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心思叵测的朝臣 (第3/3页)
张瑞图语塞,旋即道:“元辅,我说的是关于东林人复起。” 在以往,六部上来的奏本,这些阁臣因为种种原因,心有忌惮也好,心思叵测也好,总之,没人驳回,畅通无阻。 杨景辰听到‘驳回’二字,首先想到的是六科,也就是六科都给事中,他们位卑权重,不止能驳回六部、内阁的公文,命令,甚至连圣旨都能封驳,原封不动的挡回宫里。 不过,旋即他就暗自摇头。 六科都给事中在都察院的整顿中,已经被实质上裁撤,只留下不足十个人,现在的六科,大概只能上上书了。 即便是这样,还得看都察院那边允不允许。 黄立极面无表情的将一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这小小内阁议事厅,坐了六个人,可几乎每一个的心思都难以揣度。 张瑞图看似鲁莽,实则心思深沉。 周道登是应声虫,好像一直在随大流,可没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崔呈秀是个阴狠小人,手段毒辣,惯常在背地里使手段。 周应秋八风不动,却将事情看得分明,这种人最是要小心。 杨景辰,在内阁一直不声不响,不说话,不表态,不参与,完全不知道他心底打什么主意。 黄立极心里烦躁,指望这帮人成事,是完全不可能。 看着一众人放到他身上的目光,沉吟着道:“我会想办法阻止,但你们,不能任由六部继续架空内阁。” 崔呈秀一听,连忙道:“好!我们依元辅的话行事。” 这个时候,他已经忘记了与黄立极的新仇旧恨,一副冰释前嫌的模样。 张瑞图,周道登,周应秋,杨景辰都没有说话,仿佛,就不关他们的事情。 黄立极自然知道这帮人是拿他当枪使,淡淡的又道:“六大转运司已经整顿完毕,全部临时归属各地巡抚节制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六大盐课转运司已经被整顿,虽然还没有结束,但从体制上已经没了各地的转运司,同时在经营上,也撇开了原本的模式。 可以说,关乎于盐课的从上到下,官员,盐商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其中,黄立极,张瑞图虽然脱身而出,可谁都知道,宫里怀疑他们。而另一个涉案的阁臣冯铨,已经被断了斩立决。 这种情况下,六大转运司的事,谁敢随意掺和? 崔呈秀在盐课,或者说,阉党在盐课也有很大利益,尤其是魏家不少人牵涉其中。 崔呈秀自然不会接话。 张瑞图就更不敢了,周覃虽然死了,可那本没有显露的黑账,一直是他心头的阴影,他知道,崇祯肯定怀疑着他。 周道登在这里确实涉入,这个时候,就更不想被牵扯了。 周应秋惯常默不作声,黝黑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没有听到。 杨景辰一直是垂着眼帘,好像睡着了一样。 黄立极冷哼一声,径直起身离开。 崔呈秀一见,连忙追过去,道:“元辅,这件事,还可商议……” 黄立极没有停下,径直走了。 崔呈秀追着他,一直在说着什么。 张瑞图瞥着两人出了门,情知他们要密谈什么,端起了次辅架子,拿起桌上拿到‘崇祯新政改革纲要’,道:“诸位,还是好好商议一下这件事,年后,要呈送陛下御览的。” 一众人看了他一眼,无声以对。 张瑞图神色动了下,眼神不满一闪而过,暗道:等我做了首辅,看你们还对我是这个态度! 说着,他也站起来,径直走了。 剩下的人,彼此都‘不熟’,相继起身,各自离开了。 内阁议事厅讨论了半天,无终而终。 …… 另一边,温体仁出了皇宫,先是到了吏部,见过王永光,正式入职后,就离开了吏部,来到了翰林院。 韩癀被起复,却并没有入阁,反而被安排到了翰林院。 翰林院后的小竹林。 师生二人对坐,喝着酒,赏着风景。 韩癀虽然没有起复入阁,却并无沮丧,反而春风写意,与温体仁道:“长卿,你这道奏本,上的有些急了。” 长卿,温体仁的字。 温体仁脸上仍旧孤僻,表情生冷,语气却和缓的多,轻声道:“老师,学生在苏州府仔细想过,想要尽快入朝,赢得陛下信任,唯有这个办法。外面的人,都在揣度阉党要穷途末路,可依学生来看,陛下并非不能处置魏忠贤与阉党,而是刻意在留着。” 韩癀赞许的看着温体仁,道:“你能看到这一点,就比那周延儒强很多。那周延儒一直在我耳边说阉党即将绝路,但在我看来,陛下至始至终,就没有处绝阉党的意思。不过,你既然看出来了,为什么还要上那道奏本?” 温体仁的奏本,上来就是‘严禁结党’,明摆着是针对阉党的。 温体仁道:“陛下有没有那个意思,并不重要,学生在意的,是士林声望。只要学生没有大错,即便陛下暂时不喜,学生将来也能再起。再则,学生揣测,即便陛下现在没有,将来也会有,阉党,终究是死路一条。” 没有哪一个新皇帝,会一直容忍前朝的权臣,无非是时间的问题。 韩癀轻轻点头,对这个学生的心思通透十分满意,拿起酒杯,轻轻喝了一口,道:“你说的不错。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你这道奏本,内阁那几位已经不满,魏忠贤肯定不会坐视。你在朝中无根无基,也无圣眷,你怎么立足?” 温体仁伸手拿起酒壶,酷冷的脸上有着丝丝自信,道:“老师,学生以为,圣眷,并不一定是能臣干吏,或者溜须拍马才能有的。” 韩癀一怔,有些不明白温体仁这句话的意思。 温体仁却没有多解释,道:“老师,这翰林院可还习惯?” 韩癀收敛表情,微微一笑,道:“没有什么不习惯的,不过,这小小翰林院,还是藏了不少事情的,待会儿,我带你去看看先帝实录的编修,还有那三朝要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