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5 此人是天纵奇才 (第2/2页)
户的钱。凡是都有意外,那是绝行不通的。所以我钱庄一方还是会存放足够的银钱进庄,以防备某处分号的投钱的数额不足提钱的数额。” 王德元叹道:“没想到,杨大人年纪轻轻,确是才智过人啊!也难怪能得本州长官刺史大人的信赖了!” 杨顶天听见王德元称赞,也是知道他对这个事情没什么疑问了,心里欢喜。 当然,一切的智慧都是因为杨顶天是后世来的,正用过来人的见识,忽悠一个时代。 杨顶天谦虚道:“难得王老先生夸赞,晚辈受之有愧!”场面上的谦虚话哪里都是,老王也不以为意,他又问道:“那你们在哪些县城开设了分号?” 杨顶天道:“原本各个县城都应当有分号,但州廷对此事认真慎重,又担心商户们对此事存疑,不把银钱寄放进去,所以初期暂时在长清、壁山、临礼、涌泉、怀人、三丰、平湖、清溪、高德等七八个县城开设了分号。这七八县是距离州城较近的。” “如今各个分号都已经办成了,可以接收商户们的事务了!如果钱庄能得商户们信任,都有生意做,那么其余二十多县的分号会陆续开设,以便利各县的商户的银钱来往!” “倘若钱庄得商户们信赖,生意旺盛,则州府这里的总号也会扩增,或者州府这里也会增设分号,以便利和坊市的商户寄放和提取银钱!” 老王神色安定,看样子对杨顶天讲的已相信八九分了。 这时,杨顶天为了吊王德元胃口,也是让他产生更大的积极性,道:“其实钱庄这个事,像王先生您这样的大商户,或者再联手几个别的商户,本钱足够时,也可以开设,而后从中获利!而且这个事情商户来做,可能会比官家做得更好!” 王德元是商人,商人以谋利为根本,所以王德元眼睛一大亮,急道:“杨大人说的可是真话?咱们商户自己也可以去做这个事情?” 杨顶天见王德元果然大有兴致,心里欢喜,嘴上道:“不错!不过不是眼下!既然这个事情晚辈已向州衙提出了,而且州衙有先行先试的功劳,所以这个甜头还是得州衙先尝。” “王先生若真有此心,可做准备,等若干时期后,官家对这个事情把控不了了,王先生便可着手开办。到那时,王先生有用得着晚辈的地方,晚辈力所能及,定会相助!” “晚辈猜测,钱庄这事,如同州府已做的房屋众款御灾的事一样,一旦开办成功,不须一二年,定然会风行咱们整个大成朝的,王先生可早做准备!” 王德元是商人,对商场和市场有一定的预见能力,或者说感觉,所以杨顶天的话,他听了就相信。 王德元欢喜,脱口道:“杨大人真愿帮助咱们开设钱庄?”杨顶天正色道:“晚辈今晚满怀诚意而来,视王先生为知己,又岂能相戏!” 王德元欢喜。忽又想到:“是了!那个城民百姓房屋‘众款御灾’的事,据说最先也是杨大人你提出来的?” 杨顶天知道这个事情一定已经在州城里传开了,心里也不奇怪,道:“正是晚辈!” 王德元不疑,反而是满脸的震惊,叹道:“如此说来,杨大人真是旷古未有的奇才啊!”王德元因为不是后世人,所以他的这个惊奇和赞叹是真的。 杨顶天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天纵奇才,假装谦虚道:“王先生过誉了!” 杨顶天知道王德元对钱庄已经没有什么疑虑,是他告退的时候了,于是道:“晚辈不多搅扰!官衙钱庄之事,便劳烦王先生这么去跟同行们说了。若得如此,晚辈将用不忘今夜同王先生之谊,他日官衙许可时,一定第一时间来告知王先生,让王先生能带领商户们开设商界的钱庄!” 杨顶天这一句自然是让王德元传话,同时他以官衙内幕消息和先行者的经验帮助为条件。 王德元果然欢喜,道:“既如此,王某和杨大人一言为定!杨大人可放心,今晚跟王某得的话,王某会给杨大人带出去的!” 杨顶天安心,道:“如此多谢!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愿他日官家与商户共赢!”杨顶天说完,拱手离开。 王德元心情挺好,一直把杨顶天送出到院大门外。 回过身来,王德元的儿子王成业得知他爹刚才是跟一个官员在谈话,此时又见他们二人相送,不由走到了王德元身后来。 王成业欠身问王德元道:“那个大人什么来头,看着不过孩儿的年纪,父亲竟然把他送到了大门外?” 王德元叹道:“这个官人年纪虽不大,可他脑子里的东西却不得了啊!州衙门开设钱庄和前几天做的城民百姓房屋众款御灾的事,竟然都是他的主意,是他向刺史大人提出的呢!” “他提出的这两个主意,无论哪一个都是巧妙得很!而我们,却一个都想不到,这样的人,不是天纵奇才是什么?” 王成业大惊。又听他爹道:“而且他提出的这两大创见都是十分巧妙且利国利民的呢!这可十分难得了!官府里有这样的人,而且还诚心上门来商谈,你爹我怎么能不远迎远送呢!” 王成业心惊时,急忙应“是”。 杨顶天出去后,特意偷听了一下,听见王德元这几句,心里安定了,知道事情到这里,基本上是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