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5 多想没用,该干嘛干嘛去 (第2/2页)
不会有骗保户,或者可能骗保的人。 这同时,又有来县衙借贷的人,柳夕给他们写字据,发钱,所以她没随杨顶天去公屋。 这个事情本来是好事,可以让收上来的保险金产生收益,但杨顶天发现借钱的人,有一半都是县衙里的官员或者他们的亲戚,杨顶天就有点发愁了。杨顶天知道,在二一世纪,这个事情是不允许的,这是风险很大的内幕cao作。 但杨顶天一个人反不了整个县衙,多想没用,该干嘛干嘛去。 一阵后,杨顶天带了公屋的四五个小吏员逛街去了。排查了这么多天,其实已经不剩多少了。杨顶天鼓励官兵们,说排查完了了,下午他请客吃饭。于是,大家伙又热情饱满地去了。 官府每天都有事情,县衙三班六房的人,总有忙活的人。所以,大街上走动,或者出现的不止杨顶天他们几个。 比如,出县衙不久,杨顶天他们就碰到了金部司的主管罗纹,他和他的四五个跟班正查看县城的几个商贸市场;这金部司主管的官阶是正九品,比杨顶天正好低一个品次,杨顶天热情地打招呼,随口攀谈几句。 又走一会,垮过一个小街口后,碰到户部房的一个分管,正在按名册走家窜户。户部是一个大部房,主官是正八品,比杨顶天高一个品次,不过杨顶天碰到的这个是部房仓部司的分管,品次也低杨顶天一等。 杨顶天上前攀谈问话,才知道对方是choucha街坊百姓家里的人丁,这是州府的要求,朝廷也是根据这个征发劳役赋税的。 走过一阵后,又碰到县衙的“司礼佐”庄立行,他是礼部房的长官,不过礼部相当于二一世纪的教育部,相对于其他有大权力的部门,礼部房不是很重要,所以长官司礼佐是从八品,跟杨顶天正好同品级。 不过这个庄立行已经五六十岁了,辈分高,要面子,思想恪守礼制教化,对杨顶天这个外来的在县令面前卖力争宠的乡正并不感冒。 庄立行带了他的五六个下属,正在县城里转悠,查看大户、公祠、私塾或者县官的私家建设有没有违犯朝廷典章制度和礼仪教化的地方。 杨顶天自知辈分小,所以庄立行这个老县官还是cao持谦卑恭敬。庄立行不冷不热,杨顶天也不怪他,毕竟彼此不熟。 这过后,杨顶天他们就到县衙正北面的老槐坊来了,这是他们今天的主查区域,距县衙三四里。 时间差不多九点,杨顶天几人走了二里远,已是老槐坊辖区。跟着,杨顶天根据参保名册上的几户人家的住址来到一个街口来,街口停有一辆大马车,马车旁边有两个大汉看着。 两个大汉看见杨顶天他们走近,微微有些不安。杨顶天感觉很奇怪,为什么两个大男人会杵路口守马车呢?而且他们看上去就是打手的那种模样。 不过马车停放的地方是路口左侧,而杨顶天他们是从右侧过来的,两个男的见来的是官兵,就偏过了头去,没有再和杨顶天他们对视,杨顶天他们于是进巷子去了。 巷子不大,约三米来宽。杨顶天走进后,他觉得巷子外那个马车和两个男的有点奇怪,于回头瞧一眼,果然看见两个男的正悄悄往里瞅。 看见杨顶天回头,两个男的也急忙缩了头去。不过对方没有跟进来,杨顶天也没去管。 走不一会,忽然看见前头四五个男人,当中还有一个浓妆艳抹的五六十岁老妇人,正拉扯一个哭哭啼啼的十五六岁女孩子,急急忙忙地走出巷子来。 巷子两侧的街坊探头探脑,指指点点,但没人敢出来说话,或者拦阻。 杨顶天忽然意识过来,外面的马车和两个大汉,跟此时的这五六人一定是一伙的。果然,对方看见杨顶天和身后的四五个县衙官兵,都惊了一惊。 杨顶天和官兵都觉得奇怪,杨顶天他们走近后,对方主动让路,而且还摆出一副老实巴交的良民模样,那拉扯女孩子的老妇人还低头哈腰地对着杨顶天笑。 杨顶天的眼神却在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的身上。少女这时也看向了杨顶天,泪珠还没干的两个眸子,流露出满是渴盼救助的神情。 杨顶天觉得不对,问老妇道:“这是怎么回事?”老妇低头哈腰地笑道:“回大人,她签了卖身契啦!咱们带她回去做丫鬟使唤呢!” 杨顶天大疑,道:“当丫鬟使唤?当丫鬟使唤她会害怕成那样?”老妇笑道:“她自小没离开过父母亲,所以害怕,等到了主人家里,日后习惯了,就不会怕啦!” 这话好像也有点道理,杨顶天道:“她父母是谁?我能否问问他们?”老妇欢喜道:“就在那巷子里头,大人不信可以去问!他们都还在家里呢!” 杨顶天于是顺着老妇的指向,带着吏员们往里走。走不几步,忽然听到身后老妇和四五个男人匆匆的脚步声,还有女孩的哭喊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