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6章 天下大会召开! (第1/2页)
后山,风微凉。 陈沙募然睁开了眼睛:“四大金刚神……” 如果说太阿神尼所指的那“琵琶”“宝伞”“宝剑”“命龙”是人体的四种潜能,把握住了这四种潜能,人就相当于具备了佛教之中四大金刚的形象。 手持琵琶的是持国天王,手持宝伞的是多闻天王,手持宝剑的是增长天王,手持龙的是广目天王。 这四大天王,也叫四大金刚手里持着的东西,就是他们掌握了的人体的一种潜能。 那么。 按照大黄庭的神灵思想来说。 陈沙完全也可以把这四重金刚境的思想,改头换面,填补进来到自己的黄庭诸神体系里,让自己在修炼精神护法神的同时,也修炼rou身金刚神。 这样性命双修,才是真正的大道圭旨。 “先将太阿神尼的形象修成丁卯太岁再说。” 只不过。 修成精神神灵,需要先准备一部分真气,再让这部分真气滋养心气,才能构筑护法神的基础。 这一点很是容易。 陈沙转头就再度去了南天门后一趟。 以他现在的修为,去里面通关破碎境界之前的所有关卡,都是信手拈来,挥一挥衣袖的事。 不过眨眼,就从那还剩下一半的庙宇坐标提供的场景当中,一连过了十几关,爆的了不少的奖励。 加起来也有百年功力。 按理来说,陈沙只需要一路打过去,完全可以做到功力深厚到成千上万年。 但武功修行,功力永远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 就如同古化龙一般,拥有三百年功力,照样还是个不入流的,反而那不练武功内力的王载象,气力却是天下最盛之人。 由此就可见,功力远远没有境界重要。 尤其是在陈沙进入到了破碎虚空境界之后,到这一境界后,不管是rou身还是精神,都处于了一种开始“质变”的过程。 破碎境界之后,提升的已经是体魄和精神的生命层次。 真气功力,不是衡量修行的唯一标准,在陈沙这里,更多情况下,时被用作一种常备的资粮,用来燃烧成就其他的东西,譬如二十四神的成就,都是通过牺牲真气,才转化出来的。 就这样。 陈沙开始在脑中将这百年真气,炼化成为黄天道法之中的心气,继而用心气勾勒出太阿神尼的形象。 正是她飞升只是的那个模样。 素衣白纱,赤脚,面容慈悲,一手放在腹部,一手垂直伸出放在胸前,掌心向外,成无畏印。 这一炼神,便是五日的时间过去。 终于。 这日正午,在陈沙的脑海之中,一股强烈的精神之力,翻江倒海也似,实质性的扩散了出来。 轰! 无心的波动,竟然在陈沙的体外形成了rou眼可见的涟漪。 第三尊丁卯太岁炼成! 陈沙睁眼,于心神感应之中看着头顶的这三尊神灵。 心神之中。 这三尊神灵皆无限高大,可谓是心有多大,他们就有多大。 左边站着两位是张公和王任。 右边则就是这位新练成的丁卯太岁,女神。 “今日起,你就叫仏尼,字太阿,是我的第三位护法神,职丁卯之位。” 陈沙微笑着看着头顶威严的三尊神灵。 心下呼出一口气。 “护法神已成,现在该试试看,怎么样修金刚神了。” 陈沙手头一翻。 他拿出了那本金刚四妙谛,开始和太阿神尼所讲的那四种成就相对应。 金刚四妙谛里面,有讲如何修行的方法。 而太阿神尼则说的更加细致。 “太阿神尼说的很清楚,要想成就第一重金刚境,就需要领悟‘只手之声’‘无声之声’,或者说“大音希声”……” 陈沙自语: “这三个词,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所谓只手之声,是一佛门公案里的典故。 其意为: 两手相拍,自然发声,为凡夫所闻。 然扬只手,无声无响,若非心耳,不可得闻。 说的更明确一些,就是…… 寻常人,一拍手就有声音,可这是两只手相击出现的声音。 但一只手的声音是什么。 不与另一只手拍,也可有声音? 若有的话。 只手如何发声,声音是什么。 这是一桩佛门公案,其实讲的是禅定,讲的是人不能用rou眼,rou耳去聆听感受世界,而应该去发觉自己的自性,用心去感悟天地。 所以,只手之声,rou耳是听不见的。 唯有用心耳,才能听见声音。 这种声音是无声之声,在道教又叫做“大音希声”。 这就有些玄之又玄了。 陈沙也是一知半解,只能先摸着石头过河,老规矩,进入到南天门之中开始试错,一次次的试验,总归能够试验出问题所在。 总结来说。 要修成第一重金刚境,就需要听到自己的“心声”…… 可陈沙这一进入南天门后。 在时间静止的环境里,一枯坐,就是数月的时间,却仍旧不得要领,他已经在尽量的按照那太阿金刚四妙谛之中所讲的功法去修行了。 再配合着太阿神尼的指点,仍旧是不得其门而入。 陈沙摇头:“难道是因为佛道思想不同的问题,我以道教思想,去学佛宗静坐枯禅顿悟,必然是适得其反,可……” 想不通,他最终还是决定再次进入太阿神尼的场景当中。 只要他没有通关这一层,那么太阿神尼飞升的那一幕,就会一直的重复延续,一次次的重演下去。 或许,自己可以去跟太阿神尼面对面的讨教一二。 本身陈沙就有前一次向太阿神尼讨教中阴净身神咒的经验,知道这位乃是一个大德佛尼,拥有一种大胸怀和一种大慈悲心,或许,会摒弃教派观念,帮助自己完善大黄庭也说不定? ………… 再次进入太阿神尼飞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