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水为竭(十二) (第1/2页)
胡亥等人从太原郡到达代郡时,平舒邑(广灵县)县令戴阳前来护驾。当胡亥听过代郡的郡守陈干也是蒙恬推荐的人后,联想到太原郡的情况,大怒道:“大秦的官员难道都要姓蒙吗!?” “请示下。”赵高请示道。 “戴阳这么大的功绩才升任县令,郡守却让蒙毅推荐的人占了,这合适吗?”胡亥说道。 “明白啦!”赵高说道。 于是下令关押蒙毅推荐的代郡郡守陈干,升任戴阳为代郡郡守。陈干的儿子陈署因与杨喜在外比武较技,躲过一劫。 这时,使者赵成、司马橺回来呈报。胡亥听说扶苏已死,便想要释放蒙恬,但赵高惟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仍旧怨恨未消。蒙毅祷告山川回来后,赵高就趁此机会,为了向胡亥表示尽忠,便要消灭蒙氏。 于是,赵高就对胡亥说:“我听说先帝要举用贤能,册立你为太子已经很久,蒙毅却进谏说不可。如果他知道你贤能而逾久不立,那是对你不忠而且迷惑先帝!依我愚昧的看法,不如把他杀了。” 胡亥正对蒙毅不满,就听从赵高的话,在代郡囚禁了蒙毅。 胡亥等人离开代郡,继续前进。途中,代行上谷郡守职责的上谷郡尉谷沮前来护驾。临别时,胡亥问道:“谷爱卿是何职位啊?” “代行上谷郡守职责。”谷沮答道。 “不用代行了,直接做郡守就行啦!”胡亥说道。 就这样,谷沮用心护驾的结果是扶正了郡守职位。 随后,胡亥等人在长城巡察使包九的引导护送下到了九原城,达成秦始皇巡视九原郡的愿望。这时,九原郡守甘超、郡尉朱前来替蒙恬喊冤叫屈,但副将鲍俎丙、丑门丁见风使舵,积极效忠朝廷,公开指责甘超、朱前的不是,再加赵高推波助澜,胡亥就下令将甘超、朱前关押起来。 胡亥将伴驾有功的包九升为九原郡守,鲍俎丙、丑门丁分别放任下邳、彭城县令。随后,胡亥等人由秦直道返回咸阳。正赶上暑天,始皇的辒凉车散发出臭味,胡亥就命令随从官员每车装载一石鲍鱼,用来混淆始皇尸体的臭味。 胡亥等人从直道回到咸阳后,才宣布了始皇死亡的消息。于是,太子胡亥继位,成为二世皇帝。 附胡曾《咏史诗·沙丘》一首: 年年游览不曾停,天下山川欲遍经。 堪笑沙丘才过处,銮舆风过鲍鱼腥。 九月,二世把始皇埋葬在郦山。始皇刚即位时,就在郦山开山凿洞,等到统一了全国,把天下各方的七十多万刑徒送到郦山,把隧洞一直挖到见水的地方,用铜封锢,然后把棺材安放在里面,仿制的宫殿、百宫和各种珍奇宝物都徙置其中,藏得满满的。让工匠制造带机关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拿水银作成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使用机械互相灌注流通,墓中上面各种天象齐备,下面有地上景象万千,利用人鱼的脂肪作蜡烛,估计很长时期不会熄灭。 二世说:“先帝后宫的姬妾没有儿子的,放出宫去不太合适。” 于是都让她们殉葬,死去的非常多。已经把始皇埋葬了,有人说:“工匠制造机关,奴隶们都知道,奴隶人数众多,就会泄漏出去。” 葬礼结束,封藏了墓室的随葬品,又关闭了当中的墓道,放下了最外面一段墓道的大门,把工匠和奴隶全部关死在里面,没有一个逃出去的。在坟上种植草木,像山一样。 这里附许浑《途经秦始皇墓》一首: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赵高最受秦二世宠信,日夜诽谤蒙氏,寻找罪名加以弹劾。子婴向秦二世进谏说:“我听说以前赵王迁杀良臣李牧,而改用颜聚;燕王喜暗用荆轲的计策,而违背秦国的条约;齐王建杀他的先世忠臣,而用后胜的谋议。这三位君王,都各自因为改变旧规而丧失国家,殃祸降到自身。现在蒙氏一族,都是秦国的大臣和谋士,君主却要在一时之内舍弃他们,除掉他们,我私下认为这不可以。我听说轻于思虑的人不可以治理国家,不能广纳众智的人不可以保全君王。诛杀忠臣而任用没有节cao品行的人,这是对内让群臣不能相互信任,对外让战士的斗志分离!我私下认为不可以这样。” 胡亥没有采纳子婴的建议,却派遣御史曲宫乘坐驿车前往代郡,命令蒙毅说:“先王要立太子,而你却加以阻拦。现在丞相认为你不忠,判决你灭族之罪。我不忍心这样,只赐你一死,也算是很庆幸了。希望你自己打算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