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皇朝_130 碰到了交警,让交警拦住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0 碰到了交警,让交警拦住了 (第1/2页)

    因为说书先生讲的是书面文,一开始杨顶天听得有点迷糊,但仔细听了片刻,便知道是讲前朝亡国的原因和这个大成朝的开国帝王和后继帝王的一些历史故事。

    又因为说书人口嘴厉害,不仅吐字清晰,而且声情并茂,所以杨顶天听着听着,便有点着迷了。杨顶天也因此了解了大成朝的几个开国帝王和他们治国的方针策略。

    茶馆中的许多闲客也像杨顶天一样,听得津津有味,个个兴致勃勃的样子。不过,讲到最后一段的“安居乐业,商贾兴旺”时,先生便收了扇子,同时拱起手来,用白话讲结束语了:

    “感谢众位看官的捧场!今天就讲到这里,咱们明天接着讲!陆某在此也向诸位讨几个赏钱,觉得陆某讲得还行的,请给一点!陆某在此谢过!”

    杨顶天在二一世纪时,经常看网文,看到精彩痛快之处,也要打赏。此时看这说书先生真诚讨要赏钱的样子,知道他跟二一世纪里许多的网文作者一样,不容易,说得好了,有人捧场,有人打赏,发挥得不好了,可能冷场,也可能受到听客们的吐槽。

    而且能够让他说的精彩内容有限,他要把握好一天说多少,怎么把精彩内容发挥好,怎么把握住那些有钱而慷慨的听客,那些喜欢抬杠挑毛病同时掏钱不积极的,他也要想办法应对。可想而知,他是不容易的,搞不好还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姓陆的先生道了谢,说讨赏钱的话,便有两个茶馆的小伙计低头哈腰的捧着大铁盘向茶客和听众讨要赏钱来了。

    台上姓陆的还没有下去,他一来要留意听客们的打赏情况,好知道今天听客的情况怎么样,下一次说讲要怎么发挥,是否该临时加说。

    当然了,有阔绰的大佬,给了大赏钱,要他加说,他还是要说下去的。这样的情况,说书人有点累,但所有的听书人都乐意。

    杨顶天看见两个捧盘子,低头哈腰讨赏钱的小斯,知道他俩应该是茶馆的伙计。茶馆是说书人的平台,艺人和平台平分收益,这应该是古往今来,雷打不动的规矩。大家都要吃饭的么。

    看见客官们打赏,又看见台上的先生观看和道谢,杨顶天忽然有了个想法:“刚才听他说的内容,他好像对本朝代的一些历史和人物挺了解的,这正是我想知道的。既然这样,我何不借这个机会,多给他一些赏钱,然后向他讨教一些本朝的人物和事迹呢!”

    于是乎,伙计端盘子走到杨顶天跟前时,杨顶天摸出了一个二两重的银锭,相当于一百六十个铜钱。而刚才那些打赏的,杨顶天留意了,最多的也不过二三十个而已,有的人,伙计的盘子还没递到旁边,他就转过头,假装和别人谈话去了。

    这个挺大的银锭放入伙计的盘子后,立刻引来了旁侧听众的注目和议论,当然也包括台上留意的先生。

    杨顶天举手向台上姓陆的微微拱手,然后走向旁侧一个安静的茶座去了。杨顶天知道,姓陆的一定会过来。

    于是,杨顶天坐下不片刻,姓陆的过来见礼了。杨顶天起身,拱手回礼,并请姓陆的坐下,问了姓名才知道,姓陆的全名是陆象先。

    彼此不熟,杨顶天不清楚对方脾性,所以杨顶天单刀直入,道:“在下听陆先生讲书,颇为精彩!听先生所讲,必然是晓得本朝的一些人物与事迹的了,因此有心向先生请教一二!”

    陆象先道:“请说!”杨顶天道:“不知当朝宰相是什么人?”陆象先道:“尚书令朱佑光,右丞冯夷,左丞李阳春;中书令焦遂,中书舍人吕留良;门下侍中方正硕,门下侍郎段微。”

    陆象先讲得干净利落,可见他对所讲的那些人都熟悉,而且思维也不错,或者有一些在杨顶天面前卖弄口才的嫌疑。

    而且陆象先看上去四十来岁,这个年纪对于杨顶天来说,是大了许多的了,所以他对杨顶天有轻视也说不定。

    杨顶天也虽然不愿别人轻视自己,但他更怕对方怀疑他的来历,所以听见对方只回答问题,而不多说其他,也觉得是一种好。

    杨顶天又问:“不知当今圣上的皇子有几位?”对方道:“皇长子杨正山,皇三子杨正秀川,皇四子杨正业,皇五子杨正德,皇七子杨正文,皇八子杨正秀,皇十子杨正清,皇十一子杨正书。”

    杨顶天想知道皇帝如今多大年纪了,但又不知道该不该问,毕竟关于皇帝的事情,一般人是不敢轻易谈论的,于是改口问皇长子杨正山,道:“不知太子如今年岁几何?”对方道:“据说三十上下。”杨顶天想:“这么看来,皇帝也不过五十上下年纪,还不算太大,可能在位的日子还长。”

    杨顶天想到跟邱铜在官道驿馆上碰到的宫廷禁卫军大老远跑来这边给什么曹贵妃和太子妃采摘什么翡翠枇杷的事情。这个事情其实显示出了曹贵妃和太子妃在宫廷里边非同一般的地位。

    曹贵妃和太子妃为了吃上几口枇杷,不仅动用了禁卫军,而且所过之处,州官惊动,如同奉行朝廷大政方针一样的奔波。而且可想而知,到了贡献枇杷的乡县,那里的官员和百姓会更加地紧张和奔波劳碌。

    加上数百官军人马一路而来的吃喝拉撒,而且很可能要求很高,这么算来,其实两妃的翡翠枇杷,一个枇杷耗费的银钱,可能在千钱上下,或者更多。一般百姓如何能吃得起,如何能想象得到?

    出于这样的好奇,杨顶天问:“据说当今皇后无子,曹贵妃得势?”对方道:“当今皇后为宣帝朝宰相汤春和之女,她确实无子。陆某看来,曹贵妃得势大概有两点原因,第一是圣上有意巩固太子的地位;第二是太子和五皇子东都泰和王权位得到了稳固。”

    杨顶天听陆象先的说的两点,正好首尾相顾相辅相成,感觉他分析的应该没错。同时,姓陆的说太子时,提到了东都泰和王,于是心奇道:“不知这东都泰和王又是谁?”

    陆象先道:“他不仅是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