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端午节庆 (第2/2页)
也已经准备好了,村长家中分别只有真娘母子三人,村长的二儿子关永和年前嫁过来的二儿媳春秀。 真娘说她丈夫关湛在城里定了酒席,安排一家人在城里过节,所以今天关家全家都要在县里好好玩上一天。 村长家里虽然没有马车,但是特意去借了牛车,牛车速度虽然比不上马车,但是胜在平稳,一行人坐上马车,由关永在前面赶车,关家一家人和江暖意在后面坐着,因为没带什么行李,倒也不觉得挤。 因为出发时间早,赶到县城门口才巳时初,距离龙舟比赛还有大半个时辰,众人赶到会场,现场已经是人头攒动,看不清人了。 关永去停车,村长在前面开路,真娘和春秀各牵着孩子往人群深处而去,还嘱咐江暖意跟在后面,关湛占好位置就在那个方向。 找了半天,才发现前面有一处空地,正好看到关湛,关湛也在四处张望着寻找他们,看见父亲和妻子一行人过来,连忙挥手示意方向。 好不容易凑到一起,真娘惊讶地问:“这么这地方还有空位?” 人群的声音十分嘈杂,关湛凑到妻子耳边回答:“之前我帮孙捕头打了把刀,孙捕头很满意,知道我要带家人看龙舟,就将这个位置私下留给我了。” 这个位置正对着水面,视野良好,关家人决定让关村长和两个孩子在前面,其他人就在后面看就行。 江暖意借着江家人的光,有幸看到了昭阳县的龙舟会。 随着比赛开始,几艘造型各异的龙舟有了动静,船上的水手绑着不同颜色的头绳,在为首之人的呼喝下,动作一致将龙舟往前划,每个人看起来是训练了很久,手臂的肌rou随着船桨的摆动不断鼓动着。 看着不同样式的龙舟,江暖意有些好奇,这个样子很像是现代商家冠名的做法,不由得问了下真娘。 真娘眼中看着龙舟比赛,还是给她解答了:“这是前几年南郡流传过来的,这些龙舟是由当地有钱的商家赞助的,据说这叫做广告。以前的赛龙舟就是官府负责举办例行活动,因为没有奖励所以大家兴致不高,后来是一位住在南郡的姑娘提出由她出独家赞助奖品,条件是每艘船上都要有她家的店名,经过那一次那姑娘的店在南郡家喻户晓。后来其他商家纷纷效仿,要是哪艘龙舟赢了,不仅有原本的奖品,赞助的那个商家还会给水手另外发赏银。” 江暖意听完就觉得,这件事大概率和那位仪德郡主脱不了干系,对她的真实身份也有进一步确认,只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她还在南郡生活过。 正待她继续问那个赞助的姑娘相关信息时,第一艘龙舟已经到了终点,伸手拿到水面上那个属于胜利的花球,两岸爆发出惊人的欢呼。 现在人多声杂,问不出什么东西,江暖意只好将疑问压在心底。 欢呼声持续了很久,排名第一的龙舟上下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拿着那个红色的花球,代表船上所有人走到水边的看台上,从县令手里接过奖牌和奖金。 县令让在场的人安静下来,趁着这个时间说了一大段的包含美好祝愿的官话,才将这次的奖励递给小伙子,是由各家商户凑出来的银钱和货品,其中最值钱的应该是装在锦盒里的一颗人参。 第二名和第三名就奖励就微薄很多,只有十两银子和几袋米,不过派奖的是县令,谁也没有露出不悦。 等到奖励发完,县令宣布在这附近的集市外设有粽子摊位,前两百的县民都可以领一个免费粽子。 一时间现场的气氛又热烈起来了,只是碍于县令还在场,大家都垂着头没有动作。 县令将事情说的差不多,也没有在看台上多留,办完事情后,带着一众属下离开了现场。 下面的县民看到县令走了,都开始sao动起来,赶着去集市那边领粽子,这时反倒是在外围的人更便宜些,一溜烟就走了。 见龙舟会结束,关家人也没有在河边多留,也没有想要去领粽子,本来免费的名额不多,自家带着两个孩子不方便,打算就在这附近逛一逛,然后直接到酒楼吃午饭。 村长问到江暖意的想法,她说自己想去集市看看,有些东西还需要添置,趁着今天有专门的集市,做买卖的人多,正好全都办妥。 这样的话两边的路就不同,江暖意本来也是打算告辞,他们一家人吃饭,自己不好跟着去,和村长约好晚上会合的时间和地点,就各自分开,去往不同的方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