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好吃不过饺子 (第1/1页)
父女俩嘻嘻哈哈洗手,张母在旁边看得直摇头。 张母嗔怪儿子:“指望你来包,得啥时候才吃到嘴里!幸亏我没指望你。” 张扬笑呵呵夸赞道:“这不是去看了看地,妈你真是可以啊!太能干了!居然挖了那么多!” 张母傲娇,手下活儿不停,嘴里兀自说着: “你以为我跟你小婶儿在大集体干活儿似的,偷jianian耍滑不实在!这都是自己家的活路,干多干少的,都是自己的!活儿就在那儿堆着,自己不干指望谁给你干?” 张扬点头,“那倒是!妈你挖的可能得有四五亩?回头拾掇拾掇看种点啥养着,不能让杂草起来了,那就白挖了!” 坡地凸凹不平,不好丈量,不过以张扬的经验来看,开出来的荒地确实面积不小。 当然,这里面也有许多绕过去的地方,那些大石头不是一个两个人能撬得动的。 不过张扬也觉得无所谓,过些年果林起来了,这些大石头在地里也算是一景儿。 搞农家乐的时候,当个歇脚的地方挺不错的。 张母皱眉,“你是打算种啥子?” “紫云英跟苜蓿都成,我看村里有些低洼地长得挺旺盛的,就是不知道咋收种籽!” 张扬也有点挠头。 他算是个理论派,这东西他也没种过,不知道现在卖种子的店里有没有这东西? 前世他虽然是农村长大的,但之前十来年在学校读书,顶多农忙的时候跟着家里忙活,啥事儿不用管,也轮不到他拿主意。 十来岁初中毕业在家里呆了没两年又跟着人去城里混,一直搞装修搞了一二十年,也就年底的时候回乡探个亲,种地这块不多的那点经验算是荒废了,真是欠缺不少。 说起来张母的经验比儿子都足。 “镇上农技站卖种子的商店应该有吧!改天抽空去问问,实在不行就自己来!就是麻烦点。” 张母倒是觉得没啥。 “自己弄?咋个弄?”张扬有点傻眼,难道自己去一颗颗收集?他真没见过苜蓿种籽长什么模样。 “你傻呀!”张母白了儿子一眼,“直接挖了苜蓿去栽到咱地里不就不行?这玩意儿长的快,一蔓延蔓延一大片!到时候说不定你想除根都不容易!” 还有这种cao作?张扬讪讪。 不过他依稀记得肥田还是紫云英好,苜蓿这东西有点挑地。 自家开荒的都是黄黏土,不知道苜蓿这东西能不能适应? “妈,要不咱们种紫云英吧?我记得这东西比苜蓿好!到时候直接翻地里就行,比粪肥轻省,又省了化肥,一举两得。” 化肥现在可不好买,还带着点计划经济那一套,都是限量供应的。 关键是,这东西要花钱啊!而且价钱不低。每袋化肥几十块钱,张扬现在真舍不得把化肥用到荒地上。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化肥这东西用多了土壤板结。 荒地本来就没啥肥力,用了化肥不说雪上加霜也差不多了。 本地区没啥工业,有也是轻工业,像化肥厂这种工厂,县城附近据说有个小厂子,供应根本不足,大部分化肥都是外地拉过来的! 农忙的时候,买化肥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现在村里农家粪肥占了相当比例。家家户户对这个看得也挺重,不会轻易浪费。 关键是粪肥还得收集,自己就这几口人,鸡鸭猪都算上,也没多少。 “想一出是一出的!”张母无语地看儿子,“你再这样我不管你了!你爱咋搞咋搞,自己折腾去!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就没个定性。” 张扬干笑,“这不是想前期准备足点,后期少花点钱么!” 张母不耐烦地一挥手,“随便你!一天天主意大的。” 张扬倒是不担心张母生气,她只是那么一说。只是这紫云英种籽又在哪儿买? 哦对,农技站商店应该有卖? 到时候打听就是了! “去,烧水去!不用你包了。”张母指使儿子。 “行。”张扬点头,看了看灶门口,柴火不多了,去大门外的稻草垛上抽了些稻草抱回来。 大柴锅里添上水,张扬坐在灶门口准备点火烧水。 团一把稻草,火柴“哧”一下起了火苗,把稻草燎着塞到锅底。 大柴锅底下“轰”一下,火苗舔着锅底,很快锅边就咝咝响起来。 水开了,张母把饺子通通扫到盖帘上,霹雳扑通把饺子下到锅里。 张扬看着老娘这豪放的做饭姿势,有点无语,默默抹掉溅到脸上的水滴。 幸亏刚才躲了一下,不然这家伙溅一脸可不是好受的,这可是开水! 饺子下进去,顺着锅边轻轻搅一搅以防粘锅,等煮开添了冷水盖上锅盖继续煮。 如此三次之后,白白胖胖的饺子都飘到水面上。这时候饺子差不多都熟了! 灶房里热气蒸腾,饺子和面粉的香气夹杂在里面,连张扬都忍不住咽下一口口水。 小张燕在边上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这会儿索性趴着锅台看。 张母手里忙着,急得嘴里直骂:“小祖宗啊!赶紧躲开些!看一会儿给你烫着!” 小张燕离开锅台,但还是伸着脖子、踮着小脚看热气腾腾的锅。 张扬抓住小东西背后衣服,提到一边去,“你听话啊!别凑那么近,一会儿给你脸上烫个大疤瘌!” 小张燕瘪嘴不高兴,但看爸爸很认真的样子,不情不愿地点头,“爸爸,我要吃饺子!” “马上好了!婆就给你盛,等着啊!”张扬耐心安抚女儿。 张母喜欢吃汤饺,连饺子带汤盛一碗,汤里还放了调味料。 这是本地人的习惯,村里人基本都这么吃。 张扬上辈子在京城呆得时间多些,倒是习惯了蘸着调料汁吃。 不外乎酱油、醋,还有辣椒油、蒜汁。 张母做的也差不多。 农村用的家伙什都很粗犷,大笊篱伸到锅里一捞半下,倒到碗里就是一大碗。 先是给小孙女捞了十几个饺子,调一碗,省的小东西等的着急。 汤碗里滴了几滴酱油、香油,倒了点醋,不同的是,汤里她又撒进了一些切碎的葱花、蒜苗还有香菜末。 张扬看着这一碗,红红绿绿的,看上去很是养眼。 闻起来也是香气扑鼻,看样子这么吃也不错。 他还没这么吃过饺子。 之后一人一碗饺子,端到屋檐底下的小方桌上,一家祖孙三代三口人开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