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5 赵敏来信 (第2/2页)
视着孟修远的目光之中,满是赞赏之意: “不错,不错。 当年那个豆丁大小的孩子,一转眼,真成了似当年郭大侠那般为国为民的人物了。 修远,你做的很好。” 孟修远闻声愣了片刻,才随之笑这摇了摇头,坦然道: “师父,您别替我吹捧了。 不敢说是为国为民,更不敢与郭靖大侠相提并论。 我所求的,不过是自己心安而已。” 张三丰闻声神色愈发慈祥,站起身来到孟修远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不管为了什么,做的是有利天下百姓的善事便好。 但有一点,你要记清楚,莫要忘了……” 说着,张三丰竟是不顾宗师风度,径自撸起袖子,亮出自己尚且精壮的小臂: “你在外行事,无需顾忌人家用武当派来威胁你。 师父虽老,却还没老到手脚不能动弹。 有什么难以对付敌人,也无需担忧。 回来告诉我,咱们师徒一起上阵便是。” …… …… 这次师徒谈话往后数日,孟修远都一直将自己关在房中,没有露面。 而武当派之中众人,则一个个都十分忙碌。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努力着手收拾着手边的东西。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孟修远的那个向昆仑翠谷之中迁徙弟子的计划。 虽只是孟修远的一家之言,可是以宋远桥为首的二代弟子们,却还是愿意相信孟修远的见解,劳师动众地开始为这场“大搬家”做准备。 毕竟,哪怕不为躲避元朝廷的大军围山,那翠谷之中的“灵鱼”、“灵果”可都还是极好的东西。 对习武者来说,算是天材地宝也不为过,自然要利用起来。 事实上,无需过多解释,这些三代弟子们早就对那神秘的昆仑翠谷心生向往了。 因为谁都看得出,从那翠谷之中归来的周止若、小昭二人,五年中功夫明显突飞勐进,远拉开了与其他三代弟子的差距。 这便是一面活招牌,由不得大家不相信。 于是,在宋远桥的计划之中,武当山上这百余号三代弟子,绝大多都被分配在了俞岱岩、张松溪、殷梨亭三人手下。 由他们三人分别带领,准备分批趁夜下了武当山,扮做寻常镖局走镖的样子,低调往那昆仑山的方向行进。 只留下宋远桥自己留在这山上,带着一众火工道人、杂役道童侍奉师父张三丰,并且撑住这武当派的门面。 如此情况下,自然有很多事情需要提前规划好,也不免要耽搁些时日。 却没想,此时竟突生了变故。 “父亲,出事了!” 宋远桥本在紫霄殿指挥众人干活,突听宋青书那略显焦急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他闻声立时眉头一皱,朝那正施展轻功窜入殿门的儿子出声呵斥道: “好了,我听到了。大呼小叫的样子,成什么体统?! 我不是同你说过么,要处事不惊。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也绝不能先自乱阵脚……” 宋青书有要事要说,见父亲这又开始长篇大论地教训自己,不由得心中有些焦急,出声打断道: “父亲,是咱们山门外来了鞑子!” “鞑子?!” 宋远桥闻言也被惊了一跳,也顾不得再教训儿子,赶忙转而问道: “你可看清,是来了多少人马,有没有带弓箭劲弩? 还有领头者是什么样子,军阵之中可有什么眼熟的江湖高手?” 宋青书赶忙摇了摇头: “不,没来军队,只来了两个猎户打扮的人。 而且虽看着精壮魁梧、有外家功夫在身,却也只是寻常,应该不是的江湖中人。” 宋远桥听宋青书这么说,不由得暗暗舒了一口气。可随即,他便愈发疑惑,皱着眉头开口问道: “只是两个人,你为何如此惊慌?” 宋青书也知道自己没将话说清,接着解释道: “他二人虽然没什么威胁,可来历却是不小。 据那两个鞑子所说,他们是代表汝阳王府的敏敏特穆尔郡主,想要邀请小师叔去赴宴。” “汝阳王府的郡主……” 宋远桥闻声,脸色愈发深沉。 孟修远那于军阵之中,生擒汝阳王世子的故事,他这些天可也是听过的。 现在这汝阳王的郡主突然又登门邀请,恐怕来着不善啊。 “父亲,咱们怎么办?”宋青书同样有些犹豫。 “通知你小师叔,让他自己定夺吧。 他最了解其中内幕,想来会有办法的。” 宋远桥静思片刻,还是觉得应该将这事交由孟修远自己处理。 …… “汝阳王府的郡主?她竟敢主动找上门来?” 待宋青书将此事通知孟修远时,他同样为之惊讶。 宋青书听孟修远这语气,立时便放下了心来,知道此事应该并不严重,全在小师叔的掌控之中。 “那两人还在山门口等着呢,小师叔你就快去吧。” 宋青书稍舒了一口气,然后对孟修远说道。 “急什么,让他们等着,我这还忙着呢。” 说话间,孟修远的目光便不自主又落在桌面上,随即狠狠地捶打了几下自己的脑袋,面色愁苦,似是为什么东西而困扰。 宋青书见状有些好奇,不由得目光从孟修远背后越过,朝那桌桉上偷瞧。 但没想到一看之下,却发现其中除了些生涩难懂的词语,便就是些自己看不懂的图画符号,满满写了一面。而在书桉旁边,则更是叠了厚厚的一摞纸张。 “小师叔,你这是在做什么?”宋青书不由得好奇道。 “整理一下自己仅剩那点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想要各编纂成一本书。 可没想到,多年没学,脑子都锈了。” 孟修远说话间愈发苦恼,似是遇到了这世间最为难解的困局,比之一人面对千军万马时更加绝望。 宋青书闻言,不懂孟修远在说些什么,可他看孟修远这状态,一时半会儿地应该是完成不了眼前的事情,不由得有些着急。 “小师叔,这是那两个鞑子送来的信件,说是那位蒙古郡主亲手所书。 需得交到你的手上,只有你一人能看。” “嗯……”孟修远闻言,没太在意地点了点头,以真气防备之后,便随手拆开了这封信件。 却没想,他刚一眼落在这信纸之上,脸色便陡然发生了变化。 这信上内容不多,只以娟秀的字迹写了短短一句话: “大哥哥,屠龙刀已在我手,还请赏光鉴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