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汴京 (第1/2页)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清河县却报出一条新闻,两个苦主货郎吴老二和她以前的媳妇,后来做了妓女的崔氏,一起状告清河县老虔婆王婆和桃花阁的老板。 告他们勾引良家妇女从妓,落得悲惨下场。 县太爷震怒,下令传人审问,王婆当场认罪,县太爷下令关押大狱,桃花阁老板虽推说自己不知情,可依旧被关押了起来。 这个年是不要想好过了。 当然, 在货郎夫妻告官前,林逸去刘县令家中拜访,送上年礼,顺口说了听到的传言,县太爷看着几担子礼物,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过了年开春就要省试,东阳可有把握?”刘县令问道,毕竟今年只有林逸一个考生,官员也要考核,如果文教不盛他这个做县令的也有责任。 “学生自从上次科举不中,在家六年潜心修读,感觉还是很有希望的。”林逸道。 刘县令心说, 你潜心读书六年? 我怎么听说这几年你一直纨绔浪荡,每日流连勾栏妓馆,如果都像你这样读书就能考上,那考试也太简单了。 “对了,听闻街上有你的传言,是你这次去恩州三戏花魁的故事,坊间说你的诗词和书法乃是当世少有,今日可否让我见识见识啊。”刘县令道。 其实他只是好奇,对于传言林逸的书法有多好,他其实是不太相信的。 他也是读书人, 知道书法有多难练。 没有天赋, 没有名师指点, 想要练成书法大家何其艰难。 林逸没有推辞,两人来到县太爷书房,仆人帮忙摊开宣纸研好墨汁,林逸想了想,提笔开始写起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林逸写的行书。 笔法圆融大气,只写了一句话,刘县令就惊为天人,越是沉浸此道的人,越能看出林逸书法的好坏,他读书十几年,为官又十几年,书法也是他的爱好之一,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林逸的字有多好。 就好比一个普通人,吃了一辈子饭,虽然不是大厨,可还是能吃出一道菜是否美味。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林逸一气呵成,圆满收尾。 “好字,好字!” 看林逸停笔,刘县令当即叫出声。 林逸退开后,刘县令赶紧凑上前,就差趴在上面了,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越看越喜欢。 忽然想到正主还在这呢,立刻站起来看向林逸。 之前他和林逸交流,还带着官老爷见晚辈高人一等的态度,可现在那眼神,透露出喜爱与崇拜还有激动,就是看不到一丝一毫的高人一等。 “东阳,留下吃晚饭可好,咱们继续聊,我给你说说我当年科举的事,或许对你有些助力。”刘县令拉着林逸的手道。 没有看到林逸的字前,县令是绝对不会有这个心思的。 林逸其实也想多了解一些关于科举、官场的事情,笑着道,“那晚生就叨扰了。” “不叨扰不叨扰,是我的荣幸,不说今后科举如何,只东阳这书法,未来也能名扬天下。”刘县令拉着林逸的手久久不松开。 两人继续聊天, 书法, 科举, 甚至官场, 省考非常重要,因为一旦考中,就相当于直接做官,毕竟殿试不刷人,所以皇帝都非常重视,会派出六部尚书、翰林学士等大臣监考,所以了解考官的情况也很重要。 刘县令又说了一遍他当年考试的情况,省试、殿试如何如何,他当年只得了一个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此生能做到知府、侍郎已经是极限。 和刘县令聊天,让林逸获益匪浅,之前的东西只是通过书籍和同学口口相传,现在听亲历者讲述,感觉又是不同。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对了东阳,你可会丹青?”刘县令忽然问道。 “丹青,会一些。”林逸当然不会画画,不过他知道刘县令问这句话肯定有深意,脑子急转所以回答自己会丹青。 刘县令点点头,笑着道:“懂丹青就好,如果你真考中省事,到时候参加殿试,可是要考丹青的,你也知道咱们官家酷爱丹青,当年我就是...哎,不说了”。 林逸想起好像看过这么一段。 宋徽宗赵佶酷爱画画,殿试题目因为是皇帝出,所以在他出的考题中,有时就会出现一些牵扯绘画的内容,这也是他首创,头一两批进士考生不习惯,很多写不出好的对答,只能沦为末等。 刘县令莫不是就是其中倒霉蛋之一。 “对了,最好也懂一些音律,好像上一次考题里,就出现了音律的题目。”刘县令又提醒了一句。 林逸只能说宋徽宗还真能折腾。 而且对国家大事也太过儿戏了,你不亡国谁亡国,南朝李煜,北宋赵佶,历史上的卧龙凤雏啊。 ...... 告辞县令回到家, 林逸在书房里想了想,打开系统面板。 他觉得在省试前,应该给自己加两个技能,点击艺术包,下令购买了两项技能。 “叮~玩家购买‘国画’技能,花费200万两。” “叮~玩家购买‘华夏乐器’技能,花费188万两。” 够贵。 200万两相当于20亿人民币。 可当林逸看过之后,却又觉得非常值得。 拥有国画技能后,林逸立刻变身国画大师,不管是技巧上的工笔、写实、写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