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圣僧觉命 (第2/2页)
“坐禅坐了十年?那岂不是死了都没人——” 易时话还没说完,便被本竹一个回头眼神给硬生生憋了回去。 “抱歉抱歉,你看我这嘴,该打。你刚才说住持见过一次人,是谁啊?”说着易时心虚地装模作样轻轻抽了自己两个嘴巴子。 “管这么多作甚!到了住持面前休得出言不逊,得罪了住持谁也别想跑—— 嗯,我们到了。” 易时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就算自己已经是藏象境,爬这么高的人也得累个半死吧。 在这山崖边缘建着一间朴实无华的小屋,屋前是一棵盘曲虬结的老松,松下竟有一处水池,水质清澈,无泥无垢,甚至连松针落叶都没有,水面甚至有着翻涌的迹象,似乎有着一股泉眼。 虽说易时对这座山的高度没有什么概念,但绝对是自己曾经爬过的所有山里生平之最,这么高的山顶竟然还会汩汩喷涌的泉眼?! “嘎吱——”忽然一阵推门声起,山顶的这件小屋的门应声而开,里面走出一个年迈的身影, 只见其一身青色僧衣,双手合十,脸上三绺白须,枯木般的脸上尽显和善,乍一看之下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世俗小庙里的一个老和尚。 “住持,易时带到了。”本竹和尚深深一躬。 老和尚脸上笑容顿显,沧桑的嗓音轻启:“辛苦了,你暂且先退下,待会儿再唤你,老衲有事与这孩子一叙。” “是,住持。”本竹和尚应声退下。 住持老和尚目不转睛地看着易时,生怕他从自己眼中消失一般:“孩子,坐吧。” 住持老和尚手指的是水池边一块巨石,表面磨平做成了一面石桌,光滑如镜,石桌两侧是两张石鼓凳。 桌凳俱是一尘不染,仿佛就是为了等待易时的到来一般。 面对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易时毕恭毕敬,不敢造次,在老和尚坐定之后方才坐下。 易时坐下第一件事就是从怀中取出觉性老胖子给自己的玉符双手递在老和尚面前,恭敬道:“这是觉性大师让我亲手交给您的。” 然而老和尚接过玉符便贴在眉心,闭眼感悟了一番,不久后张开双眼,温蔼道:“没想到孩子你不仅仅是易先生的后人,还被觉性师弟收作了徒弟。” 果然,不愧是觉性老胖子的师兄,也是一眼看出了自己的身份。 觉性老胖子自己还是比较信得过的,对于觉性的师兄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没得说了,拱手坦白:“易先生正是弟子祖父。” 老和尚笑了:“不必如此多礼,老衲法号觉命,你是觉性的弟子,称呼我师伯即可。” “是,师伯。” 易时表面波澜不惊,内心确实暗自窃喜,总算抱到大佬的大腿了,嘿嘿,还是个这么粗的腿,咳咳。 觉命抚须笑道:“三星县之事我已知晓,摩罗教之事老衲自会安排人去查明,但涉及世俗之事,老衲不便插手。” 易时听出来觉命说的是允州刺史。 觉命上下打量着易时:“觉性倒是有眼光收了你这么个自主开启玄牝之门的好苗子,但是你修的好像并非佛门之法,应该是道家道法吧。” 一下子被看穿了自己的秘密,易时一下子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毕竟不知道这个世界道家与佛家到底什么关系,为何整个南朝只拜佛,不修道,难道说—— 易时脑子里顿时脑补出了一出争夺信仰的佛道大战。 见易时心虚紧张,沉默不言,觉命和尚笑道:“无妨,天下修行之道,均是殊途同归,不必太过在意是道是佛,毕竟你是易先生的孙子,修道家功法也不足为奇,只是修不了几门佛门正统术法罢了,不碍事。” 易时这才长舒一口气,佛道没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那就好,还以为自己就这样要被扫地出门呢。 觉命忽然起身,看着头顶的老松有些出神道:“既然见也见到了,你就先回去吧。” “啊,就没了?” 这和小说里说的不一样啊,一般拜见高人不都会赐给晚辈一点法宝秘籍什么的吗?就上来找我聊了个天就让我走了? 觉命看穿了易时的小心思:“你目前根基尚浅,肾之神虽说已近大成,但却是不懂凝练之法而虚浮不定。待你在寺中打牢基础后,有任何疑问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随时都可以?记得本竹和尚刚才说过十年来住持基本上从不见人,却对我是例外,也就是说以后要是想要什么好东西直接来找他就行了? “多谢师伯。”易时忽然想起一件事,“师伯,弟子刚入寺中,对寺里很多是不太熟悉,怕一时莽撞冲突了寺里的师父们,不知我该如何称呼他们。” 觉命眉眼一笑:“寺里除了我与觉性以外,最高的也只是与你同辈,称呼一声‘师兄’即可。” 也就是说,从此白马寺所有的弟子需要正是叫我师叔了? 嘿嘿嘿,云中雁,让师叔来好好疼爱疼爱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