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杜夫人的悲戚,关长生的抉择 (第1/2页)
,三国:曹cao和刘备扶我登基 杜氏。 也就是这位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杜夫人”,本名叫“杜娥”。 秦家老爷喜欢喊他“杜小娥”… 她嫁入秦府,是因为周朝传下来的“阴风之习”,其实在《周礼》中已经有记载“禁迁葬与嫁殇者。” 简而言之就是禁止冥婚。 可事实上,这等封建习俗根本屡禁不止,乃至到三国时期,魏王曹cao最疼爱的儿子曹冲十三岁病逝,曹cao出于对他的怜爱,就下聘礼替他迎娶了甄家一个早逝的小姐,把两人合葬,称为夫妻。 从这点上看,杜小娥无疑是幸运的,至少她没有追随亡夫下葬,可她又是不幸的,她遇到了一个更可怕的“公公!” 她向秦宜禄提及的“折磨”便是“泡阴枣”… 这种行为从先秦就开始,古人认为吃阴枣之后,男人可以强身强精、延年益寿,同时让人容光焕发,可这种方式对女人的身体却是一种极致的摧残,更是对其人格的践踏。 只不过… 在这个时代,讲究一日为妾,终身为奴; 有子为妾,无子为奴。 秦家老爷想要折磨这个儿媳,甚至将她纳为妾室,以阴枣折磨,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有人管。 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穷人的命根本就不是命。 就像是《白鹿原》中的田小娥面对郭举人“泡阴枣”的要求,起初是老实顺从,到后面…想到了反抗的办法。 田小娥会将干枣取出,扔进家中的夜壶中浸泡,然后喂给郭举人吃,这便是封建女子最无声的反抗。 杜小娥自然没有这般胆量,可…她已经忍不下去了,她只能去试图哀求秦家的嫡子秦宜禄帮帮她! “小娘放心,我会想办法,父亲或许只是一时糊涂…”秦宜禄的声音还在继续。 “多谢公子!”杜小娥已满是哭腔。 秦宜禄关切的问道:“你…别恨我爹,行么?他以前也是奴仆,经受过那些非人的对待,可…小娘放心,我…我会帮你。” 关羽偷瞄了一眼,看到的是杜小娥满眼的悲怆与寂寞。 乃至于他的手时时的摸住佩刀,想要拔出,又按下,他不住的在想,如果…如果《春秋》中那些名垂千古的英雄,在遇到这等不平之事时,他们会怎么做? 会拔刀相向,维持这世间遥不可及的正义与公理么? 此时,杜小娥露出了一个勉强的笑容。“秦公子谦谦儒雅,从小读书习武,若这秦府当家的是你,那该多好!” “小娘要是烦闷了,就唤我来说说话,这一方院落唯独一个木讷的护院关长生,料来与小娘聊不到一处去。” 秦宜禄继续道:“我不是大逆不道的人,对小娘不敢有非分之想,我只是想陪小娘聊聊天,解下小娘的烦恼与困顿,也解我自己的,我想…人与人的寂寞,总该有些相通之处吧!” 秦宜禄这番话是发自真心。 他爹的所作所为,许多秦宜禄都看在眼里,因为读过书,他对这些有违道义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难道,这世上要成就一番功名,必须要以害人为前提么? “我身为女子,一生命运不能自主,苦乐皆随他人,能稍稍有些尊严的活下去,已经是奢望了!公子前途无量,我…我只希望公子能放下许多闲仇,哪怕能帮我一点,让老爷把我再卖出去,也…也好!” 一番浅谈… 院落外传来下人的声音,是老爷秦牛召秦宜禄过去商量要事。 秦宜禄与杜小娥彼此互视一眼,旋即转身,快步离去。 唯独留下杜小娥一人,在月夜下暗自神伤。 当然,微弱的月光也落在了关羽那赤红的面颊上,如洒了一层霜,却映衬的他那脸愈发的“枣”红。 也不知道,是初闻这种事时的面红心跳,还是心里滴的血,全部涌上在了面颊之上。 这一刻,他才知道,他每十天都要采买的大量红枣,是为了什么! 他这是为虎作伥么? … … 冀州,中山国,无极县。 此刻的甄家府邸已经是门庭若市,无数往来富商一股脑的涌入此间府邸。 甄家的院子里摆放着一张宽阔的大案,桌案上是许多竹简、印绶、木牌…甄逸的妻子,张夫人正在于竹简中写着什么。 长女甄姜也来帮忙… 仆役们来回忙碌着,有嗓门大的时不时高喊。 ——“太原王氏,购驴十头!共计两千万钱!” ——“陇西李氏,购驴三十头!共计六千万钱!” ——“弘农杨氏,购驴五头!共计一千万钱!” 不断的有豪门氏族将一箱箱金银珠宝抬入甄家府邸,再由专门的人清点,最后由甄家护院抬入地下金库。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刘备赶至甄府门前,一脸的懵逼,这…啥情况? 半个月前,各豪门富商都在抢购马匹,如今马匹刚刚售罄,怎么突然就开始抢驴子了? 而且价格…还是…还是与马价相同。 刘备额头上写满了“茫然”,在他印象中,驴子的售价不过三千钱?上好的驴子也卖不到五千钱…可现在… “咕咚”一声,刘备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口水。 当初听张卫平与苏双攀谈时,提到了甄家开始秘密囤驴,刘备就预想到了,既是甄家所为,那势必背后有玉林观主的指点,或许驴价也适当的涨一阵。 当然… 复制马价的疯涨,几乎完全不可能。 因为甄家的一举一动,已经有许多人关注了… 可,哪怕是三千钱涨到三万钱,那对囤积者也是血赚。 现在倒好…三千钱涨到两百万钱,这已经完全超越了刘备的认知。 怎么就能涨到这种地步? 凭什么就能涨到这种地步? 刘备感觉他这辈子要做生意,也就能卖卖草席、草鞋了,实在是给玉林观主柳羽提鞋都不配! “兄台…” 刘备主动询问一个来买驴的富商。“这驴价怎生突然就暴涨了?我记得…十几天前,也才几千钱吧!” “十几天前,你这消息也忒闭塞了。”富商张口道:“这段时间,驴子的价格比马还离谱,是一个时辰一个价儿!” “今早还是一百八十五万钱一头,这不,就吃了个午饭,就涨到两百万一头了,偏偏排这么长的队,轮到我了,还不知道要涨成什么模样,多半得超过马价了!” 诚如这富商所言… 如今,整个大汉…市面上已经无马可卖了! 无论是郡国养的,还是从边境胡商手中购得的,均落入了朝廷之手。 甄家手中的是最后一批,就在所有人以为这一批良马消耗殆尽,甄家这“疯狂敛财”也该落入尾声了吧… 忽然间,一阵“驴风”席卷大汉! 这还要多亏了陛下,为了将“马匹”训练成战马,投放边关,陛下竟下令将天子仪仗、皇家园林中的马儿一并收入“騄骥厩丞”统筹调度,待训练完毕,送抵边关! 那么…问题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