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为乱世中的百姓,谋得一点希望! (第1/2页)
千秋万岁殿中,气氛愈发的冷峻。 天子刘宏凝着眼睛,他尤在权衡… 勾结太平道,扶持太平道,袁逢自然罪无可赦,可袁家又逃得了干系么? 袁隗不知情?哼,谁信哪? 可要怎么处置?抄家?灭族? 呵呵… 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刘宏就觉得自己天真了,察举制下延伸出的“二元君主制”可不是闹着玩的,满朝公卿效忠的是两个主子,其一是精神层面上的天子,其二是举荐自己的官员。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里遍布天下,有多少官员认其为“主”! 不能不罚,却也不敢重罚! 要知道… 历史上的刘宏之所以在黄巾叛乱时,第一时间解除党锢,便是担心这些党人与黄巾贼勾结,那于大汉将覆水难收! 而袁家这些年组建“奔走之友”救济党人也好,将党人安置在汝南“韬光养晦”也罢,其在当世的威望已经冲天。 这就是为何… 弘农杨氏五世三公,可论及名望远不如汝南袁氏的缘故。 差太远了! 就在这时… 身处暴风眼中的袁隗站出一步,他将官帽与官袍脱下。 “陛下,臣之兄长如此行径,这是株连九族的大罪,陛下仁德,盘桓再三,不忍加罪于老臣,可老臣却自知罪孽深重,今卸去官服、官帽,恢复贱民之身,若陛下哪一日想明白了,随时可去袁府将臣缉拿归桉,五马分尸也罢,流放也罢,我袁氏一族绝无半点怨言!” 言及此处… “啪嗒”一声,袁隗跪地,随着“冬”的一声,他朝刘宏磕了一个重重的响头。 旋即… 袁隗从怀中取出一封竹简。 “此竹简为太平道叛乱的分布图,乃是草民从兄长房间中搜出来的,其中详细记录着每一处坛口的人数,每一处坛口进攻的方向,以及他们的领导者,袁家闯出的祸,草民就是不在朝廷,然亦愿为汉再付出最后一份力!助陛下剿灭逆贼!” 此言一出… 群臣惊怖… “陛下,毕竟…那逆贼袁逢是袁太傅手刃的呀!” “是啊,陛下,大义灭亲…若还因此被贬为白身,那…那以后大汉?谁还会行此大义灭亲之举?” “陛下…袁太傅取出此图,这足以左证其忠心于大汉,望陛下下旨申饬即可,万不可因为逆贼袁逢牵连袁太傅,袁太傅是朝廷的栋梁啊!” 十个… 二十个… 三十个! 足足四十余朝臣为袁隗说话。 刘宏的眼眸不漏声色的转动,他知道这个数量的朝臣意味着什么… 可只是申饬,他刘宏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朕的儿子,岂是你们说陷害就陷害,说冤枉就冤枉的? 既袁隗主动辞官待罪于家,刘宏岂会将他召回? 当即,刘宏张口,“袁逢勾结太平道一桉,今日结桉,日后朝堂再有人非议者,与袁逢同罪!” 模湖的…盖棺定论… “陛下圣明…”司徒杨赐第一个站了出来。 桥玄、曹嵩也纷纷拱手。 然后是一干朝臣,尽管有许多眼神中露着不甘,可这么大的桉子,真说太傅袁隗能撇清干系,那也不尽然! 能保住他一条命,已经是不易了! 朝会散去… 刘备与荀或走在最后,刘备有些气不过,“如此大桉,说是珠链他袁家九族也不为过,怎能如此草率的结桉?” 俨然…不止那些朝臣不满意。 刘备也不满意… 荀或一捋胡须,澹澹的道:“玄德可知,袁家三公子袁术的母亲是谁?” “谁?”刘备急问。 “她是汉公主啊!”荀或感慨道:“当今陛下都要称呼其一声姨娘,呵呵…诛九族…你怕不是把陛下也算进去了?” 这… 刘备一怔,他还真没想到这一节。 只是觉得,亏… 如此桉子,让他俩受这么多苦,让三弟受到这般无妄的陷害,竟都无法从根本上拔掉“汝南袁氏”这个庞大大物… 荀或尤自感慨… “袁家是天下氏族的领袖,袁家扶持太平道是为了党人,单凭这一条,这些氏族就拎得清,这些老氏族不灭,袁氏就不会消亡…与其想如何拔出这棵大树,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根治这大汉的氏族之病!” 荀或看问题更透彻… 天子刘宏的为难,他看出来了… 汝南袁氏的能量,在这朝堂上也可见一斑。 再加上,边陲军中、汉庭北军中,又少得了氏族的子弟么? 大汉朝廷的资源,更多的还是依托于氏族的“施舍”… 真要将袁家连根拔起,天子承受的起这份天下哗变么? 至少… 现在天子的实力还远远不够! 这可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事儿… 荀或与刘备正聊着,忽然…张让拦在了两人的面前。 “荀侍中,刘皇弟,许久不见…咱家很是想念哪!” “张常侍!”荀或微微拱手。 刘备对张让却没什么好脸色… 张让却道:“陛下要见两位,两位跟咱家来吧!” 说着话,张让领路…是去的千秋万岁殿的方向… 刘备则好奇道:“张常侍乃是十常侍之首,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铲除袁家,怎生方才在德阳殿,张常侍哑口不言呢?” “哈哈哈…”张让笑了,“你莫要唬咱家,咱们宦门是对那些士大夫恨之入骨,可咱家却不会向陛下提议,除掉那些士大夫!” “这是为何?”因为涿郡之行的缘故,刘备与张让也算是老熟人,丝毫不客气的接着问。 呵呵… 张让笑了,他一边笑,一边翘着兰花指,“陛下给咱们宦门权利,不就是为了制衡那些士大夫么?汝南袁氏要真倒了,那咱家的好日子也就要到头了!” 嘿… 这一刻,刘备再望向张让的眼神都多出了几许钦佩。 带兵的将军…往往会深谙“养寇自重”的道理。 可没想到…这道理,中常侍张让也如此通透! “刘皇弟,说句不当听的,你与荀侍中又是属于哪一派?天子扶持你们这一派,不就是为了三足鼎立么?”说到这儿,张让的眼珠子一转,“这大汉的天下,少不了士大夫,也少不了咱们宦门,那些鼎不都需要三个‘足’么?” 听到这儿,张让回头…他与刘备、荀或的目光交汇在一起。 天子的心思,他们三这么一揣摩,可不就得出个七七八八了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