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扈家新产值万贯 (第1/2页)
供货商这头,石碣村的水产供应充足,但因为梁山水贼的干扰,目前只能少量供货,等三庄水寨建好,驱逐了水贼,就可以敞开供应了。 这段时间,扈家庄在金堤河和浑河交汇处建了好几个作坊,其中的重点项目就是腌货作坊。 祝家已经送来了大量私盐,渔民由浑河把水泊里的鱼货运来,再进入作坊进行腌制。 作坊里的工人都是扈家庄的平民,腌制技术则是扈成提供的。 扈成的农业大学没有白上,村官也没有白当,各种农副业技术都谙熟在心,随便就写了一套腌制流程,对工人进行几天的培训之后,便可以上岗工作了。 “平常家里的腌鱼要用盐腌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我们放得盐重,只需三天就可以了。” 腌货作坊的掌柜指着几排四尺高的大缸,对前来视察的扈成说道:“第一批咸鱼已经腌好了,正在晾晒,再晾晒五七日就可以出货了。” 扈成跟他走出腥涩潮湿的作坊,来到向阳的空地上,只见一排排麻绳上挂满了咸鱼,足足有两亩地大小,随风摇动,煞是壮观。 掌柜解说道:“因为盐贵,普通人家平时很少腌鱼,都吃风干鱼或者熏鱼。但是风干鱼制作时会受天气影响,熏鱼要费柴火,都难以大量产出。” “盐够用的话,还是腌鱼最好。现在我们这里一次能产一千多斤咸鱼,只要鱼盐供应充足,我们再加人手和腌缸,可以三天产一批,甚至一天产一批!” 扈成笑道:“哪有那么多盐,每月一万斤到顶了。” “够用了。” 掌柜笑道:“小人还想再腌些水产野菜,也清爽可口,一定有人愿意买,不过还要问曹大掌柜那边的主意。” 扈成道:“这要看利润如何,如果比腌鱼赚的多,不妨也腌制一些。” 二人正说着话,迎面碰上鱼乐商行的伙计,向东家行了礼,焦急询问掌柜,何时能够出货? 听掌柜说还要等几天,伙计正色说道:“就三天,曹大掌柜那边的开业仪式都定好了,绝不能再拖了。” 掌柜抬头看了看太阳,点头道:“如果天气一直这么好的话,就能成,若是遇到阴雨天的话,那就……” “不行!只能三天!” 伙计态度十分坚决,说道:“这是你上次给我们的日子,请柬都发下去了,不能让客人白来。” 掌柜看向扈成,扈成摆手道:“不要看我,生意上的事,你们自己商议。” 掌柜一咬牙,说道:“好,三天!鱼晾得不好你可别怪我。” 伙计笑了起来,说道:“你放心好了,这一千斤咸鱼已经被人预定一空。客人们买回去不是立刻吃了,也会自己晾着风干,不会发馊的。” 扈成问他:“你们一千斤咸鱼,除掉成本,能净赚多少?” 伙计说道:“回东家,咱家买入的盐十分便宜,鱼更便宜,一斤也就一两文钱。现在市面上咸鱼却是稀缺货品,一斤能卖到五十文以上。算下来,这一千斤咸鱼,大概净赚三十贯上下!” “啊,才三十贯啊!” 扈成很有些失望。 “东家,不是这样算的。” 掌柜的急忙解释:“这只是眼前一批的利润,一千斤咸鱼需要一百斤盐,若每月能有一万斤盐,小人这作坊全力开工,便有十万斤咸鱼,是三千贯呀!” “哦,如此才有赚头嘛。” 扈成笑了笑,其实他早就和曹正算过,故作不知乃是像考考这二人。 作坊掌柜和商行伙计果然都是精明人,他很是满意,又问那伙计:“咸鱼出货太多,能卖得出去吗?” 伙计自信笑道:“东家不知我大宋国一年要吃掉多少食盐,咸鱼能当rou吃也能当盐吃,吃咸鱼比吃官盐更划算。十万斤咸鱼而已,光京东路都不够分。” “眼下我们商行只在周边三州销售,等货物多了,就会销往更多的地方,到时候只愁货少,哪里会嫌货多!” “哈哈哈,你们做得很好!” 扈成哪怕知道数据,亲耳听人说出来,也不禁开怀大笑,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加大私盐的购入量,继续扩张规模。 大宋国自道君皇帝上台之后,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加大了对民间财富的掠夺,官盐从以前的五六十文一斤涨到了百文一斤,私盐也从一二十文跟着涨到了三五十文。 祝家的私盐成本价是十几文,答应以二十文的低价每月供给扈家一万斤,本来扈成还觉得够用了,现在又有些不满足了。 私盐的利润是成本的两到三倍,而扈家的腌货利润则是五倍以上,比贩私盐还赚得多! 高额暴利让扈成不禁贪心大起,还想把生意做到更大。 可是冷静下来一想,自己做得是犯法的买卖,动静太大可能会惹来麻烦。 而且关键原材料全部寄托在祝家身上,赚钱太多肯定会让祝家眼红,说不定某个时候就切断了自己的生命线。 “唔,先把生意做起来,再视情况而定吧。” 他心里思量着,脚下穿过咸鱼晾晒场,到了隔壁的一大片场地,也挂满了各种水产野菜。 这是在晾干菜,虽然利润不多,一月也能赚百来贯,产量上去后,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出了咸鱼作坊,往前两里多地,就见一处地方,芦苇和蒲草堆得像小山一样,‘山’下坐着近百个工人,以妇人为多,全都在编织席子。 这里是扈家庄的草编工坊。 八百里梁山水泊里的芦苇和蒲草简直无穷无尽,以当世的技术水平根本收割不完,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 芦苇、蒲草的编织品是这个时代家户的必需品,穷家富户都要用,还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损耗快,需求量极大。 此商品一向也是周边人家的一项重要收入,只是因为水贼肆虐,水泊附近这个产业也萎缩了。 扈成看准了商机,便想垄断此行业,准备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要把梁山泊牌编织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