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章 半部论语治天下 (第1/2页)
“王兄!”李世民开口,李孝恭才嬉笑着放下了跳腾的小人儿。 李二见状扔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此犁造价几何?百姓可能负担?明岁春种前可能普及天下?” “如陛下亲眼目睹一般,相比旧式耕犁,曲辕犁除了省下一头耕牛外,在耕耘速度、深度等各方面皆有极为出色的优越性。 故而,经过大量农夫的认证,微臣已快马加鞭通知了工部司赶制,好赶在年底前普及天下,一副作价两百八十文,已经投放在了工部下属的水泥店中售卖。”霍弘行了个相当应付的礼节,摸着胸口说道。 “卖?!”李孝恭明白这聪慧的小子知道自己在很长的年岁中封无可封,直接放弃了进献的心思,却对其售卖的行为极为不满且不解。 霍弘摇头解释道:“顾忌商人逐利而已!相比于多买头耕牛,我想老百姓更愿意花钱买副曲辕犁使用。 然而,仿制其实曲辕犁并不难,有相当一部分商人应该会抓住这个机会,高价贩卖。 而工部给出的价格,是抛去工匠、木料等成本后的最低价,为了避免让盲目的百姓上当受骗,这才放在水泥店中售卖。” 李纲等人非常满意这个解释,李世民却不信其中真的只有薄礼可图。 “屯田司欲持续开荒?”房玄龄看着一亩亩荒地以极快的速度开垦完成,心头盘算着每日开垦的大概数量。 霍弘顺杆子就爬,“不会!屯田司只是给地方官府作个示范,让他们和天下人都知道,实际的开荒效率的高低,免得有些贪官污吏消极怠工。 房相,我倒是觉得,开荒的成果可以纳入年末官吏考核的范畴,当然,不是涵盖天下所有州县。 如长安、万年县这等京城附近的县域,开无可开,代州等边境之地,既有人口稀少、无力大肆开垦的现实,又有突厥袭扰的外部环境,不能一言概之。 另外,工部屯田司大量的牛羊马匹,为了防止一次性售卖,影响到百姓的牲畜买卖,将会分批次以最低廉的价格转卖给百姓。” “霍侯一心为民呢!”刘义节讥讽道,话听起来着冠冕堂皇的,其实还不是为了赚足本钱。 杜如晦出言拦截了霍弘的反击之语,“吾观耕牛鼻头物什似为铁环?” 马周见自家的上司侯爷气鼓鼓的不愿回答,拱手说道:“杜尚书眼力卓绝,正是铁环,准确的说是牛鼻环。 屯田司的牛羊马匹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突厥等外族人之手,为了让这样未曾驯养的倔牛听话,侯爷便相处了套牛鼻环的法子,挺实用的。 工部司起初参与打造并套牛鼻环的大匠,受侯爷的嘱托,已将其教给了相熟的平民百姓。” 闻言,霍弘不停地撇嘴翻白眼,这么好的法子搁你嘴里,就换来了一个“挺实用”的评价!平时不是文采挺好的么,怎么这会不放两句了? “哦……霍侯大公无私!”杜如晦虽是诚心赞美,听着却有股讽刺的滋味。 “呵呵呵……” “啪!”李孝恭听见刺耳的冷笑,反手一巴掌拍在了霍弘的后脑勺,“说人话!” “曲辕犁和牛鼻环没什么技术难度,但却是实打实的利国利民,可是献给朝廷也就能混个十五贯的赏钱。 比起在朝廷官员施舍般的眼神下换取少的可怜巴巴的赏钱,还不如直接教给百姓,换两句好话听听。”霍弘摇头晃脑的说道。 李纲平声静气道:“霍侯以为国策有误?” “祭酒可认识那是何菜,又是何习性吗?”霍弘抬手指向路边田地中的寸许长的绿色之物,问道。 “不知!”李纲坦然说道。 “菠菜!可在冬日成长,常食对祭酒这般老眼昏花的人大有裨益。”霍弘咄咄逼人的说道: “足以传家、于民有利的百工奇技只配享有铜臭之物,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酸儒却在朝堂大放厥词,难道这是对的?还是说这就是圣人之道?” 在场之人这才回过味来,敢情今天弘文馆宗师齐集,是因为学术之争,霍弘又要对儒家发难,纷纷抱起看热闹不嫌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