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幼年期的巨兽 (第2/2页)
从骄阳广告和新科商贸日常经营管理中释放更多精力的宋阳,现在更主要的身份变成了春芽投资的总经理。 而春芽投资在去年宣布第二期1亿元基金,今年注入了一笔让外汇管理局和人行总部都惊动的资金之后,终于有了大动作。 这回不是投资,而是成立了燕京华芯微电子,主要方向是做集成电路设计。虽然不是芯片厂这种巨大规模投资的项目,但是王元和倪南光两大院士的加盟,还是让这家公司备受瞩目。 但从这个事情开始,春芽投资的动向却让一些有心人看出别的意味。 其中一个引发不少人关注的动向,是春芽投资与华通集团开始走近了。 …… 去年,在华国全部的固定电话和采用模拟信号技术运作着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都是由邮电部电信局负责的时候,一家新的公司成立了。 电子部、电力部、铁道部等共同组建了华通。 而今年4月底,电信也作为企业法人注册成立。 但此时,华通处境艰难无比。 固定电话市场是电信几乎全占的,华通现在甚至支持不了国内的长途,只能做做市内电话。 而刚刚开始组网的GSM移动通信网络,华通只拿到了四分之一的频谱。 不仅如此,华通的号段,还打不通电信那边的号码。 憋屈。 但是要发展。 组建自己的GSM网络要钱。 此时此刻,华通和电信的实力对比,近乎1:100。 而基本没多少业绩,华通想拿到贷款都困难重重。 华通的董事长赵维到处拉投资。 还不能乱拉,总公司是央企,成分不能很复杂。 但地方分公司可以啊,所以什么法国电信、NTT、贝尔、新加坡电信……华通地方分公司中的股份组成很复杂,都是为了用别人的钱来建设覆盖全国的移动通信网络。 总公司里成分倒是清晰,全是政府部门或者央企,但数量多达17家。 春芽投资手里有那么多钱的消息,赵维也通过自己的关系知道了。 羊坊店15号,华通搬到这里才半年多,筹备、组建至今,华通总公司才算有了自己独立的小楼。 一共三层的华通,总办公面积差不多2000方而已。 此时的羊坊店还是一条不大的胡同,华通就藏在这样的小胡同里。 但这其实是一家注册资金10亿元的庞然大物。 “赵董,你们这够不好找的啊。”宋阳到了楼下,见到了赵维就笑着说道。 “张市长前不久来的时候,也这么说。”赵维笑着把他迎进去。 地方虽不起眼,但很多大领导却常来。 赵维一路介绍着,一边也说道:“现在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总公司的办公条件能省则省,宋总见笑了。” “哪里。越是这样,越说明华通能发展起来。” “那是自然。”赵维请他到了董事长办公室坐下,“听宋总对我们的前景也看好,我是不是不用多费口水了?” 话说得随意,赵维却在细细看着这个宋阳。 赵维的身份很不简单。 一个简单例子就能说明。 华通成立时,他收到了刚刚卸下兼任人行行长职务的那位的贺词。 现在,宋阳看着他笑道:“赵董太客气了。我们春芽投资手上有些资金,赵董是听季司长说的?” 赵维笑了笑,他点出这一点,看来至少是表露着坦诚的态度。 “宋总别怪啊,老季也说了,宋总这边是计划往半导体方向投资。”赵维感慨不已,“我这也是没办法,到处找钱,试试嘛。宋总,你说过来,我还专门安排了一下打扫卫生呢!” 他说得很让人感觉亲近,宋阳既然过来,自然就是已经有了决定。 “赵董,之前联系的时候,说的是鲁省的分公司?”宋阳笑着说道,“那也不需要多少钱吧?” 赵维心中一动:“宋总的意思是?” 宋阳斟酌了一下之后说道:“赵董,现在华通有17个股东。其他兄弟央企,有不少也只是当时帮个忙出点资吧?虽然他们倒不缺这点资金,也不会多说话,但董事会毕竟复杂了。如果只是鲁省分公司,赵董打个电话的事。” “……宋总,想参与到总公司里来?”赵维听懂之后,反倒疑虑起来。 宋阳点了点头:“我知道,春芽投资是民企,赵董这边是会有顾虑的。但现在大方向没问题,只不过打几个报告的事。华通是必须打破局面的,总不能下很大决心成立,却一直像现在这样艰难发展吧?况且,我既然决定参与,那也是带着资源和想法过来的。当然了,赵董不用担心我会在华通的发展上指手画脚。” 一段话说了很多意思,赵维先笑着问:“什么资源和想法?” “燕京的分公司,我愿意把凯奇通信并过去,这是多了一个现金收入点。寻呼业务这一块,波道可以和华通深入合作。移动通信领域,我们也可以支持波道专门生产基于华通通信网络进行优化的数字通信设备。”宋阳顿了顿又说道,“赵董还知道我们邀请王元院士和倪南光院士成立了微电子公司吧?通信技术,是我们的一个方向。” 赵维心中一震:不仅是解码芯片? “当然了,华通不缺人不缺技术,也不缺政策准入。”宋阳笑着问,“赵董,这一次的计划,是希望我们这边可以投出多少钱?” 幼年期的华国通联找投资,只要他们敢要,宋阳就敢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