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1.当官的机会 (第1/1页)
“那,刘季哥哥难道是去薛城,找那土豪报仇了?” 任敖一听,担心刘邦,急问。 他是才亲自经历过,薛那个地方,危险! 卢绾道:“那倒不是。他确实是想去薛城报仇,不过,萧何劝住了他。萧何和薛令打过交道,知道这人艰险无比。 刘季如果再去薛城,用不着那土豪自己动手,薛令就可能抓了他。 那土豪这次多亏薛令帮忙,才得以死里逃生,为了感谢薛令,肯定是给薛令送了更多得钱,薛令当然更要保他!” 见刘邦不是冒险独自去薛城报仇,任敖放下心来,面色缓和下来,却还是关切:“那,刘季哥哥究竟去了哪里?” 卢绾道:“他出了城,去找马维先生了!” 刘信立即懂了。 果然,面对其他人的好奇困惑,卢绾面有得色,道:“萧何推荐刘季,还有我,要去拜马维先生为师,一起学《书》呢。 学了《书》,就可以被朝廷录取,到衙门里担任官吏了!” 刘信已经读过部分《尚书》,可是,《尚书》实在太古奥,很难懂。 问:“为什么学了《书》,就可以被朝廷录取?” 卢绾道:“萧何说,《书》是追述上古事迹著作的汇编,里面包含各种治国理政的大道理,而且还有许多公文。 所以,学了《书》,才懂得处理各种文书事务,胜任官职!” 原来如此! 刘信恍然! 怪不得,刘邦本来不过是中阳里的一个农家子弟、沛县的一个普通青年,却那么懂得政治,迅速崛起成为秦末农民起义中的领袖,直到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 他是读过《书》的! 马维跑到沛县这个地方来,专门传授《书》,其实就是在培养具有政治天赋的人才! 正是因为读过《书》,不仅会读书识字了,比一般的起义领袖更有文化,而且,刘邦还学会了《书》中的政治智慧,因此才比其他的起义领袖、包括楚霸王项羽,更胜一筹! 刘邦的崛起之谜,原来,就在这里! 科举制度是直到隋唐时代才出现的,秦朝并没有科举取士制度。 但,此时刚刚统一天下,有广大的国土需要治理,急切需要治国理政的人才。 所以,尽管千百年在历史上背负着“焚书坑儒”、摧残读书人和文化的骂名,但真实的秦朝,恰恰是对于读书人特别重视、特别优待的。 对于学过《书》等典籍、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公务处理才干的人,可以不拘一格、优先录取选拔为官吏! 在朝堂上,和马维一样同为儒门传人的叔孙通等众多的读书人,就被征召为博士,直接参议朝政。 在地方上,即使是刘邦这样出身贫贱的人,只要是读过书,有一定的文化,也可以破格录取为基层官吏。 可以说,这给天下的人才,提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通道! 只是,秦始皇无论如何也料不到,他的这种做法,却会培养出一个政治智慧古往今来空前绝后的刘邦,成为大秦帝国自己的掘墓人! 刘信心潮澎湃。 卢绾还在解说:“萧何说,那薛城土豪本身是地方一霸,又有薛令罩着,要找他报仇是很难的。除非刘季自己也做了官,那才有办法治他! 再说了,曹阿莲那个妹子,生前也是期待刘季出人头地的。 过去在楚国,我们这些人没有出路。现在是大秦,朝廷选拔人才,有这个机会,我们当然要好好抓住! 所以,刘季终于听了萧何的话,要重新振作起来,去跟随马维先生学《书》。 只要学了《书》,当了官,将来就可以出人头地,也可以找机会惩治薛城土豪这样的恶霸!” “好!”夏侯婴高兴地说,“能不能惩治薛城土豪这家伙还是其次,只要刘季能够从失去女人的悲痛中走出来,不再那么伤心,就是好事!” 王陵道:“我早就说,刘季也是个好汉,哪里会一直为一个女人伤心! 真是好事!他这要是也进衙门当了官,那以后衙门里我们自己的兄弟就更多了,在这沛县,除了沛令大人,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任敖道:“刘季哥哥那么聪明,将来一定能当大官,恐怕比萧何的官还要大!” 周昌却冷哼道:“哼!大家别高兴得太早!刘季好酒好色,好吃懒做,真能静下心来学《书》么?” 刘信知道,周昌对刘邦并无恶意,纯粹是心直口快,笑道:“周昌叔,这您倒大可放心,我三叔这回一定会认真读《书》,也肯定能够被录取当官的!要不,我们打个赌?” 周昌道:“打赌就免了。我也想刘季别整天喝酒闹事,找点正事做多好!现在新朝建立,始皇帝英明,正是大家好好做事、建功立业的时机!” 这时,周苛也接话道:“周昌说得对。信哥儿,虽说今天是你的健身馆开业,大吉大利,但做这种事,哪里比得上为朝廷做事? 依我看,你也应该去跟着你三叔学《书》才是。你这么聪明,一定比你三叔学得更好,又是杀蛟勇士,文武双全,还有扶苏公子赏识、沛令大人关照! 你要是进了衙门做了官,那出息肯定比你三叔更大!将来官运亨通,就是被扶苏公子拔擢去咸阳朝廷上也说不定呢!” 闻言,刘信心中一动。 周苛说得不错,还真有这个可能呢。 前世混社会,后来经商,成为青年企业家,对当公务员没有太大兴趣,也没有这方面得机会。 现在,这是大秦帝国,重农抑商的时代。经商,肯定是难有太大的前途的。 开办健身房,也算是经商吧。这个本来只是出于自己是健身爱好者,但要说凭这个做出多大的事业来,恐怕很难。 在这个时代,是真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男人,只有从政从军,才能建功立业,出人头地! 要不,也和刘邦一样,起码弄个亭长之类的职务,体验一把做秦朝公务员的滋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