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大铁包 (第1/2页)
沿着前方的甬道不知走了多久,空间突然开敞起来,这时他们来到了一个较大的地下洞窟。 地面上东倒西歪地躺着一些骨骸,还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兵器,看来这里似曾经历过一场激烈的火拼。 洞窟深处有一大门,幽幽地散发着青铜材质那清冷的光泽,门上雕有凹凸起伏的古朴图案与花纹,构图大多呈对称布置,显得分外庄重典雅。 门扇紧闭,从总体来看,整个大门应该是烙印了漫长岁月的无数历史沧桑。 大门没有把手,乍一看好像也没有什么机关,只是让人觉得那门上的图案,应该蕴含了久远年代之前的诸多未知信息要素,却是不知要从何解读。 李啸猜想这么精制的大门,应该会有机关存在吧。 他从特战行囊里拿出手电筒,借着手电的光柱细细地搜索着门上的每一个角落,在光影移动的变幻下,物体表面那些许微小变化的细节都无所遁形了。 很快,李啸发现门上有一处细窄的缝隙,很巧妙地隐藏在浮雕式花纹的阴角处,不用光线的照射进行仔细搜寻,还真是很难发现。 李啸心中一动,掏出锋利的特战匕首,小心翼翼地把匕首缓缓插进缝隙里,进入一定深度后,感觉似乎遇到了什么障碍。 李啸手上稍微一使劲,只听“咔哒”一声,有什么东西被顶开了,匕首一下全根没入缝隙中,但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期待中的变化并没有出现。 李啸并不气馁,他用光柱继续探寻着大门的表面,很快又在对称的位置找到了第二条细窄的缝隙。 刘馨予拔出她的匕首,递了过来,李啸如法炮制,再次把匕首插进了缝隙里。 这次终于是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了,仿佛是有那轰隆隆的低沉的雷鸣声,在地底深处滚动,脚下的地面开始轻微颤动起来,厚重的青铜大门挣扎了几下,终于缓缓地向两边滑开来。 李啸和刘馨予刚跨过大门,进入一个几千平方米的洞窟大厅,身后的大门轰隆隆地又合上了。 李啸还是挺佩服古代能工巧匠的“奇yin巧技”的,过了这么多年了,用两把匕首捅开机括的开关后,开闭大门的机括还能这么迅速地反应过来,设计制造这套装置的人的水平,还真不是盖的。 作为一个理科生,李啸觉得,世界万物的运行还是要遵循牛顿三大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 所以玄幻小说中,用灵石、灵晶、灵液提供能量,驱动系统、装置、传送阵等运作起来的说法,只能是玄之又玄的幻想。 其实,在李啸看来,为古代留传下来的机关装置的使用运行,提供动力的,一般主要有这么几种途径: 一是由与机括联动的重物自由落体带来的动力。 一是通过发条之类的螺旋形弹性元件,经外力压缩后储存了能量,再慢慢释放出来的动力。 一是弯曲直条形的木棍、竹竿、钢条等材质所释放出来的瞬间的巨大弹力。 还有就是,通过水流推动水车,通过风力转动风车,通过地热喷泉驱动叶轮,也都可以提供动力。 另外,通过弓弦、皮筋、牛筋等弹性材料,也能提供一定的动力。 因此,李啸认为,这个大门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冲刷后,还能够迅速地开启与关闭,其动力很可能就来源于地下暗河的水流冲击。 地下暗河跟外部世界是连通的,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在这个位于山腹中看似密闭的洞xue里,为什么脸上时不时还会有气流拂过的感觉,且空气也并不沉闷混浊。 这个洞窟大厅面积挺大的,在火把的照耀下环顾四周,四面岩壁森森,貌似没有什么出口。 顾不上欣赏洞中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李啸带着刘馨予沿着洞厅四周绕了一圈,终于在一块大石壁后发现了一个甬道的入口。 这个甬道隐藏在石壁后,若不是走到近前,确实很难发现。 甬道很狭长,借助火把的光芒,也无法辨清甬道那端的景象。甬道上散落着一些人体骨骸,其上似乎都留有一些刀斧剁砍的痕迹。 李啸把刘馨予扯到身后,轻声说道:“馨儿,这个甬道有些蹊跷,你在这等着,我先去查探一下。” 刘馨予拉着他的手,担忧地说:“啸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