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皇朝_179 这地方不能呆,乡亲们太凶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9 这地方不能呆,乡亲们太凶猛 (第2/2页)

葛匀说话,他说话的特点是嚣张而且没什么脑子,今天看到这一幕,杨顶天发现他没有改变,跟之前一样,说话做事,完全用他喜欢的方式,不担心会出问题。

    跟着,方建德也赶到了,他看见葛匀和他的人确实跟县衙的人动手时,也傻了,无话可说。老方怎么都没有想到,他宠爱的这个外甥,竟然连这个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好歹他也是做了高台坊二三年的长官了的。

    当然,这也说明葛匀是真幼稚,不懂事,坊市长官的职位也全是靠他舅舅才得来的,他这时的愚蠢举动也跟他舅舅的纵容和溺爱脱不了关系。

    就这么,葛匀也玩完了。

    不过杨顶天和徐光念在方建德的情面,留了他的妻儿给方建德照顾。

    汪家方面,县衙的官兵抄家和查封田地,一直忙到了天黑,好在这里还属于城区,距离县衙七八里,还不算太远,所以七八点钟时,工作都完成了。

    县衙官兵盆满钵满,个个意气风发干劲十足,而汪家的人和他家女婿个个成丧家之犬。本来他们家有家丁和丫鬟十多个,官兵动手抄家前,就一哄而散了。

    几个平日里狗仗人势,欺负过乡民的家丁,还被打得鼻青脸肿,在人群中连滚带爬,才得以突出重围,跑了出去,身上衣服不成样子,模样比落水狗还难看。

    县衙官兵走后,汪家全家七八口人立刻遭到了街坊四邻的唾骂和追打。逃跑时,道路昏暗,姓汪的又快六十了,不小心栽进了河沟里,没有人施救,他自己又惊慌,结果活活让水给呛死了。

    两个儿子被平时他俩欺负过的乡民追打,老婆孩子都顾不上,只身逃命去了,身上什么东西都没带得有,而且俩人还是各逃各的,大难临头各自飞,彼此顾不上,估计今晚逃过了,第二天也是隐姓埋名,沿街乞讨的命。

    他俩的老婆和孩子稍微好一点,没有被乡民逼得太紧,她们趁乱,各自逃了,女人胆子小,也没有别的好去处,应该是往各自娘家讨救命去了。

    汪家女婿一边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乡民们主要追的是汪家人,但汪家女婿也拖家带口,连夜逃了,觉得这个地方不能呆,乡亲们太凶猛。

    回头来,因为县衙官兵已经离开了,带着抄来的贵重物品都拿走了,又没有留人看守,所以几个乡民进他们家拿剩下的东西,比如桌椅板凳等。然后其他人也纷纷效仿,进去抢拿,没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原来好大的一个汪家,顿时变得家徒四壁,连房门板也让人给撬了。也不知道谁这么狠的,撬房门板回去做什么。

    当然,房门板可以横铺起来,两头垫高,当做长桌子放东西。或者给家里的猪圈、鸡窝什么的围一块,也行。总之不要花钱的东西,那回家里用得上。

    这天晚上,白沟里的民众跟逢年过节一样,又热闹又欢快。不过第二天,县衙官兵们再回头来汪家和他女婿家看时,就傻眼了。乡亲们太凶猛,得有人看守,不然过两天,估计顶梁柱都得没了。

    此外,杨顶天还把当初汪家通过各种手段巧取豪夺的几个人家的田地都无偿还给了他们,这是下午公所断案时就说了的。

    晚上八点多,杨顶天他们回到县衙,粗略计算,抄没汪家和葛匀家,总共得到现钱三十余万,此外田宅等不动产,估计也不下二十万,而且还有葛匀的属下、姓汪的女婿他们,凑起来也能有个七八九万,按照上交七成,留下三成的通常做法,杨顶天他们可以私分十七八万钱。

    就这么,从封铺子到这天时,杨顶天的进账一下就有了十来万钱。晚上杨顶天跟晓月说枕头话时,晓月都惊了,没想到老公的县令来钱来得这么快,快得都让她有点害怕了。

    杨顶天自己也觉得,那抄家的生意,做起来确实划算,过瘾得很。继而又想到,当初在瓢子屯时,他正是靠抄家起家的,心里不由一惊,颇为感慨。

    不过杨顶天知道,他做的都是普通百姓拍手称快的事,所以心里感慨,却还没有害怕。

    第二天,五月初十日。因为昨天的原本任务,杨顶天是察看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的,所以初十这天开始,杨顶天严令各坊市,有需要修桥补路的,一定要去做。

    杨顶天也开始主抓这个事情,想搞点看得见的政绩工程。

    杨顶天一边下命令搞工程,一边继续对没去过的坊市做明察暗访。虽然没有发现像葛匀和汪家,或者像此前的蔡岚案,或者不义放债那样的严重事件,但发现了不少非常穷困的底层百姓。

    比如,衣食没有保证,家里用的东西都像捡来的一样,住房狭窄破旧,遇到连日风雨的时候连个干净的用来吃饭和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而且这种情况每个坊市都有。

    于是,这天下午,杨顶天又让官兵去调查统计。完了粗略估计,发现全县城,这样的极困户数在七八十户左右。县城的全部户数是七八百,相当于一百户里面就有九户人家很穷困。

    杨顶天于是又想办法,就想到了设立“义仓”,以救济极困户。

    义仓就是一个仓库,或者一个房子,再安排七八个看守与打理的官兵就行了,设立起来很简单。但义仓出来后,怎么才能有粮食、钱财或者衣物放进去,却是个大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杨顶天很快想到了,因为几天前就有人想通过给他送钱财走后门的方法去县衙谋职位,跟着龚云飞和后来葛匀玩完,都空出一些职位来,其中包括葛匀的坊正职位。

    所以杨顶天就跟徐光、杨运、司吏佐卢慎他们开会商量,能不能让城中的有钱而又比较正直的士绅人家出钱买官职,买那些不需要州府批准的八品以下或者无品的职位,然后用他们的钱去救济极困户。

    杨顶天这个提议,一来没有私心,二来是救济贫困,三来也是某些有钱士绅人家所欢迎的,所以徐光他们没有反对的理由。于是,顺利通过。

    五月十一日上午,县衙就让官兵去县城里张榜公布,对县衙和高台坊已经空出来的五六个职位“拍卖”,规定能够参与竞拍的必须是名声好的士绅。

    实际上关于竞拍资格的这个规定是写出来给普通民众看的,杨顶天知道,只要对方有钱就可以。

    如果买到职位的人品德败坏,杨顶天也不怕,他刚好再去找理由把职位没收回来,白白捞他一笔,完了再接着卖。这就是县令有权,好办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