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9 宝剑配英雄 (第1/2页)
从十倍张三丰天赋开始武当山上那些事259宝剑配英雄孟修远自离了李阀的船后,便没有再在彭城多待,一路往西南行去,目标直奔武当山。 只因此刻,确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 不仅是和石龙的那一年之约将近,他自己也觉得需要找个清净的地方,好好潜修一段时间。 在船上听李世民和李秀宁说起要劝李渊起事之时,孟修远便明白,这个时代最为混乱的时候就要开始了。 隋朝廷崩塌,军阀混战、百姓离乱,就在眼前。 要踏足这般乱世,孟修远觉得,以自己此时的武功修为,尚显得有些不够稳妥。 倒不是他太过谨慎,而是经得昨夜和那边不负的一战,孟修远终于算是管中窥豹,了解到了此世武学的神奇之处。 似边不负这种档次的武者,虽也称得上是成名已久的高人,却距离宁道奇、傅采林、毕玄这样的武学大宗师,尚有很远的距离。 而即便是这样不算最顶尖的人物,却也能在反应、预判、洞察等各方面很大程度上压制住孟修远,从而在rou身、功力这些“基础属性”全面被碾压的状况下,支撑逃跑了许久。 很明显,这就是所谓“精神境界”带来的优势。 孟修远此刻已经惹上了阴癸派这样的魔道巨头,之后若想在这江湖中凭由本心、毫无顾忌地行事,自然不该有这样的短板。 否则在面对真正最为顶尖的高手之时,可能很难做到十拿九稳、以一敌多。 他想要在这乱世之中尽一份心力,自是要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全自己的武功,才算是稳妥。 …… 从彭城往武当山,约莫有个一两千里路程。 本来依照常理,该是从水路走大运河-长江-汉水这条航线最为方便。不过为了安全,孟修远最终还是选择了陆路步行。 毕竟那阴癸派在暗,孟修远在明,若不想连累武当山上的那那些乡民和石龙,自是要在路上甩掉那魔门众人的窥探和跟踪。 而方法也很简单,便是运足真气、撒开步伐,沿着荒郊野岭、悬崖峭壁一路狂奔。 孟修远自信,以他此时的真气、rou身之强,施展起轻功来,便是那阴癸派的妖人连续换乘宝驹,也绝追不上他。 如此,短短时日,孟修远便已带着一路风尘重归武当山。 清晨薄雾之中,孟修远飘然寻山路直上,心中正想着时别一年,山上此时会是个怎样的境况。 不料,他还尚未至山顶之时,便先遥遥见到了三个熟悉的身影。 凝神望去,见竟是石龙带着寇仲、徐子陵二人,正在一块空地上习武练功。看那两个年轻人动作利落沉凝,显然已经是颇有功底。 “石兄,恭喜你啊,收了两个好徒弟……” 孟修远当即笑着轻道一声,飞身飘然落至三人面前。 三人见得有人影从天而落,先是第一时间下意识地摆好御敌架势,随即才反应过来,望着孟修远惊呼道: “孟公子……”“孟大侠!” 孟修远见三人眼中惊喜之意,心中不由一暖,微笑着正待要答话,却听不远处山林之中突传来一阵喧闹之声。 “怎么了,可是敌人打上山了?!” “我便说,这安宁日子不会一直都有……” “都闭嘴,整齐列阵!” 随即,便见得山林之中窜出数十个精壮的汉子,皆身披木甲、手持长枪,动作十分矫捷。 仔细辨认之间,才发现原来都是孟修远之前收留在山上的乡民。 “石兄,这也是你的手笔?” 孟修远望着这些明显有过训练痕迹的壮汉,朝石龙下意识地问道。 石龙转头望了一眼那些乌泱泱赶来的乡勇,先是嗤笑一声,随即才朝孟修远答道: “孟公子误会,这事我可不敢揽功…… 非要说的话,这该是你自己的手笔才对。” 孟修远闻言,不由为之一愣。 …… 那些乡勇看清了孟修远的面容,误会自然解除。 几十人杀气腾腾地来,欢天喜地地归,纷纷撒开脚丫地往山顶跑去,通知乡亲们好好准备,摆宴席欢迎孟修远这个“大恩人”的回归。 孟修远和石龙缀在后面,边走边聊,才算是渐渐将这其中事情弄清。 原来,一年前在石龙和寇、徐二人抵达武当山时,这山上的“护民团”便已经初具声势,若非双方沟通及时、都提起了孟修远的名字,差点便打了起来。 “不对,我记得我只是随手教了几个年轻人而已。 怎么短短时间,便有这么大规模、这么多人了?” 孟修远听石龙说到此处,不由心中略感疑惑。 石龙见孟修远对这事是真的关心,便在仔细回忆片刻之后,详细地解释道: “我平日和这些乡民接触不多,也没亲口问过,只是寇仲、徐子陵两个小子和这些人混的比较熟,同我隐约提过一点。 据说,是在我们来之前,便有过两三波土匪来山上sao扰。 这些乡民靠着你教的武功、留下的真气,将那些土匪全都击杀,缴获了些许银两财物。 村里人既尝到甜头、也感受到了威胁,于是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在那几个懂武功的少年人手下努力cao练。 时间一久,这山上只要是身体还过得去的男丁,大多都参加到了这‘护民团’中。 他们上午务农,下午练功,靠着种地和引诱击杀山贼两条收入,日子可比以前过得滋润许多……” 孟修远闻言不由一愣,只觉得这事情远超乎了他的预期。半晌,他才突地低声感叹道: “乱世之中,果然人心思变。 连这些老实巴交的乡民,在有了一点力量之后,都不愿过平常生活了。 也难怪这天下间军阀四起、盗贼横生……” 说到这里,孟修远不由想起自己当时传授这些乡民武功的事情,也不确定自己当时是不是草率了。 不过好在是这些乡民本性纯良,没下山去主动劫掠为恶,才叫孟修远心安了一点。 石龙对这个话题并不太关心,闻声附和地点了点头,片刻之后,便又主动和孟修远又聊起一年以来他和寇仲、徐子陵二人的事情。 听石龙言语之中的意思,显然是对这两个既机灵又有义气的少年十分喜欢,所以至今仍将他们俩一直留在身边,并时常亲自教导武功。 不过,他倒也是没有将他俩正式收做徒弟,不为别的,只因孟修远同样指点过这两人武功,石龙不想占孟修远便宜,将这两个天赋异禀的少年收归门下“独占”。 孟修远闻言一笑,却也没有多劝,只道是石龙这耿直脾气一如既往。 …… 之后日子,孟修远便又安心地住回了武当山上他那间“紫霄阁”,潜心钻研《长生诀》的后两幅图像。 与石龙和寇仲、徐子陵三人为伴,山上的日子倒也不绝寂寞。 在这乱世之中,略显荒僻的武当山反倒成了一方净土。除了偶有流窜的小股山贼、土匪寻上山来,一直都没生过什么大的变故。 如此这般,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便是一年有余。 直至这日,一个熟悉的老朋友找上山来,孟修远的平静生活才算是被打破。 “鲁老先生,您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