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居然还是文学天才 (第1/1页)
时间在慢慢的过去,辰杰身为五阶进化者,精神力远超常人,对于书籍的记忆速度也十分快速,每一页上千字他只需要十秒左右,一本书大概有三百页左右。 辰杰看了一会儿,觉得太慢了,于是直接运转精神力,同时翻看所有的书籍,闭上双眼,用精神力来扫视,大概两个小时后,就将大概三十本书全部记忆完。 辰杰顿感头脑昏胀,大量的文字信息对他的大脑造成巨大的负荷,他闭眼调息了大概半个小时后睁开了眼睛。 一旁的儒雅气质的学者问道:“都记下了?” 辰杰点头表示已经全部记下。 “那好,我们开始讲解一下这些文学典籍,虽然讲解的内容也都写在这些书籍里了,但是没有详细的讲解,一般人根本没法全部理解并且融入贯通。”一名儒雅气质的学者说道。 “先介绍一下,我叫柳云龙,是专门研究华夏古文学的学者,这位女学者叫赵玉,跟我是一个研究组的。”柳云龙一一向辰杰介绍道,每介绍一位,那位学者都会跟辰杰打个招呼。 最后柳云龙走到一位老者面前,先是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向辰杰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研究组的导师,家师的名讳叫李子良,是研究华夏古文学几十年的资深学者,我们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弟子,被他的文化素养吸引,进而拜师学习更深层次的华夏古文学。” 辰杰也是行了一个古人的礼,对方看到后十分惊讶,“这小子居然只看一次就记住了礼仪文化的所有细节,真是个天才。” 接着老者就开始讲解起华夏古文学,不过在辰杰眼里,这些内容都是他上初中时候就学过的内容,不过碍于礼貌,辰杰还是老老实实的听讲,不过还是被那位老者发现他眼神里的不在意。 顿时老者就怒道:“辰杰同学,你在干嘛呢,你是不是觉得这古文学不重要,还是你觉得我教的有问题,为什么满不在意的在这听讲?你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你。” 辰杰也表示非常抱歉,于是老实回复道:“其实我是觉得您可以说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您现在说的都是比较浅显和简单的东西,我都已经知道了,所以才没有那种学习新知识的求知眼神。” 老者顿感不喜,“你才刚学,这些知识你居然就说你都知道了,骗人也要找些好点的理由!” 辰杰也表示无奈,“既然您不信,我也没办法。” 老者说道:“好,那你说说这首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辰杰暗道:“这也太简单了,小学就学过了。” 辰杰自信满满地说道:“《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 老者顿时一愣,不可思议道:“不可能!你这才刚开始学,怎么可能能理解这首古文学经典巨作。” 老者又说道:“那你说说这《月下独酌四首》,这四首组诗被誉为当今最难的古诗词,至今没人能出其右,光是想要理解就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我不信你能理解其中的妙处。” 辰杰思索了一会儿,回道:“《月下独酌》(又名:《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这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这组诗共四首,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老者听后直接愣在原地。 辰杰说道:“这些就是我结合典籍的记载和介绍,以及自己对诗词本身的理解所说,若有什么其他见解,学生愿意洗耳恭听。” 老者顿时反应过来,“奇才!真是奇才啊!这对诗词的理解比我们这么多人研究数十年得出的结论更加贴合诗词本意,经过仔细推敲,还是你的见解更加契合这首诗的意境。而你现在才只是刚刚学习而已,简直就是奇才。” 老者心生爱才之心,但他从教导主任张绍康那已经得知,辰杰在修炼一途中更有天赋,他也知道,文化传承下去的前提是国家和人类能够活下去。 只有国家不被灭亡才能谈别的,文化的传承远没有国家存亡重要。 老者没有再过多的讲解什么东西,而是与辰杰以朋友间探讨问题的态度来探讨一些其他的古诗词。 辰杰给出的答案每一个都比他们现存的注释更好,更具有说服力。让老者收获颇丰。 一眨眼,一天时间就过去了,老者这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了。 辰杰目送他离去的背影,感叹道:“他只有二阶进化者的实力,寿命有限,如今已经年过八旬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他仍然在为华夏文化传承做着贡献,真是个令人敬佩的前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