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拜师?婉拒太孙 (第1/2页)
太子府,湖心小亭。 苏长歌的摊丁入亩之策被太子赞扬后。 赵恒心中激动不已。 旁边赵炆等人看向苏长歌目光,不由多出几分重视。 他们不是没见过父亲以礼待人,但像对苏长歌这般看重,称之为治国良才的却几乎没有,这让几人倍感惊愕。 “父亲如此看重此人。” “我若能成为他的弟子,为自己拉拢一位助力,太孙之位会更加稳固。” 此刻,赵炆心中如此想着。 就在这时。 太子那温敦的声音响起。 “苏状元。” “除了恒儿以外,你觉得孤的这几个孩儿如何?” 太子开口,面带笑意的问道。 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但赵炆此刻心中却激动了起来,父亲这摆明是给自己拜师铺路啊。 而事实也如他所想的那样。 太子此举。 就是为了促成苏长歌收徒赵炆一事。 太子的想法很简单,将苏长歌和自己、和皇室高度绑定。 赵恒只是个庶子。 而赵炆则是嫡子,是太孙。 苏长歌收他为徒,等到自己将来登基,那他就是太子太傅,与储君绑在一起,这样为自己做事也会更尽心竭力。 当然,最后会不会是嫡子继位。 太子也不敢保证。 他虽然重视嫡子,但更重江山。 若赵炆后面实在不堪重用,背负不起祖宗社稷,那他也不会传位于赵炆。 一旁。 苏长歌也听出了太子的意思,看了眼几位皇孙,出声说道。 “在下与几位殿下没有接触过。” “不知该如何评量。” “但观几位殿下的样貌和器宇,俱是人中龙凤,出类拔萃。” 苏长歌开口,敷衍的夸了两句。 毕竟是太子的儿子。 虽然不太熟,但这点人情世故苏长歌还是懂的。 这就跟同事或者朋友带孩子过来,你总不能当面说人家小孩长得丑、贼眉鼠眼吧,只能随便敷衍的夸一夸。 这样你省事,你朋友也开心。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苏长歌不想收几位皇孙为弟子。 赵恒是皇孙,再收一个皇孙。 日后发生夺嫡的事。 作为老师,他站哪边? 苏长歌不想看到自己的弟子内斗,抱团一致对外才是他想见到的。 可是皇位实在太香了,苏长歌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让弟子不去追逐皇位,既然如此,还不如索性不收更省事。 而此时。 太子也从苏长歌的话中,听出他不想收弟子的意思。 因为如果真想收。 就不会表示和皇孙不熟,然后随便敷衍的夸两句。 不过太子也没去强迫。 他的本意是为了拉近两人关系,动强反而不美,容易适得其反。 随后,就在太子刚想打个哈哈。 将此事翻篇时。 不远处,赵炆的声音突然响起。 “苏状元才华横溢,又有治国之才,赵炆心生敬意,不胜佩服。” “还请苏状元不以晚辈愚钝,收我为徒。” 赵炆开口,面色沉稳真挚。 但声音落下,苏长歌和太子的脸上都出现了一抹不自然。 答应吧。 不情愿的收,还不如不收, 否则容易闹出隔阂来。 拒绝吧。 太孙赵炆把话说到这份上,弄得两人都下不来台。 心念至此,苏长歌转头看了太子一眼,见他没有出来替赵炆说话,顿时明白了他的态度,显然是不想插手此事。 随即,苏长歌婉转的拒绝道。 “在下承蒙太孙殿下看重。” “但殿下地位尊贵,天资聪慧,自有良师大儒教导辅佐。” “而在下不过一个普通教书夫子。” “才疏学浅,德行浅薄,如何能做得了殿下的老师?” 苏长歌开口,言辞恳切的婉拒赵炆请求,将责任归咎在自己身上,也算是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不至于太难堪。 听到这话,太子也出来打圆场。 “炆儿。” “莫要为难苏状元。” “他平日里本就事务繁忙,哪里还能抽出空暇来教导你?” 太子开口,假装呵斥赵炆道。 一方面打消儿子念头。 另一方面又抬了苏长歌一手,将才疏学浅改成没有闲暇工夫。 然而,两人的话落在赵炆耳中就变了味道。 吾乃大晋太孙。 那点不如赵恒那个纨绔废物了? 愿意拜你为师是你的福分。 但你竟然半点面子不给,故意推脱,还害得我被父亲呵斥。 “苏长歌。” “寡人迟早会让你后悔的!” 赵炆心中阴暗的想着。 表面却是乖巧的点点头,说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知错了。” 说完,转头又看向苏长歌,歉声道:“晚辈鲁莽无状,得见苏状元才华出众,一时冲动才会如此,还望见谅。” “殿下客气了。” 苏长歌淡淡一笑,不以为意。 虽然不知道赵炆心中的想法。 但就算知道,苏长歌也不会把赵炆放在眼里,否则也就不会出声婉拒。 记恨也好,不记恨也罢。 对他来讲都无关紧要。 一个大晋太孙而已。 就算老皇帝驾崩,现在的太子登基继位,那赵炆也不过才是储君。 到那时,苏长歌靠着天地异象,即使没有枪杆子,那也有笔杆子,一个刚当上储君的太孙对他造不成太多威胁。 更何况。 太孙未来就一定能当皇帝? 太子可是有四个儿子。 谁知道后面会不会有人夺嫡成功,或者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