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6 设立内阁的打算  (第1/2页)
    养心殿。    周辰端坐在龙椅上,揉了揉眉心。    这段时间,除了清查世家豪门巧取豪夺百姓的土地,收回世家私兵,建立皇家学府这些事外,大周同时也迎来了春耕,政务愈发的多了起来。    “看来,得找个机会,设立一个内阁的机构,帮朕处理一些政务……”    周辰心里暗暗的想着。    这个想法,周辰之前就已经有了。    只是,一直都没有付诸行动。    一是感觉时机还不成熟,阻力会很大。    二是人杰不足。    但是现在,大周诛灭四方异族,周辰这位皇帝的威势已起,镇得住文武百官。    设立内阁,阻力已经可以几乎忽略不计。    而人杰,有房谋杜断以及萧何,这不就是内阁的最好人选吗?    所以,设立内阁基本上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了。    ……    周辰起身走出了养心殿。    微风拂面,让周辰的心情舒畅了不少。    每天爬在繁多的奏折中,哪怕是皇帝,也有心烦意乱,厌倦的时候。    “距离朕上次去慈宁宫,已经过去多久了?”    周辰背负双手,望着皇宫内的景色,随口问道。    周辰的话音刚落,跟在周辰身后伺候的内侍厂卫,想都不想,直接回答道;“回禀陛下,已经快一个月了……”    对于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内侍厂卫来说,皇帝的事情,绝对记得比他们自己的事情还要清楚。    若是有一天,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内侍厂卫记不得皇帝的事了,那就是这些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内侍厂卫换人的时候了……    整个东厂之中,成千上万的厂卫,哪一个不想伺候在皇帝身边,成为皇帝身边的人?    快一个月了吗?    周辰望着皇宫内的景色,目光闪动了一下。    “摆驾去慈宁宫。”    周辰收回了目光,开口说道。    每个月去慈宁宫看望太后,是周辰的习惯。    哪怕是周辰已经知道了自己非太后所出,也是依旧如此,不曾改变这个习惯。    在周辰看来,他与太后之间不管是不是血脉所出,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是太后抚养长大的,整个皇宫中,也只有太后还算真正的为他这位皇帝考虑。    至于其他人,要么畏惧皇权,敬畏他这位皇帝,要么就是想借着皇权爬上来。    这就是皇帝。    皇帝没有朋友。    更没有所谓的知己。    皇权之下,皆为蝼蚁。    皇权之上,却是无尽的孤独。    皇帝摆驾慈宁宫的消息传到了慈宁宫后,太后就做好了迎接皇帝的准备。    按理说,以太后的身份,没有必要刻意的做什么准备。    但自从经历了蜀王一事,太后又得知了周辰已经知道了他非太后所出的消息后,太后对周辰这位皇帝就比之前客气了许多。    没一会功夫。    周辰就来到了慈宁宫。    “见过陛下。”    在周辰走进慈宁宫后,慈宁宫里的宫女太监全都跪下行礼。    “母后。”    周辰走到了太后身边,微微的有些躬身。    作为皇帝,周辰是九五之尊。    但就算如此,在太后面前,周辰也只是一位儿臣。    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陛下来了,快坐。”    太后让周辰坐了下来。    两人随意的交谈了起来。    “母后,这些天身体是否安康,近来朝廷事情很多,所以朕才来看望母后,还望母后不要怪罪。”    周辰看着太后说道。    “哀家身体没事,陛下不用总是挂念哀家,国事为重。”    “如今,大周有了中兴之势,陛下更不能懈怠,要勤政爱民……。”    太后絮絮叨叨的说着。    在后宫之中,也只有周辰这位皇帝,能让太后这样的多说几句。    周辰点头道;“母后说的是,朕记住了。”    对于太后的絮絮叨叨,周辰没有一丝的不耐烦。    “陛下,哀家听闻,陛下下旨要收回世家豪门的私兵?”    周辰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是的,母后。”    “如今关外的四方异族已灭,大周也天下太平,世家豪门根本就没必要蓄养私兵。”    “所以,朕就下旨收回了世家豪门的私兵。”    周辰说道。    心里奇怪,太后怎么问起了私兵的事情。    太后闻言,点了点头;“陛下做的很好,如今的世家豪门对大周来说,掣肘太多。”    “不过,四大门阀,陛下要多注意一些。”    “四大门阀和其他的世家是不一样的。”    “这四大门阀并没有表面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个世界也没有表面这样简单。”    太后若有所指的说道。    似乎是在提醒着周辰什么。    周辰闻言,眼里闪过了一道精光。    “母后放心,朕会注意的。”    周辰点头说道,没有追究细问。    周辰倒是想问问太后,四大门阀有什么不一样的。    但周辰知道,太后如果想告诉他的话,就不是这样的提醒了。    周辰又和太后聊了一会,就离开了慈宁宫。    ……    返回养心殿后。    周辰坐在龙椅宝座上,想着太后之前说的那句‘四大门阀没有表面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句话。    四大门阀的情况,周辰从东厂了解了不少。    除了有半步天人的老祖外,周辰还真没看出来四大门阀和其他世家有什么不一样的。    就在这时。    一位内侍厂卫走走进了禀报道;“陛下,房大人在殿外求见。”    “宣房玄龄进来。”    周辰收起了思绪,对着内侍厂卫说道。    “是,陛下。”    内侍厂卫躬身退去。    片刻。    房玄龄便走进了养心殿。    “臣房玄龄,见过陛下。”    房玄龄走进养心殿后,对着龙椅上的周辰毕恭毕敬的行礼道。    “免礼吧!”    周辰摆了摆手说道。    “谢陛下。”    房玄龄站起了身。    周辰右手放在龙椅扶手上,看着房玄龄,开口问道;“爱卿来养心殿有何事啊?”    房玄龄躬身说道;“回禀陛下,臣来养心殿是因为科举改革一事。”    “这是臣与萧相几位大臣商议的有关科举改革的事宜,还有吏部对于官员的考核升迁的制度也都做了一些修改和完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