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 钟山烛天 (第1/2页)
夜幕降临。 天神大厦前,各种名车不断驶来,走下车的人来头一个比一个大。 有红极一时的明星,有超凡家族的天骄,也有来自各大财阀的话事人。 苏羽也到了,他此时身穿一袭黑色燕尾服,看起来比较正式,乃是由幽冥母皇甲变化而成的。 对于今晚出席的妖族天骄,苏羽很感兴趣。 “叮!”十六层到了,苏羽走出电梯。 这里安保很严,这些保安会审核每一个人的身份。 天神大厦十六层装修讲究,称得上富丽堂皇,十分奢华。 场地极为开阔,水晶灯饰精心布置,将这里映衬得很有气氛。 金碧辉煌的宴会厅中,宾客的谈笑声传来,气氛非常热烈,早已来了很多人。 这些人三五成群站在一起,热络地交谈着。 “那不是徐伟强和鹿明玺吗?”苏羽眼神敏锐,一眼就发现了这两人,他们竟然放下了《超凡纪元》的拍摄,特意赶来参加天神公司的庆功宴。 这两人一个是华夏的知名大导演,一个是娱乐圈的一线小生,自然是有资格拿到请帖的。 苏羽在场内扫视了一圈,还真发现了不少熟面孔,包括成团出道的李子恒和宇文虚等人。 还有不少明星,苏羽都在电影或者电视中见过。 “咦,这不是苏总吗,太好啦,我们都是你的粉丝,能不能和我们合张影?”就在这时,三个可爱的小女生跑来。 这三个女生看起来十几岁的样子,能进入这个宴会厅,显然她们的背景不简单。 此时,三女已经来到了苏羽面前,一脸激动,扑闪着大眼。 苏羽无奈,跟三人合影,结果还没有拍完呢,便陆续有人前来搭讪,大部分都是陌生面孔。 “苏总,你跟秦若曦到底是什么关系?”一位超凡天骄宛如一个记者,对苏羽发问。 “朋友而已!” “我看到秦若曦也来了,就在不远处哦。”要求合照的小女生叽叽喳喳,指向远处。 苏羽顺着小女生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了秦若曦。 “苏羽?”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一个青年手持着酒杯,慢慢向苏羽走来。 “你是?”苏羽并不认识此人。 这位青年大约二十来岁,面容俊朗,赤发披肩,眉心处竟然有一只竖眼,宛如神话之中的杨戬。 这颗天眼为他增添了一种奇异的魅力! “我名烛天,来自钟山!”他开门见山,上来就自我介绍。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极度自信的天骄。 苏羽瞳孔微缩。 姓烛? 来自钟山? 而且还有第三只眼! 综合这三条信息,很难不让他多想。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苏羽从祁不归的记忆中得知,在帝尧时期确实有烛龙一脉。 这烛龙一脉非常神秘,即使是帝尧也不敢轻易招惹,原因就是烛龙一脉掌握着一件天象武器——“烛龙”。 上面这段应该这样翻译: “西北海的外面,赤水的北边,有一座章尾山,也叫钟山,这里属于‘音近互转’。钟山上有一件科技造物,长着人一样的脸,蛇一样的身子,浑身红色,眼睛竖着长,他能cao控白天黑夜,不用吃、不用休息、也不需要氧气,可以二十四小时工作,能呼风唤雨。它能照亮九阴之地,这就是烛龙。” “烛九阴”并非指名字,而是指功能。 九为极数,代表所有,翻译过来就是,这件科技造物可以洞察、照亮地球所有的阴暗面。 关于烛龙的描写,古人在此处已经暗示得非常明显了。 能够“不食不寝不息”的当然只有机械。 《山海经·海外北经》也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在这里描述的“烛阴”与之前的“烛龙”几乎一致,只不过多了一句——“其为物!” 在这里,已经不是在暗示了,应该说是明示! 如此强大的存在,古人给它的分类却是——“物”! 同一句话中前面说是“钟山之神”,后面说是“物”,是矛盾了吗? 不,这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之前提到过,上古之人非常聪明,对万物的分类极其严谨。 有物、有神、有巫、有人、有兽、有鸟、有山、有国…… “神”就是“物”下面的一个小分支,就如同“鸟”是“兽”下面的小分支一样,后者的概念之中包含了前者。 意思是,需要电力驱动的“物”。 那会不会是古人误把“有兽”写成“有神”和“有物”呢? 绝对不可能!!! 古人若是想描述真正的兽,都会明确写“有兽”。 譬如“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挥,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又譬如“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健。” 这些才是真正的,不需要电力驱动的兽。 山海经是华夏已知最早的分类学,可见当时之人就已经非常聪明了,反而是后人比古人更加迷信…… 硬生生把史上最早的百科全书,判定为神鬼志怪虚构之书。 殊不知,在上古之人的概念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神灵”! 到了商朝,当时的百姓已经几乎看不到科技造物了,这才开始给“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