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三司会审,百官旁听 (第2/2页)
梳妆台,以及一座屏风,右边则是书架和书案。 看到这一幕,苏长歌有些惊讶。 虽然早就知道待遇不会差,但跟天牢相比,这也好太多了。 你管这叫坐牢? 这时,李常顺的声音响起。 “苏状元本就不是犯人。” “自然不需要与犯人挤在牢房。” “你且在这安心歇息,需要什么朝门外狱卒喊一声就行。” “待陛下召见,本官会亲自前来。” 李常顺开口,不卑不亢,一副讲事实,说道理的样子。 而对方既然表达善意,苏长歌也不矫情,当即收下这份好意,拱手感谢道:“李侍郎有心了,苏某在此谢过。” “苏状元言重了。” “本官只是秉公办事而已。” “现在时辰也不早,便不打搅苏状元你歇息,先行告辞。” 李常顺说完,转身离开房间。 此刻,房内就只剩下苏长歌和慕子清两人。 “夫子,你武道入品了吧?” 慕子清率先开口。 在狱卒费力的帮苏长歌拿下链锁时,她就已经看出来。 除非天生神力或武道入品,否则夫子不可能轻易拎起上百斤重的链锁,而前者明显不可能,那就只剩下后者。 “嗯。” 苏长歌点头答了一声。 这件事情没什么好隐瞒的。 而此时,慕子清的声音再次响起。 “苏夫子,你觉得刚才在地牢内,学生做的对吗?” 慕子清开口问道,其实以她的性格,本不该问出这个问题,但她很想知道,自己说出那番话后,在夫子眼中的样子。 苏长歌听到此话。 并不感到意外。 慕子清半夜留下来,总不能是问自己算术题吧? 随即,苏长歌说道。 “在回答之前,不妨听我给你讲个故事。” “曾经有个年轻人,为了国之大义,刺杀挟持天子的权相,但可惜功亏一篑,被官兵追捕,只能仓皇逃走,所幸途中被一家农户所救,才免逃一死。” “而就在夜里。” “农户磨刀准备杀鸡给年轻人吃。” “但年轻人却认为农户是为了官府悬赏,想半夜杀死自己。” “于是为了自保,年轻人提剑杀了农户。”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农户家人报复,泄漏自己踪迹,年轻人还斩草除根,杀了农户的妻子和一对儿女。” “最终,年轻人逃过官兵追捕。” “兴兵起势,讨伐权相。” “与天下诸侯交锋,过程中不乏屠城、掘墓、人rou充当军粮之举。” “但其最终定鼎中原,开创王朝基业,使境内太平。” “你觉得这年轻人如何?” 苏长歌开口问道。 慕子清听完,低头沉吟一会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农户好心收留,但年轻人多疑,为自保杀农户一家,此举忘恩负义。” “屠城、掘墓、食人rou更是大错特错。” “但年轻人保境内百姓太平。” “此为大善。” “因此,这年轻人有大恶,但亦有大善,子清难言其对错。” 慕子清将心中感受如实说道。 听到这话,苏长歌点点头,对她的答案很满意。 若是换做那些腐儒,肯定早就跳出来责骂,以道德仁义去批判罪过,但慕子清知道其中还有大善,这点属实难得。 随即,苏长歌出声说道。 “何谓对错?” “彼之英雄,吾之仇寇。” “蛮夷贪图我大晋土地,对他们没错,对我们便是大错大恶。” “正因如此,对错往往在于立场。” “道德仁义是一种立场。” “维护自身利益也是一种立场。” “保护境内百姓,意图终结乱世,开天下之太平,依旧是立场。” “你提议要杀锦衣卫千户,便是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但人为何要修道德、定法度,便是在看待问题、为人处世上不能仅以个人立场来衡量对错。” “李渡心怀不轨,蓄意报复。” “不只是你,站在我的个人立场上,李渡也该杀,以绝后患。” “但若是动手,就违背朝廷法度。” “坏了心中道德。” “杀他就成了错。” “正因如此,我才提议将他交给陛下处置。” “陛下即便杀他,也会调查其罪证,若是其罪可诛,有法可依,那便杀了,若是其罪可恕,那不杀也在法理之中。” “如此。” “既保全了自身,又不坏法理。” 苏长歌开口,将整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慕子清听。 慕子清是弟子中最聪慧的。 也是行事最果断的。 她行事若是能走正道,持正念,对天下百姓都是件好事。 “学生懂了夫子的意思。” 听完,慕子清若有所悟的说道:“站在个人立场,对错是相对的。” “法理和道德,是以大多数人的立场,约束并防止个人对错立场凌驾于他人之上,实现大多数人立场上的公正。” “夫子是希望我能修道德,守法度,不单以自己的立场来衡量他人。” “并且做事要站在大多数人立场上。” 随着声音落下。 慕子清的眼神闪烁光亮。 而苏长歌也没想到。 自己一番话。 她竟然能想到这么深的层次,就差没把主观立场、客观立场给说出来。 不过慕子清有这样的认识也好。 站在法度、道德内的杀伐决断,才是人间正道。 而他故事中的年轻人,功绩没办法磨灭,但杀无辜之人保全自己,和泄愤屠城的事苏长歌却无法认可是对的。 苏长歌所坚持的道理很简单。 法理是行为的底线,道德是个人的准则。 而法理和道德的制定标准。 不是以维护某人利益,或者某个小群体利益为准。 应该像某个伟人说过的那样,站在维护天下百姓利益的立场上。 比如说有个权贵为了私利,杀了一个普通百姓,即便是皇帝降旨宽恕,那在苏长歌看来,也违背了法理,要依法处置,没什么好说的。 还有三纲五常等道德观念。 若是道德准则,损害了天下百姓大多数人的利益,那就要废除。 当然,这些话还得枪杆子硬,有自保之力再说出来。 一旁,慕子清看着苏长歌侧脸。 美眸中露出几分佩服。 夫子对法理、道德的见解和认识,已然不亚于古之圣贤。 这让她很好奇,夫子的脑海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多从未听过的新词? 随后,就在慕子清想要发问时。 突兀间。 一阵敲门声传入耳中, “苏状元,还请你准备一下。” “陛下降旨。” “两个时辰后,刑部大堂内三司会审,陛下、太子听审,百官旁听。” 李常顺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五十三章:三司会审,百官旁听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