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第2/2页)
地震动, 火光冲天。 威力不是盖的。 工匠和禁军无不欢呼,如此厉害的武器,必定能让军队战力大增。 林逸很满意今天的实验结果。 他一直很认同一句话, 只有武力强了,别人才会尊重你。 才不会随意欺负你, 才会把你当人。 你才有说和的权利。 ...... 翌日。 朝会上, 林逸当面向宋徽宗汇报,研制出几种新火器,威力巨大,请陛下御览,如果可以准备装备军队,好增加军队战力。 宋徽宗当即下旨, 带领所有官员前往演练场看看新火器的效果。 当天的实验。 震惊所有大臣。 演练结束后,众大臣围在几门炮周围不停看来看去,询问着这些炮的特性。 之后, 林逸又让人演示了手雷以及地雷的用法。 地雷适合提前埋伏,可以严重杀伤骑兵,在很多地方有奇效,而手雷特别适合冲锋与攻城时使用。 官员们很是欢欣鼓舞,而童贯、高求、种师道、宗泽等军方大老,心里已经开始琢磨这些大杀器装备到什么地方。 当然, 有人关心的方向不同。 户部和三司使更关心价格,户部尚书来到林逸身边,拱手道: 林逸笑着道: 这个价格是林逸加了价的,基本上都翻了两到三倍。 户部官员听了直嘬牙花子。 感觉好贵啊。 一门还不觉得如何,可要是大批量装备军队,这可需要大笔的经费。 户部官员道。 林逸微微沉下脸。 崔尚书赶紧挤出一个笑容。 世界几大高收入产业,卖军火武器绝对排在前列,林逸怎么可能放弃这部分利益。 再说, 他的不就是国家的,国家的不就是他的。 官员们回汴京,宋徽宗叫来蔡京、林逸、童贯、高求、户部尚书、三司使商议关于火炮的事。 一是采购多少。 二是装备到哪些部队。 禁军肯定要装备,而边军则更需要。 最后林逸提议, 禁军组建一支火器营,全新的装备全新的战法,配合骑兵、枪兵、弓箭兵、火炮兵等等,打造一支新式军队。 宋徽宗同意, 蔡京、童贯、高求等人不敢反对。 最后这支军队,交由林逸全权负责,毕竟他还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火炮也是他发明的,由他组建新军谁也说不出什么。 至于士兵, 则由林逸在禁军中随意挑选。 这下, 林逸培养的那些低级武官,都有了用武之地。 林逸的想法很简单, 他也不需要多少人,从禁军中弄出5万人来,打造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装备了火炮的军队,就这五万人,面对金国大军他都不憷。 再说, 剩下的禁军和边军,到时候也会装备一部分火器,战斗力也会得到提高。 一把大刀带着一群菜刀。 他相信到时候一定能砍死金狗。 至于采购火器问题,商量的结果则是让户部出钱,采购两千门校尉炮,五百门将军炮,两百门大将军炮。 一部分装备新军,一部分装配边军。 这只是第一批。 边军那边林逸会派人过去教授用法,甚至直接派人控制火炮,这也相当于打入边军体系,并控制威力最大的炮兵。 至于炮弹, 校尉炮配备三个基数180发,将军炮和大将军炮各配炮弹一个基数,三种炮弹也是180发,全算下来就是160万发炮弹。 再加上各种配套,如车辆、马匹等,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还有配合用的手雷、地雷等火器,总金额达到千万贯。 不过林逸觉得这笔钱值得花。 所有人都知道,有了这只林逸亲自建设出来的军队,林相的权利更重了。 接下来几天, 林逸忙着组建新军。 林冲、卢俊义、关胜、杨志这些人,全都授予官职,不过都是低级武官,像什么陪戎校尉、仁勇副尉、宣节校尉、致果校尉,最低的只有九品,最高的不过七品,不过这已经让他们激动不已。 总算有了出身。 李刚这个秘书,也被林逸拉进了军队,给了他一个录事参军的军职,属于将军文员,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是一个很锻炼人的职位。 大宋禁军根据地理位置,可分为中央禁军、河北禁军与西北禁军,中央禁军主要驻扎在汴京周边。 最近一段时间, 童贯、高求按照宋徽宗要求,梳理吃空饷问题以及各地禁军实际人数,发现问题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号称八十万,其实只有一半。 中央禁军大概有一半人,西军最好,也是现在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十之七八,而河北边军只有十之三四。 听到汇报。 童贯和高求都惊出一身冷汗。 林逸听到汇报,反而没那么惊讶,他读过宋史,知道造成北宋军队缺额的原因。 一个重要原因是兵籍管理混乱,而兵籍管理混乱又是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导致的。 另一个原因是军***败,既然兵数,也就为将领隐瞒虚占提供便利,既然将领们能从缺额中得到好处,那么军队缺额就不会得到改善。 宋朝军***败还体现在私役士兵和刻薄士兵上,将领私役士兵,让他们盖房、种菜、织缎、刺绣、奏乐…无所不有,搞得军队乌烟瘴气,疏于训练,军不像军,极大损伤了军队战斗力。 有史学家 评论过,,林逸觉得所言极是。 林逸现在要做的,就是扭转这种现象。 官场如此, 军队亦如此。 所以他要成立新军。 汴京城外新军大营,这里原来是马军的一座大营,距离汴京二十里,现在归了新军。 会议室内。 坐着约120名将领。 基本上都是林逸新招募来的,完全忠心于他,也都使用了技能。 林逸正在上课。 他从脑海的知识里,拼凑出几本教材,包括行军打仗,后勤补给,野战地雷火炮联合作战,野战医师手册等等。 他要打造类似后世的黄普军校。 这120人是第一批培养的学员,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忠心不用担心,能力都在中上,他们将会成为新宋军队的种子,以后会支撑起新宋军队的嵴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