟能看这部书,说说看,你都懂了些什么历史?”父亲精神陡涨,满脸疲惫一扫而光,双目炯炯有神,神情里既有些调侃又有些期待。 丁一就巴拉巴拉说开了,从朱元璋讲到朱棣,从陈友谅扯到戚继光,竟然说得头头是道,父亲的脸上由惊喜慢慢转向到凝神,不自觉的转向沉思,手中的香烟不知何时点燃。 “这还是自己的儿子丁一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父亲惊疑不定,盯着小丁一,严肃地问:“你在哪里看这部书的?好几本呢,家里书橱里没有。” “我用mama的手机看的。”丁一打开柳叶的手机,点开微信读书,在书架栏点开《明朝那些事》,果然下载了全部,并且显示已读完。 父亲接过手机,随手翻页,指其中一段:“你读给我听听,我不相信你每个字都认识。” 丁一站到父亲身边,将父亲指出的那一段文字朗朗读出,竟没有一个字读错,其中还有两句文言引用,丁一也流利读出,停顿准确,显然是真正读懂。 父亲惊呆了,又连翻数页,找到一段文言奏章的引文,丁一依旧朗读无误,虽有几个生僻字谐音读错,但这也不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能做的事啊。 “丁一,实话告诉爸爸,你什么时候看这部书的?”父亲很严肃,颇有审讯意味。 “就是mama出事那天,我在守灵时没事翻手机看的。”丁一低着头,他知道父亲关注什么,与其让别人发现端倪,还不如让父亲先知道一些底细,有父亲的支持,以后才能可以趟开一条路。 “你原先不识这么多字呀?有谁教过你吗?”父亲惊讶至极,很明显超出他的认知。 “mama出事时,我被吓傻了,头脑一直嗡嗡的,在医院mama去世时,我突然觉得头里清凉,好像有什么变化,看到那些字,我就不知不觉认识了。爸,你说是不是mama的灵魂飞到我脑子里来啦,我这是无师自通,天才儿童。”丁一抛出一个神神叨叨的借口,一下子让父亲懵圈了。 “灵异现象,这是灵异现象。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父亲喃喃自语,站起来在屋内来回踱步,手上烟头早已燃到头熄了,他也没扔进烟灰缸,仍夹在手指间。丁一知道父亲难以想象,仼何人面对此事,反应都应该如此吧。让父亲有些消化时间,适应了就好,以后这类事还会很多,早点有准备才行,免得太脆弱,心理承受力不强,会害了他。 父亲已完全没有了睡意,精神亢奋,跑到书房拿出一部《史记》,翻到《项羽本纪》,让丁一阅读。“你自己认真看,读懂为目的,我要亲自验证。”父亲坐在儿子身边,很专注,仿佛一位考官。 丁一其实已通读了《史记》,连译文赏析以及后人的多角度解读都已看过,他的脑域开发已达百分之二十五,记忆力理解力已非凡人范畴,智商已不能用地球标准测算,区区几万文字岂能让他纠结。 为了不让父亲吓晕,丁一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读完《项羽本纪》,然后对父亲说:“你随便抽,我背给你听。” 父亲匪夷所思,一脸惊疑,他随意指了一段,丁一瞥了一下,就昂首朗朗背诵,一字不差,句读准确,而且还抑扬顿挫。这时父亲目瞪口呆,又懵圈了。 “神童,神童!我老丁家何德何能,竟能有此神童。”父亲不再怀疑,眼见为实,这种灵异现象让他震惊,但毕竟他见识不凡,知道的秘密也多,只是发生在自己身边,让他手足无措。 “柳叶,柳叶,你儿子是神童,你高兴吧?”父亲突然奔到柳叶的遗像前,对着柳叶的笑脸,压低嗓门不住絮语,泪水涔涔而下,声音哽咽却不停地诉说,丁一感到他疯狂中又夹杂出一种喜悦。丁一也不劝阻,只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父亲哭着哭着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他需要发泄,丁一相信,他那个理智的父亲一定会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