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云簪一寸山河_第七十九章 秘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秘籍 (第2/2页)

   “怎么,能有你整日在院中逍遥自在好?”苏锦璃不以为然的反问。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就都笑了。宫墙之内,哪会有什么逍遥自在,不过是空谈罢了。

    “说说吧,怎么突然就想起我来了?”如今已不是在王府了,苏锦璃才不信她还会为了茶水亲自跑一趟。

    对苏锦璃来说,还是同纳兰浅笙亲近的。不只是她,都城中朝堂上,许多年长些的人对纳兰浅笙都是有些敬畏在的。

    纳兰浅笙嫁给白容封,大病初愈,大概都是十一年前的事了。那年云水、若水一代开春暴雨,消息到帝都是,雨已经下了小半月。

    寒沙战事刚稳,国库并不充盈,官员为此事焦头烂额。当纳兰浅笙从知道此事时,当即开口,纳兰家愿担下大部分开销。

    白容封身边小厮回宫时,一封家书八百里加急,直奔若水。

    可笑的是,此事最终没有用到朝堂的官员。当时的纳兰家主在信中得知此事已有皇帝知晓,当地官员有所阻拦,家主直接花钱买下了河道要紧处的土地,找好工匠带好人,不分昼夜的赶了两个堤坝出来。

    而后又主动将两处堤坝的所有权,送给了皇家。

    这事别说官员,就连当地百姓在成功防洪后都很是惊奇。反倒是当时设计堤坝的工匠松了口气,脑袋保住了。

    后纳兰浅笙与此匠人都被召入朝堂,第一次打破了商贾之户不得入大雅之殿的规矩。当时面对先帝的问话,比起匠人的卑诺,倒是纳兰浅笙更让人欣赏。

    “父皇一心为民,儿臣与南昭百姓虽不及父皇之力,却也愿为父皇分忧。堤坝初建之意本是应一时之急,恐百姓心忧,遇有才之人为父皇分忧,乃意外之喜。”

    “况,朝中官员本就是南昭之大人,虽叩于朝堂,却本生于百姓之中,同时南昭之大人。”

    匠人虽然只是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学识,但在这件事上,依旧是有才有能的大人。皇上忧心南昭百姓,百姓便愿用这样的才能帮皇上分忧。

    先帝大喜,除去应有的赏赐,还让那匠人进了工部做了小官员。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纳兰浅笙进宫,并且这么多年身居高位,朝中却无一人反对。也就只有想陈沁那样,心里只装着些小姑娘心思的妃子,才会拿商贾的出身去讽刺纳兰浅笙,看不起纳兰家。

    后来在王府时,吕菱、纳兰浅笙和她三人关系是极好的,因着一个人得了好东西,另外两人就要去蹭一份都是常有的事。就连朝中之事,三人在南昭无帝的两年中,也讨论过不少。

    那几年朝堂上乱,白容封虽摄政,但手中却少有可用之人。

    吕菱和白容封有人脉,苏锦璃有学识,纳兰浅笙有财力。哪怕两人与白容封的关系不算好,却也愿意借着吕菱这条线,给南昭搭把手。

    那时候吕菱总是惊叹着她的才学,纳兰浅笙对她说的最多的就是“若是入朝为官就好了”。

    不像父亲那般希望她是男子,是在想要她作为自己,入朝为官。

    也是那时,纳兰浅笙打破了她对商贾之家的所有偏见,哪怕这些钱财对纳兰家来说,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但也让苏锦璃觉得她不是为了自己的丈夫,而是真真切切的为了南昭百姓。

    这让苏锦璃更不喜欢白容封的出尔反尔,也更庆幸自己没有同他圆房。否则她会觉得自己对不起纳兰浅笙,也就无法与纳兰浅笙成为朋友。

    而纳兰浅笙知道此事后,便一直叫她苏小姐。好像只要这么叫着,她就不曾嫁人,哪怕只是在王府院中,也是同朝中官员一样的商讨政事。

    “唉……”纳兰浅笙佯装苦恼的叹了口气,“苏小姐还是那么聪明,一猜就中。”

    苏锦璃笑道:“别悲秋伤春了,快说吧。”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纳兰浅笙也笑起来,“宇文家的嫡女你知道吗?”

    苏锦璃思索着点了点头,“应该是知道的。”

    “我想让你找人探一探她的学识。”

    “学识?你打听一个小姑娘的学识做什么,”苏锦璃有些不解,“谦儿现在连宫门都没搬出去,别的未免早些了。”

    “你想什么呢,”纳兰浅笙失笑,“你还真想后宫再来个跟你作伴的?”

    “我是想看她能不能做谦儿的太傅。”

    此话一出,苏锦璃险些掉了手中的杯子,脸上先是震惊,转而就笑了。

    她本就文雅的人,事事都带着谨慎与分寸,这般张扬明媚的笑,纳兰浅笙也是第一次见到。

    “我传信让父亲去探一探,他的眼光,向来是极好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